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雅
語境是語言交際活動的背景和舞臺,不同的語境規定了交際類型和方式,因此語境對話語的語義形式、語體風格等都有較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對商務英語詞匯的理解必須將其放入其密切依賴的商務語境中,拋開語境,孤立地分析商務英語詞匯將無法準確界定其價值和意義,導致交際失誤。
1 語境對語言研究的影響
語境即語言環境。語言學家把語境分為兩類:情景語境(又稱語言性語境)與文化語境(又稱非語言性語境)。語言性語境是指交際中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言辭的上下文;非語言性環境指交際中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語言外因素,包括時間地點、心理狀況、文化背景、表情手勢等等。
人類所有的語言活動都是在一定的語言交際環境中進行的,不同的語境決定了人們不同的交際方式、語義形式和語體風格等。因此,語言研究者們必須聯系語言所依賴的語境才能準確地分析某種語言現象的內涵。拋開語境,孤立、純粹地分析某個語言片段往往很難準確界定它的意義和價值。
2 商務英語語境
在認知語言學范疇中,商務英語語境是在涉外商務活動領域(國際貿易、處境公干、境外投資、技術貿易、勞務派遣)中,具有特定的目標,借助語言以及商務知識進行信息加工處理過程中所依賴的語言和非語言環境。商務英語有著特定的交際對象、內容、形式與目的,同時涉及到兩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差異。具體說來,商務英語交際涉及到涉外商務活動和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包括接待、邀約、宴請、談判、簽約、履約、糾紛處理、索賠理賠、仲裁等等。整個過程中各個業務環節又形成各自不同的具體情境,所有交流都圍繞其中心主題展開。商務英語語境中的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均有其特定的含義并隨著商務活動的開展而動態變化,例如交際雙方的貿易關系親密程度、交易進程的不同階段以及雙方文化差異的大小等都會導致詞匯語義及語體風格的變化。
3 商務英語詞匯的語用意義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其意義取決于它所處的語言環境。在商務語境下,一個詞匯可以脫離其通常語境下的意義而被賦予完全不同的內涵和價值,從而具有了截然不同的語用意義。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強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國際商務領域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概念和新事物,英語詞匯也因此隨之愈發豐富和多樣。但是,除了一些極具專業性的詞匯之外,商務英語中大多數的專業詞匯都是由原有的詞匯通過轉化、派生而來,在特定的商務語境中而被賦予新的意義。
3.1 隱喻意義
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段,用一個常見的詞匯或短語代替另一種物體或概念,從而暗示其與源事物的相關或相似之處。
例1:Many hospitals in this area are dumping waste in the river.這個地區的多加醫院在往河水里排污。
例2:They accused the West of dumping out-of-date medici
nes on Third World countries.? 他們譴責西方向第三世界傾銷過期的藥品。
英語中dump是倒垃圾的意思,如例1。而例2中的dump為傾銷,傾銷在國際貿易中被認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貿易手段,是被譴責和制止的行為。
例3: Chinas stock is undergoing a wolf market.中國股市正經歷狼市。
在這里,wolf market 是針對 bull market、bear market而派生出來的,跟牛市和熊市相比,狼的身形更小,動作更迅猛、果敢決斷。
3.2 轉喻意義
轉喻是指對不相似卻有明確關系的事物,直接用喻體來代替本體的修辭方式。商務英語中,結合特定的商務語境,通過聯想和轉換,許多詞匯被賦予新的意義。
例4:This bank attracts much deposit because of its high interest. 這家銀行由于利息較高而吸引了許多存款。
例5:He holds 3% of the companys interests. 他持有公司3%的股份。
Interest 本意為興趣。在經濟世界里,能引起人們興趣的事情無外乎利益,所以,隨著語言的不斷豐富,interest衍生出了“利息”、“股份”、“利益”等意思。
例6:Beijing has always been opposed to this Act.北京對此法案一直持反對態度。
在國外媒體的新聞報道中,“Beijing”常會被用來代稱China。由于中國的首腦機關都在北京,因此說北京的觀點,指的是中國當局的觀點。
例7:This proposal has been agreed upon by both parties in the negotiation.這個建議得到了談判雙方的認同。
party 原指聚會場合。商務英語語境中,談判也是一種類似場合,故用其指代參與談判的雙方或多方。
3.3 畸變意義
商務英語詞匯的畸變是指詞匯的語用意義和源詞毫不相關,無法從原詞延伸或轉化,是一種全新的意義。
例8:We do hope that agreement will be reached through negotiation.我們希望能通過談判達成一致。
例9:The letter of credit will be valid for negotiation within 21 days after sight of the draft.信用證在見票后21天之內議付有效。
例8為商務談判語境,negotiation意為“談判”,也是其最基本的含義。但例9 為信用證付款的語境,這里的negotiation意為“議付”,即銀行通過買入合格的單據付款。
例10:The children average seven years of age.這些孩子平均年齡為7歲。
例11:This loss is not a General Average. It is a Particular Average instead.這個損失不屬于共同海損,相反,它是單獨海損。
在例11中,average不取“平均”之意。它是一條與國際貿易貨物保險相關的專業詞匯,意思是“海損”。 General Average(G.A.)是共同海損,指的是在國際貨物運輸中,為了避免船、貨的共同損失而有意識地采取的措施,如拋貨、灌水、拋錨等等,以挽救受災的船貨。由此而帶來的損失由獲救的船主、貨主按照獲救比例共同分擔。
同樣的詞匯,在國際貿易的不同環節中,也有不同的畸變意義:
例12:Considering our long-term business relationship, we will offer you a discount of 5%.考慮到我們長期的貿易關系,我方將給你5%的折扣。
例13:In case of a time draft, the seller can ask the bank to finance the transaction by buying the draft. The bank will discount. 在遠期匯票的情況下,賣方可以請銀行買下匯票,銀行對遠期匯票貼現。
以上兩句話同為商務語境,但主題不同。第一個為談判語境,discount意思是折扣;第二個是付款語境,discount意思是貼現。貼現是賣家的一種融資手段,指將未到期的遠期匯票向銀行獲取現金,但是需要支付貼現銀行利息以及手續費。
類似地,premium同在商務語境中也有多個意義,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環節才能確定其準確詞義。
例14:To attract investment, the government will offer the active investors a premium of 5%.為了吸引投資,政府將對活躍的投資者給予百分之六的獎勵。
例15:Shares are at selling at a premium.股票溢價出售。
例16:If you insist on covering additional risk, the extra premium would be at your cost.若你堅持投保附加險,額外的保費將由你方承擔。
以上三個商務語境中,premium的意思分別為:獎勵、溢價、保險費。
除了以上所列舉的范例,商務英語中還有大量常用的畸變意義的詞匯,如accept(承兌)、endorsement(背書,即在票據的背面簽名,以轉讓所有權)、draft/bill of exchange(匯票)、confirm(保兌)、check(支票)、document(單據)、offer(報盤)、cover(投保)、presentation(提示)、more or less(溢短裝)、insurance policy(保險單)、container(集裝箱)等等。以上詞匯已經完全失去其在非商務語境中的語義,若不具備較為豐富的商務英語詞匯與商務文化知識,則無法進行有效的商務交際。
4 結語
語言并非靜止、封閉的,而是隨著人類歷史的演變和溝通的加深而不斷發展、融合。隨著國際間商務合作的不斷加深,商務英語詞匯正在日趨豐富并動態變化。掌握商務英語詞匯的隱喻意義、轉喻意義和畸變意義以及其認知機制是正確理解商務語境下詞匯語用意義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