朱海濤


【摘 要】目的:研究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方法:選取在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4例,選取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對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患者32例,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32例,接受常規治療、飲食控制和糖尿病篩查。結果:在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與對照組患者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早產兒的發生率為3.13%、巨大兒的發生率為9.38%,與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剖宮產的分娩方式占比34.38%,陰道產的分娩方式占比65.63%,與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規治療、飲食控制和糖尿病篩查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胎兒的發育情況。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飲食控制;糖尿病篩查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婦較為常見的疾病,此病會對孕婦的身體和腹中的胎兒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1]。妊娠糖尿病會使孕婦的血糖水平較高,進而使孕婦出現多食、消瘦、多尿等臨床癥狀,同時孕婦的外陰會出現瘙癢癥狀,對孕婦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時糖尿病會導致孕婦的羊水過多,胎兒過大,若不能對孕婦的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能夠導致孕婦出現流產、死胎等癥狀,并會使胎兒出現畸形[2]。當孕婦出現糖尿病時,需要對孕婦進行及時的治療,以幫助孕婦合理地控制血糖水平,并減少疾病對胎兒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4例,選取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對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每組32例患者。
對照組患者中,患者的年齡為18~36歲,平均年齡為(26.76±2.28)歲;患者的孕周為35~41周,平均孕周為(37.92±3.51)周;其中經產婦19例、初產婦13例。
觀察組患者中,患者的年齡為19~37歲,平均年齡為(27.81±2.43)歲;患者的孕周為36~42周,平均孕周為(38.32±3.55)周;其中經產婦18例、初產婦14例。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無剖宮產史,且無瘢痕子宮指征。排除標準:排除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排除伴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有絕對剖宮產手術指征的患者。
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治療方法為: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積極的控制,使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夠保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態,減少疾病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
觀察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飲食控制和糖尿病篩查,治療方法為:本院于孕婦的孕28周開始,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進行檢測,若患者的血糖水平超出正常范圍,則需要門診醫生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調整,門診醫生要對患者的體質量、體型和活動量進行了解,針對患者的體質量、體型和活動量,對患者熱量的攝入量進行良好的調節;在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調整期間,需要保證患者的餐后2h血糖水平處于8.83~9.20mmol/L,若患者的妊娠期處于前4個月,需要對患者的熱量攝入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處于30~3.5kcal/kg,并對患者的蛋白質攝入水平進行控制,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在1.0~1.2g/kg;對患者的脂肪攝入水平進行控制,保證攝入量在0.6~1.0g/kg。患者在每日的飲食當中,使患者主要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并對患者補充碳水化合物;保證患者的早餐、午餐、晚餐能量的占比為20%、35%和30%;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的體質量和血糖水平進行定期監測,然后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胎兒的發育情況、妊娠方式進行對比。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對比,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與對照組患者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胎兒的發育情況對比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早產兒的發生率為3.13%、巨大兒的發生率為9.38%,與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妊娠方式對比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剖宮產的分娩方式占比34.38%,陰道產的分娩方式占比65.63%,與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妊娠的女性數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人們的飲食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改善,使人們過多地攝入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加之孕婦的活動量偏少,導致孕婦在妊娠期間容易出現糖尿病的癥狀[3]。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婦常見的病癥,此病能夠導致孕婦的血糖持續處于較高的水平,進而影響孕婦的身體機能,并使孕婦出現多食、消瘦的臨床癥狀,若孕婦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此病會對孕婦腹中的胎兒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使胎兒出現巨大兒、畸形、流產、死胎等現象,對孕婦和胎兒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45]。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及時的治療,以幫助孕婦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減少高血糖對孕婦及其胎兒的影響[6]。本次研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常規治療、飲食控制和糖尿病篩查,對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對孕婦和胎兒的傷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可以使患者很好地控制能量攝入,進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減少對患者的影響[7]。
經過本文研究得出,在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與對照組患者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早產兒的發生率為3.13%、巨大兒的發生率為9.38%,與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剖宮產的分娩方式占比34.38%,陰道產的分娩方式占比65.63%,與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規治療、飲食控制和糖尿病篩查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胎兒的發育情況。
參考文獻
[1] 徐金江.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9):123124.
[2] 杜娟,朱彥葳.飲食控制與糖尿病篩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186187.
[3] 賴治.營養指導與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08(17):13.
[4] 王沿艷,蔣文蔚.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診斷與妊娠期管理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1):23502351.
[5] 徐桂芳.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診斷與妊娠期管理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04(22):5455.
[6] 阮明明,靳秋月.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202203.
[7] 王依靜.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控制水平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5):93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