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開楠
2018年最新數據顯示,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人數再創新高,計劃招錄2.8萬余人,剛畢業的在校大學生是考公務員的主力軍,競爭十分激烈,不亞于考研和高考??脊珶岈F象帶來了很多社會影響,這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深思,下面我將具體分析其原因和影響。
1 公務員考試持續高溫的原因
考公務員持續高溫的原因來自于多方面,社會學領域重點強調社會整體與個體行動的結合。強調個體在社會組織中的理性選擇與互動關系。社會制度規范著個體理性選擇,個體行動又形成了多樣的社會組織。綜合組織結構與個體互動的關系,筆者歸納考公務員持續高溫現象有以下幾種原因:
1.1職業穩定性強
公務員的社會地位較高,因為它有穩定的住房、醫療及其養老保險制度。中國的公務員淘汰制度不健全,考上了公務員就相當于擁有了一份鐵飯碗,如果考生通過考試考取了國家公務員,便在物質及其精神層面有了很大的保障。公務員有較高的社會聲望,可以參與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又擁有很高的制度保障,這都是考取公務員有很大吸引力的原因。
1.2錄取制度公平
根據公務員法第21條第1款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采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惫珓諉T考錄制度在起點上是相對公平的,它做到了不看家庭出身,不看婚姻狀況等外界因素,只看重個人的能力。筆試階段十分公平嚴苛,即使會存在人們所謂的暗箱操作,如若不通過筆試階段也無濟于事。并且國家公務員考試類似于高考和考研,都是統一性考試,考試形式十分透明,也為競爭的公平性做了保障。
1.3整體就業形勢嚴峻
十九大明確指出,要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為全方位了解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了大規模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有699萬人,2014年有72萬人,2015年,這一數字高達749萬人,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高,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應屆畢業生就業競爭十分激烈,剛出校門的學生,社會資本不足夠,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社會人脈都不足夠。尚未建立起自己的社會網絡的大學生想靠自己的能力在殘酷的就業市場上找到一份可觀的職業還是相當困難的。所以,社會地位高,收入穩定的公務員成為了大多數畢業生青睞的職業選擇對象。從微觀角度來看,畢業生選擇考取公務員十分符合科爾曼的理性選擇理論。剛畢業的大學生,經濟條件比較低,不想找家里要錢又找不到合適的收入可客的工作。要支付租房子電費水費暖氣費等,有的學生工作不穩定,可能會經常跳槽。戈夫曼提出印象管理理論,他指出人會通過言行舉止,穿衣打扮來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大學生用于人際交往、穿衣打扮上的花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若生病了,更是一筆支付不起的額外支出。考取公務員可以適當的避免這些問題,穩定的收入,固定的工作內容,可以減少一些生活中發生的不可控因素,使得生活穩定有保障。所以大多數大學生會對考公務員趨之若鶩,可以說,考公務員也是大學生們理性選擇的結果。
2 公務員考試持續高溫的影響
2.1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和公務員個人素質
根據帕累托的精英循環理論,社會由兩部分人組成,精英和非精英,社會運行及發展是有一部人精英人群主導的,在中國,一黨執政,這無疑是由黨、國家公務員這類精英人群到主導的。所有政策的制定及其實施都會由國家上層領導進行制定,實現社會的流動到達上層,考取公務員是一條必然要選擇的道路。想到達社會精英層,就要不斷努力實現,這一本部提升了政府的辦事效率??既」珓諉T競爭嚴苛且激烈,需要通過筆試面試等多個環節,大多數招崗單位需要考生學歷在本科、甚至有的部門需要考生學歷在碩士或者是博士。這無疑在前期對考生能力有了一個學業上的篩選,極大了提高了公務員團隊的整體素質。反過來看,如若公務員自身素質不強,碌碌無為、不思進取、他將很難在公務員隊伍中站穩腳跟,大批的優秀公務員新生力量的沖擊會對公務員整體人員素質的提升有一個強力的推動。
2.2 完善了公務員招考制度
當前,公務員招考制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公務員崗位,這使得公務員考試備受關注。國家推出公務員法,在法律層面上確保了考取公務員的透明性和公正性,使得考生的權益得到保障??忌坏┍讳浫?,也就實現了他的職業流動,這無疑是促進了個人職業流動的。合理的社會職業流動有利于促進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所以,人們考取公務員對社會整體的進步和發展是十分有益處的。公務員考試有利于國家選拔人才,因為他面向全國考生,不看家庭出身,民族等外在條件,考生可完全憑借自己的個人實力,來完成自己的職業流動。公務員考試對于考生來說也是實現個人理想的平臺,它給社會傳遞出一個正能量,通過個人努力,也可實現個人理想。公務員考試還有利于消除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打破社會階層的固化,實現社會流動,在開放的格局之下,完善公務員的招考制度。
2.3不利于考生個人能力的發揮
當前,不論是專科還是本科以及更高學歷,全國各大高校都采取的培養專業性人才的模式進行教育管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在某一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所以,畢業生進行的技術性、專業性的培養。而國家公務員主要負責的國家政策制定執行以及實施,它對于公務員的個人專業性要求不是很高。這很大程度上會限公務員個人能力的發揮,會限制公務員的創造性及自己選擇性。長期下去,會磨滅公務員的激情。太多的人選擇考取公務員而放棄了自己的本專業,而去選擇專業不限的公務員,這也不利于在專業領域對國家做出貢獻,限制了自己的前途的可能性。
2.4官本位文化風氣的滋長
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思想及“士、農、工、商”的階級觀念,人們希望通過讀書出人頭地,這是一個正確的思想,但是,很多人把這個思想扭曲了,覺得只有通過讀書才可以當官,才能說了算,有話語權,這種官本位的思想是以一種錯誤的思想。我過當前打造的是為人民當家做主的服務型政府,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們,而不是凌駕于人民之上。讀書不是為了當官壓榨百姓,而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人們普遍把能否考上公務員,官職的大小作為社會價值衡量的評判標準,考取公務員是唯一的出人頭地途徑,通過權利來獲取經濟利益,這是一種道德淪喪,社會風氣敗壞的體現。我們要嚴厲杜絕。
3 對策建議
3.1政府政策方面
提供良好就業環境,完善就業保障體系。當前、我國處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并存的二元社會結構,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市場發揮的作用,促進市場經濟的發育,規范市場秩序。積極鼓勵大學生在各個領域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政府也應該全面深化改革,堅持走群眾路線。在社會保障機制方面,政府應該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爭取通過社保制度實現人民老有所養、病有所依、生活有保障,讓百姓生活沒有后顧之憂。社保制度離不開經濟的支持,政府要妥善處理各個階層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推動合理的社會流動。政府做好宏觀調控,促進市場經濟增長,完善社會保障和社會公平。通過良好地就業環境和完善的就業保障體系來解決考公熱的問題,讓大學生可以有多重職業選擇。
實行公務員淘汰制度。將考核和淘汰機制引入公務員的管理中,讓公務員隊伍加大競爭,做到優勝劣汰。打破公務員“鐵飯碗”的概念,讓公務員內部流動起來,而不是進入門檻便是一勞永逸,只進不出。營造出一個良好地就業和用人環境。官本位概念讓人們把仕途升官作為終生的價值追求,政府應該通過加強政府部門工作的監管和透明度,來對公務員的權力進行規范和限制,讓公務員充滿競爭,可以是部門內部之間,也可以是跨部門競爭。充分打造便民的服務型政府,完善政府管理機制,更好地服務于人們,服務于社會。
3.2個人行動方面
當今,就業環境十分嚴峻,大學生應該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不應該怕苦怕難。要充分父發揮個人實力和個人才能,要充分考慮個人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國家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業已經是當今時代大勢所趨,大學生也應該積極抓住創業機遇,掌握時代脈搏,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敢想敢干。我們應拓寬自己的眼界,一定要非政府機關不去、要當官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每一個行業有能發光發熱,我們應該發揮大國工匠精神,無論是國企還是外資企業,只要充分發揮個人能力,都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傊聲r代的我們,應該樹立積極正確的就業觀念,不要被老的思想腐化,堅持職業平等觀念,在各行各業實現自己的價值。
(作者單位:天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