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紅


【摘 要】 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結果:取200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為主體,病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則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同時詢問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結果:治療組治療后哮喘評分明顯要比對照組的平均評分要高(P<0.05);治療組病人對醫院醫護工作者的滿意率也要比對照組更高(P<0.05)。結論:通過使用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支氣管哮喘患者中,其最終的應用效果非常好,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冠心病支氣管哮喘;生活質量
支氣管哮喘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若支氣管哮喘持續發作而未得到有效緩解,可導致心功能下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干預措施來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200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為主體,病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齡60~75歲,平均(65.24±7.37)歲。對照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齡61~77歲,平均(66.54±8.21)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入選標準:1)符合《慢性穩定性支氣管哮喘診斷與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2)病人和病人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時能夠全面有效的配合調查。
1.2 方法
所有對照組病人全部接受諸如健康教育以及病情觀察等一般性醫院常規護理。
治療組所有病人則全部接受臨床護理路徑,主要的措施是:1)病人接受心理護理:由于反復發作會增加危重癥的發生風險,導致患者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并針對性展開健康教育,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焦慮抑郁情緒的出現會增加患者的支氣管哮喘發作頻率,因此需要做好心理護理。叮囑家屬和親友關心與支持患者,從而樹立治愈的信心。2)健康宣教:護理人員要講解支氣管哮喘出現的機制、癥狀以及藥物干預效果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能夠主動配合臨床檢查與護理。3)生活指導:引導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要保障每日休息足夠的時間、不能過度勞累、飲食健康。同時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以及身體情況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可以以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慢走、太極拳、游泳等運動,若有不適感需要立即停止運動并服用藥物來緩解癥狀[3]。4)人文關懷:所謂人文關懷實際上也是心理護理的一種,本研究認為作為醫務工作者首先應該從病人的實際角度考慮問題,不管病人是何種職業何種家庭背景,護理工作者都應該始終本著一視同仁的態度,盡可能的為所有病人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緩解病人因為疾病而帶來的疼痛感,在為病人提供藥物或者相關檢查的過程中,護理工作者可以通過多方面舉措,比如語言支持等,鼓勵病人能夠積極有效地配合醫院接受相關治療,最終提升病人對醫院的滿意率以及提升整個醫院的臨床治療效率。
1.3 觀察指標
采用哮喘評價量表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同時詢問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西雅圖支氣管哮喘量表主要包括支氣管哮喘發作、支氣管哮喘穩定、疾病認知水平、身體活動情況以及心理狀況等五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哮喘評分變化
在接受相關護理之前,兩組病人的評分其統計學明顯沒有意義(P>0.05);不過在接受相關護理干預之后,治療組病人的評分明顯要比對照組病人的平均評分更高(P<0.05)。見表1。
2.2 滿意率對比
治療組病人的平均滿意率指標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若支氣管哮喘持續發作而未得到有效緩解,可導致心功能下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臨床研究指出,冠心病支氣管哮喘常發于老年人群中,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壞死引發的,主要癥狀為胸骨后疼痛、心慌等表現[4]。很多病人在發病之后往往會伴有較為劇烈的咳嗽等,哮喘嚴重威脅著病人的生活質量,對病人的工作都會有一定的干擾。支氣管哮喘的出現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因此需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緩解支氣管哮喘癥狀,減少其發作次數,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通過各種護理措施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5]。在冠心病支氣管哮喘患者中,不良心理情緒會增加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次數,因此需要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來干預,同時也要加強對健康知識的宣教,從而讓患者更加積極的配合臨床護理[6]。此外,還要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進行干預,要保持合理運動與健康飲食,從而降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次數。本次研究觀察中,治療組哮喘評分改善幅度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冠心病支氣管哮喘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提升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這是臨床護理的重點與難點。
參考文獻
[1] 戴嵩,賈建平,侯樂,等.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伴支氣管哮喘的圍手術期治療[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2,(06):490-492.
[2] 韓娜,雍軍,孫捷,等.194例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與支氣管哮喘及肺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1,(09):925-929.
[3] 黃祥中,王映芬.支氣管哮喘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09(36):89-90.
[4] 黃海霞,梅珍.探析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2(31):6482-6483.
[5] 李愛菊.微信公眾平臺多媒體健康教育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延伸護理中的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06):115-116.
[6] 劉桂平.慢性鼻竇炎合并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觀察與治療[J].現代預防醫學,2010,(09):1766-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