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摘要】 習作是改出來的。學生的習作要經過不斷的修改才會成為優秀作品。因此,習作評改能力的提升對于習作整體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評改、互相評改、教師評改、家長評改的多元化方式,在習作評改上進行科學指導以及語言、文字的整合等方面進行評價,通過習作評改全面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鍵詞】 作文評改 多元化 方法 能力 興趣
為了證明老師不批改學生習作,學生的習作水平也一樣能提高,魏書生堅持十幾年沒批改過學生一篇作文。十幾年來學生互改作文的實踐告訴他:互改作文,的確有利于培養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借鑒老一輩的教學經驗,從作文教學的實際出發,我決定把作文的評改權交還學生;指導學生積極發揮在作文評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直接參與評改,提高他們互相評改習作的能力。現在就“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習作評改”這一問題談談我的見解。
一、教師范評
教師示范評改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評改習作的方法。教師先通讀全班習作,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各一篇,作為修改例文印發給學生。教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同學習作,提出修改的意見,然后由教師當堂示范,在作文上運用相應的修改符號進行批改,讓學生學習怎樣評改作文;再找出習作的優點,學習賞析,寫好批注;并引導學生從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整潔、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等初步的要求進行評改;隨著年級的提高,進而對文章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文章的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等方面進行評改,指導學生學習評語的寫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和訓練,逐步提升學生的習作評改能力。
二、學生自評
作文是培養學生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學生自評是對自我發展的一種內在性評價,能形成學生的自學能力、參與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學生自評自改習作很關鍵。對于學生自評自改,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意義,教給他們評改習作的方法,使學生樂于并善于評改自己的習作。可以讓學生通過誦讀法、推敲法等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并做出評價,寫上評語。在自己為自己寫評語的時候,還會進行有效地反思,從而發展其習作能力。我主要是根據個案點評中的側重點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自己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在自讀中發現習作中的問題,再圍繞評價重點從語言、文字、內容、標點符號等方面進行修改;然后分層次地引導學生將自己修改后的習作面向全體同學朗讀后,進行自我評價,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心,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學生得到尊重后,提高了自我認識,就會更深入地找優點、尋差距。寫作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三、同伴互評
同伴間的了解最多、最真實,因此,要讓評價發揮積極的正面導向和推動作用,就要堅持評價的多元化,同伴間的互評是學生評價習作的另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是在學生自評方式進行一段時期后進行的一種形成性評價方式。學生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自我評價練習后,對于寫的方式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當學生習作完成后,同學之間可以互換作文,進行互評。我們常用的是小組互換、同桌互換、自己找伙伴互換等等。當學生拿到別的同學的作文后,先認真讀一讀伙伴的作文,發現作文中的評價點,利用修改符進行標注性批閱,然后再根據習作標準對該同學的習作進行評價。另外,我還會按學生的習作水平及評改能力的不同,將學生按組內異質的方法分成四人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學生討論修改。由一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發現問題,做好記錄,待習作讀完,由小組長組織同學按老師事先出示的評改要求逐一核對,進行評改;或者小組內同學互相交換習作,逐一細讀組內同學的習作,進行修改或做好相應記錄。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寫的能力,而且在互評中大大地開闊了學生的寫作視野、取長補短,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家長參評
習作就是“我手寫我心”。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比較關注,很愿意為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家長參與孩子的習作評改,成效會比教師的集體輔導或者短時的個別輔導效果好。把家長請進來,按照孩子預定的習作等級進行客觀地評價,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習作的信心和能力,給孩子指出努力的方向。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學生習作過程中的推進作用,使其明確如何指導自己的孩子學習。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家長的有利因素,鼓勵家長參與學生的習作評改。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和家長的前期溝通,讓家長了解本學段孩子的習作要求,交流習作的方法,倡導鼓勵為主,多進行優勢點評,提升學生的習作興趣和能力。同時,老師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對于評改對孩子習作能力的促進進行及時的反饋,實現有效教育合力,促進家長評閱的興趣,促進親子共評、共進的良好氛圍。
五、教師總評
教師總評是在學生自評和互評后進行的。學生學會了自改自評和互改互評,教師要變“替學生批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我的做法是:瀏覽學生的習作,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再閱讀學生小組寫來的評改意見,撰寫 “鼓勵性加針對性”評語。要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習作的優缺點,切實做到總結提高,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六、成果展評
在多元評改的參與實施中,將評選出來的優秀評改作品進行展示,讓大家學習,讓學生的評改興趣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孩子們最喜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評獎和展覽,那份驕傲和榮耀讓孩子們激動不已。在展示的同時,評改小主人就是義務講解員,為同學們解說自己的評改標準、評價思路、建議內容等,讓評改文字細致化、生動化,把自己的評改設想和意圖告訴更多的人,進行分享和交流,在講解與傾聽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和交流,相互學習,拓寬思路,將習作評改作為學生交流學習方法的平臺,共享學習的成果。
以上這幾種方法經過實踐證明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靈活地選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自己修改作文時,應特別注意發揮主導作用,教師事先要通讀全體學生的作文,發現共性和個性問題,精選例文,確定修改重點及討論要點,選擇指導方法。在學生自己修改的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熟讀習作習慣的培養,要耐心指導,積極鼓勵。開辟家長評閱的機會和平臺,共同修改后,教師再批閱評分,批閱時既注意學生寫的水平,又關心改的能力。這樣長期堅持,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評改習作的能力及寫作水平,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