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水凡 孫新杰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大學英語教學人數呈漸進式增加,給傳統的大班級式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困惑,特別是英語寫作教學。而寫作作為一種輸出性任務,又是輸入內容的檢測,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寫作特點或者錯誤給出反饋,但是繁重的教學任務使這種反饋僅僅是形式上的,很少針對個體進行具體的分析。造成學生無法看清自己的問題所在,更難以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和成效感。
而信息化的發展給大學英語寫作的評估帶來全新的評價反饋模式,以當前各高校使用頻率較高的句酷批改網為例,它是一種在線的網絡寫作平臺,能夠針對個體的寫作情況給出針對性的反饋,學生可在批改網上給出的反饋及時修改錯誤,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定的提高。因此,本文基于數字化網絡寫作平臺-句酷批改網的相關研究,分析在學生能夠及時獲取反饋和評分的情況下,對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以期為未來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建議,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寫作能力。
2 文獻回顧
2.1 相關研究
基于網絡平臺-在線自動評估系統的寫作研究發源于美國,但隨著中國在技術方面的更新,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促使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也開始起步,在研究內容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外自動評分系統的介紹。如梁茂成和文秋芳(2007)和張荔等(2016)針對國外開發的自動評估系統的特點、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提出自主開發自動評分系統對提高本土語言學習者圖示建構和批判思維能力的拓展有巨大的潛力,對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力。2)自動評分系統對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影響。唐錦蘭(2011),葉青等(2014)提出基于自動評改模式,利用量化和質化研究相融的方法,探索多維反饋評價模式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影響。張瓊(2017)通過與傳統的批改模式相比較,基于大數據下的教師、同伴和網絡多種反饋模式能夠對于學生的心理預期和長期的作文寫作效果都產生一定積極的影響。3)自動評估系統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張雙祥(2014)基于冰果英語智能作文評閱系統,采用文本分析法、個別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表明該評價系統整體上被大多數學生認可且學習效果良好。唐錦蘭(2014)通過將自動評價系統應用于學生的寫作教、學中,發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動機有很大的增強,學生的寫作策略在教師的引導下也有所提高。
通過文獻分析,發現我國自動評估系統下的研究近些年隨著我國大數據的發展,在研究的數量上有著質的飛躍,但在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待擴展,特別是針對自動評估系統下的英語寫作對學生內部心理的影響。本文擬以數字化網絡寫作平臺-句酷網為例,基于該平臺能及時、準確向學生反饋問題,實現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從而探究其對學生寫作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2.2解讀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
自我成效理論是在1977年由班杜拉提出,受心理學的影響,認為自我效能感就是個體基于自身的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期望。其中,對自我效能感影響的因素有個人的成敗、他人的師范帶動、言語規勸和情緒的喚醒(Richard,1989)。
對自我成效感影響最深的是腳手架理論,主要是指在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能循循善誘,基于教師的引導,學生最終能獨立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是面對大學的擴招,大學英語寫作一度被置于邊緣化的地位,主要是因為教師的工作量過大,無法及時給予學生反饋,造成學生學習成效感下降。而句酷批改網基于其及時、有效的智能化反饋特點能引導學生去進行錯誤分析,并主動更正錯誤解決問題,最終實現獨立自主學習。
在大學英語寫作中,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寫作基礎較差,期望通過教師或網絡的評改和反饋得到有效的信息,以改進錯誤,增強個體在未來英語寫作中的信心。因為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夠調節個體的情緒與狀態,積極應對錯誤,努力實現自己的期望。而且,基于句酷批改網這樣的在線批改系統,能夠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點對點的識別,學生能及時修正錯誤,強化個體語言學習信念,那么在未來的英語寫作中學生會因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因任何情境下的難題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本文擬以筆者教授的2017級大學英語B層班18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才用集群抽樣的方法,共發放問卷170份,收回有效問卷160份,問卷回收率為94%。
3.2 研究工具
3.2.1 問卷調查
本研究基于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利用問卷調查、文本分析和訪談多維度探究數字化平臺對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本研究的問卷調查是基于李航( 2014) 編制的量表,其中包括寫作的技能效能感和任務效能感。筆者將其中的量表的內容做了稍微的變動,因為筆者的研究環境是在數字化環境下,因此需要對量表進行試測,并得出其信度和效度分別為0.9以上,說明該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非常高,適合大范圍的測試。
3.2.2文本分析和訪談
筆者從批改網中將所教授學生的作文提取出來,并通過網絡給出的個體的寫作技能在用詞、修飾、句法等方面的成長軌跡,從側面來觀察數字化網絡平臺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影響。
為了多維驗證研究結果,筆者又隨機抽取10名學生進行訪談,并對訪談的內容進行轉寫,又結合他們的寫作材料和訪談的內容探究他們在具體寫作情境中的自我效能感對寫作的影響,訪談的環境是在輕松愉悅的交談式環境下進行的,以其對學生沒有造成任何精神壓力。
4 分析與討論
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搜集,筆者利用spss17.0的T檢驗分析結果來看,學生的寫作任務效能感和技能效能感都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在技能效能感方面。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現狀分析,針對寫作的技巧和規則,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中深入淺出的講解特別是在篇章布局方面,措辭的使用,邏輯的搭建,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相關圖式。另外,筆者鼓勵學生積極的背誦大量英語范文,模仿寫作方式,句式的構建,目的使學生從模仿到創建這樣一個質的飛躍,從而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和寫作成效感以及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最終寫作成績的提高成為一種必然。
為了驗證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又通過文本分析和訪談來探究自我效能感與學生寫作的關系。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基于句酷網對他們英語的寫作有較多的益處,主要表現在能無限次根據修改建議改正文章的錯誤,使自己的分數不及格到及格甚至優秀的過程,整個過程不僅是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建立自我自信心的過程。有同學表示他修改大概50次,成績從55分到85分,讓他特別有成就感,并激發自主完成額外英語寫作的任務以驗證自己是否掌握所常犯的錯誤。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自我成效感強化的過程,學生越是對英語寫作充滿信心,即使遇到挫折,也會繼續努力直到達到自己滿意的地步。另外通過對訪談學生的典型文本分析發現他們的成績在穩步提升,這從另外一個側面解釋了數字化網絡寫作平臺的智能化反饋對學生自我成效感的積極影響,激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自信心和動機。
5 結語
本研究基于混合研究方法,對筆者的教學班級進行探究,發現學生基于數字化平臺句酷批改網的智能化反饋,對學生英語寫作的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用詞和基本語法方面。另外通過訪談發現學生寫作信心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隨之增強,對英語寫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在訪談中發現有很多學生期望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增加寫作技能和策略的引導。
因此,筆者建議,未來的大學英語課程可在課程學時的分配中向大學英語寫作有一定的傾斜,以便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很好的搭建起來,從而強化學生的寫作信心,強化個體的寫作自我效能感,有效提高學生主動、積極的強化自我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