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摘 要:繼2016年《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發布之后,2018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繼續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本文在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列舉了高校落實改革要求的改進措施,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為高校更好的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放管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釋放創新活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文件要求在科研領域簡政放權,激發活力;明確責任,加強管理;優化服務,提高效率。其主要內容包括:簡化預算編制,下放預算調劑權限;提高間接費用比重,加大績效激勵度;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自主規范管理橫向經費;完善中央高校差旅、會議管理辦法;簡化儀器設備采購的管理,擴大中央高校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權限。強化法人責任,規范資金管理;加強統籌協調,精簡檢查評審;創新服務方式等。
一、國家政策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
隨著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務院督查組前往各地高校進行座談調研,深入了解一線科研人員對目前科研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2018年7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文件以“充分相信科研人員,充分尊重科研規律”為基本出發點,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為目的,主要制定以下幾項措施。
(1)優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包括精簡科研項目申報要求和申報材料;合并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簡化報表,實現一表多用,推行“材料一次報送”;下放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自主權,除設備費外的直接費用預算調劑權,全部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統籌開展監督檢查工作,避免對于同一項目,在同一年度進行多頭重復檢查。
(2)完善有利于創新的評價激勵制度。包括以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導向,建立績效評價體系;對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開展攻關的科研人員,加大薪酬激勵。
(3)強化科研項目績效評價。包括對科研項目進行分類績效評價;嚴格依據任務書對科研項目開展績效評價;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4)完善分級責任擔當機制。
(5)開展科研管理改革試點。包括簡化科研經費預算編制試點,精簡預算科目和預算說明;擴大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試點等。
二、高校切實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
在國家大力推行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的趨勢下,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切實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
1.修訂或制定科研經費管理相關文件
修訂差旅費、會議費等文件,根據現行物價水平,適當提高出差住宿標準,合理確定科研人員乘坐交通工具的標準。制定中央和地方財政科研項目的間接費管理辦法,確定間接費中管理費和績效的比例,以及間接費中可以開支的費用范圍,明確了科研人員領取科研績效的流程。制定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管理辦法,根據科研經費的不同來源,對各類項目的結余經費分別管理,鼓勵科研人員合理高效的利用科研項目結余經費。
2.優化科研業務辦理流程
在高校可自主調整預算的權限下,科研人員可以根據科研中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項目預算。在編制項目預算環節,財務人員會根據正在執行的文件給出指導意見,同時也會明確預算項目和會計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盡量減少經費核算時會計科目與預算項目無法對應的情況,做好預算與核算之間的銜接。
在報銷審批方面,取消了科研經費由學院負責人審批簽字的制度,科研經費的日常開支只由項目負責人自行簽字即可報銷。報銷審批手續的簡化,為科研人員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同時結合財務處對科研經費報銷流程的優化,大大提高了科研經費的報銷效率。
3.加強財務系統信息化建設
高校近幾年加快了財務系統信息化建設,取消了手工填報報銷單的舊模式,采用網上填報的形式,報銷單生成提交后,科研人員可以查詢到報銷單在財務處的流轉狀態。同時,完善了財務網上查詢系統,科研人員可以查看項目支出明細賬或者是支出分類匯總,也可以及時查到經費預算的執行情況,方便了科研人員合理安排科研經費的使用進度。
另外,有的高校實現了會計憑證的影像化,財務處會掃描每一張報銷憑證,將照片上傳到網上查詢系統中,科研人員可以隨時查詢或打印報銷憑證的照片,為科研項目結題審計提供材料,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三、目前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不足
1.信息技術平臺不完善,信息共享程度低
雖然多數高校已完成財務信息化建設,但是從學校整體而言,缺乏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造成科研管理效率低下。科研人員從項目立項、預算審核、報銷審批、預算調整到項目結題決算等業務,需要層層審批和蓋章,有時一個業務需要跑好幾個部門才能完成審批流程,浪費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2.科研經費管理部門之間缺乏協同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主要涉及科技部門、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審計部門等。在部門職能方面,科技部門側重于科研項目的申報和成果驗收,財務部門側重于科研經費的核算,保證科研經費支出的合法合規,資產部門側重于固定資產的入庫管理和調配使用,審計部門側重于科研項目的財務驗收等。每個部門負責科研經費管理的不同方面,按照各自的規章制度履行工作職責,分工分責意識強,有時會出現協同工作效率低,對科研管理難以達成統一意見,甚至在具體的配合過程中出現爭端。
3.科研績效評價機制不完善
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如果忽視科研人員的智力付出,在科研經費上不注重人力成本的補償,會影響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放管服文件要求提高間接費比例,加大績效激勵力度,同時也要做到績效和科研人員的貢獻掛鉤,這就需要對科研人員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績效考評。由于科研工作的專業性、科研成果的差異性和實效性,如何進行公平有效的科研工作績效考核,激發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高校需要進一步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績效評價機制。
四、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改進建議
1.建立信息平臺,實現科研管理信息共享
高校應建立科研管理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機制,運用信息技術,建立起科研、財務、資產、審計等部門信息聯動平臺,實現科研項目管理的信息公開和共享,提高科研項目的管理水平,提升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對科研項目立項、票據報銷、預算調整、結題審計等業務的流程進行優化,減少形式化的審批,對于科研人員需要提供的材料進行精簡,盡量減少科研人員在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奔波,將時間和精力集中用在科研工作上。
2.增強科研管理部門間的溝通,加強協作
科研管理制度多、涉及的行政部門多,往往是政出多門,管理口徑和要求不統一成為制約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減少對科研人員不必要的束縛,減少在管理部門間的跑腿,就需要管理部門間加強溝通,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加強合作,在科研經費管理的各個流程上做好銜接,在管好科研經費的同時,也做好對科研人員的服務。
3.建立長期有效的科研績效評價機制
高校對科研績效進行有效評價,應該結合財務人員與科研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僅要對科研經費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合理性進行評定,而且要對科研成果的經濟效益、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高校可以將經濟效益、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相關評價指標進行細分量化,根據科研領域、科研工作性質的不同,對評價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并且可以在實際使用中進行修正。高校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借鑒同行業間的績效考核方法,建立績效獎懲機制,鼓勵科研人員積極地開展科研工作。
五、結語
國家在制度層面,正在努力地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科研經費自主支配權,高校也應積極推進科研經費的放管服改革,根據國家的政策及時修訂科研經費相關管理辦法,優化科研管理業務的辦理流程,深入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評價機制,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調動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曹廣喜,高升,孫會薈.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經費管理新舉措.教育財會研究,2018(01).
2.毛素平.論放管服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科研之發展―基于財務管理視角.嘉興學院學報,2018(01).
3.肖裴,曾亮珍.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考.當代會計,2017(07).
4.張穎萍,盧梅.基于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研究.高校財務,2017(11).
5.陳豐,許敏.高校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對策研究.教育財會研究,2017(06).
6.黃振勝,張嘉祺.放管服背景下N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研究.會計之友,2017(24).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