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 早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了“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這些是中華民族子孫的義務,所以,就必須要加強對當代孩子思想政治的教育,加強高校的思想工作宣傳力度,從而促進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以及加強院校師資力量的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高校更應當將“立德樹人”當成是中心的環節,將思政工作落實到整個教育工作當中。本文就對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四個著力點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發展 著力點
引言
在實現了院校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之后,給院校的思政教育創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向,同時也提供了相關的根本遵循。目前,我國高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不管是從教育理論還是方法上都需要得到創新和改革。尤其是在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以及網絡育人四個著力點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青少年心中。
一、課程育人
課程育人需要從以下幾個步驟當中體現出來: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建設,從而為課程育人打下穩定的理論基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想得到一定的向前發展,就必須需要思政學科的支持,思政學科可以給創新發展提供非常大的理論支撐。首先,要先明確學科的定位是什么,由于思政教育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理論性非常強,所以,更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以展現學術前沿作為標準對其進行定位。目前,尤其是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新理論作為戰略和內容;二是需要加強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進行了強調,表示問題的起點是創新,同樣問題的動力源也是創新。因此,只有仔細聆聽時代的聲音,得到社會的呼應,將一些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把握住歷史的命脈,在找到發展規律之后,推動理論的創新;三是高校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將教育的教學水準進行質的提升。教師本來就是教育之本,興教之源,教師必須要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的重任,并且,在茁壯成長的過程當中,再吸收健康的思想政治理論,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還包括身心上的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會議上說道,高校必須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這是當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區別之分,也是其標志。高校應當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對師資隊伍進行建設,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不僅需要學生的配合,同樣也需要教師的支持。并且,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而師資隊伍的建設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四是要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方法創新,這樣才能組建成為一個科學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其中,一方面高校要不斷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深入挖掘各個學科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堅持將設計和分類指導和教育目標相結合,同時,明確教材的編寫和課堂的教學、實踐等環節。從而不斷地在基礎上促進各個學科和專業之間的相同屬性,其中包含一些思想屬性和社會屬性,將幾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就能夠不斷地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內容。
二、實踐育人
實踐育人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創新實踐育人的理論,首先,高校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雖然只是實踐育人的對象,但是,也是參與社會實踐的主體,而教師最多只能是“引領者”的角色。一些高校在實施實踐或者志愿服務的時候,總是太過于重視社會效應和宣傳效果,往往將學生的主觀意識忽視了,這就是大多數高校給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所以,高校有必要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創新;二是高校要逐漸豐富實踐育人的內涵,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非常強的歷史代入感,它決定著實踐育人的實際內容和與時俱進的特征。從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一直到現在為止,都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它的核心地位是不容改變的。同樣的道理,高校也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實踐的重點。可以選擇不定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講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價值理論和原則,更應該讓高校學生對其進行學習和踐行。
三、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一是要深刻地理解到其科學內涵,而不是一味地進行盲目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說明,經濟和政治、文化都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者都不能缺少,否則就構不成完整的馬克思主義。觀念形態下的文化是一個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的反映,對于社會而言有著直接的影響,高校教師必須要學會掌握文化育人的力度;二是高校要注重我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教育,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我國的文化傳統,并且把文化傳統當成是治國的思想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到,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勢,我國的偉大復興需要的條件就包含了中華文化;三是高校要把文化育人和社會實踐進行有機的融合,中華子孫必須要珍惜上一代人為我們打下的成就,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發揮出文化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核心,不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發展和創新,都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價值觀。
四、網絡育人
網絡育人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需要做到把握網絡信息化工作的規律、強化網絡輿論引導和在根源上增加網絡工作的動力。在網絡文化的建設過程當中,很多學生認為跟自己并沒有多大的關系,但是,歸根到底,就體現出了機制不健全這個問題。所以,高校必須要從動力機制進行入手,為積極推動認證結果在職稱職務評審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出更多的學術大事和名校名師參與網絡文化的建設。
結束語
黨和國家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重視,為了能夠促進我國的偉大復興,必須要提升我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識,在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以及網絡育人四個著力點上給青少年注入強大的動力,從而來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讓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邁進一個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 王姝元.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內涵研究——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與創新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8(11):121.
[2] 王秋蘭.新常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0):13-14.
[3] 朱先平.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10-26(007).
[4] 秦世瓊,胡志明.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30):50-51.
[5] 蔣玉娟.用五大發展理念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新發展[J].高教論壇,2018(10):108-111.
[6] 薛立超.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理念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8,28(0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