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開娟
【摘要】民族民間舞蹈作為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教學的重要部分,對推動民族文化傳承、促進民族文化發揚、發展高校教育均有著重要意義。不過就目前來看,許多高校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都還存在些許問題,導致教學效果難達預期,必須要采取合理的對策加以應對。本文簡單介紹了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概況,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改善其教學狀況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J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許多高校都增設了民族民間舞蹈課程,對推動我國高校教育的豐富化發展、民族民間文化的優秀傳承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人才。不過,相應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許多高校的教學質量及效率偏低,難以支持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教學的正常、高效展開,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對策加以應對。
一、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概況
民族民間舞蹈是高校舞蹈專業中的重要課程,在近年來受到了諸多高校的普遍關注。尤其是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發揚宗旨的推動下,許多高校都增設了該課程,希望能在進一步強化自身舞蹈專業競爭力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全面促進民族民間文化在年青一代的有效傳承。特別是與當前較為流行的現代舞相比,民族民間舞蹈有著更為深厚的歷史及文化底蘊,同時也有著別具一格的美學內涵,可以為高校舞蹈專業帶來更加豐富的形態和更強的競爭力。因此可以說,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增設,對許多具有舞蹈專業的高校而言有著難以比擬的積極意義,而且對學生的發展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有著強烈的助推作用。
二、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存在偏差
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目標與現代舞的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現代舞教學目標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感受舞蹈的美,培養學生良好的舞蹈基本功,讓學生能夠完成各種舞蹈表演。而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目標除了這些之外,還非常重視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播及發揚,這也是高校增設這一課程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甚至領導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將民族民間舞蹈簡單地當做一種舞蹈類型,沒有充分重視其蘊含的民族民間文化,從而導致教學目標錯位。
(二)教學內容單一枯燥
很多高校在設置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教學內容時,都是以人們耳熟能詳、極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例如維吾爾族、蒙古族等。當然,這種教學內容設置方法是最為簡單、高效的,但同時也使教學內容有著單一、枯燥的缺點。我國具有如此多的民族,相應的民族民間舞蹈資源更是豐富多彩,而高校的教學內容只包含了其中較為典型的一少部分,就無法充分利用民族民間舞蹈的豐富資源。這樣一來,教學內容難免過于單一枯燥,很容易使學生乏味并失去興趣,進而導致教學工作難以正常、高效展開。
(三)教學方法單調低效
在新增的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教學方法上,大部分高校教師都是沿用的現代舞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也就是言傳身教,通過講解后進行示范,再讓學生勤加練習。然而,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較強的民族文化性,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充分理解舞蹈所蘊含的內涵和價值,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清楚地意識到學習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與現代舞相比,民族民間舞蹈在視覺體驗上并不具有強烈優勢,如此一來,就導致部分學生不愿意學習民族民間舞蹈,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活動無法高效展開。
(四)評價考核體系不夠完善
對教學活動來說,考核評價體系十分重要,是檢測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自信的關鍵。就目前來看,許多高校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評價考核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在于評價模式落后單一。許多高校的評價模式都是傳統意義下的期末檢測形式,也就是讓學生在期末時根據抽簽結果、考核要求等表演一段民族民間舞蹈。這種考核形式較為單一、落后,既沒有對平時的教學情況做出評斷,也無法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更存在一定的臨場發揮變數,導致評價考核結果的公正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都難以得到充分保證。
三、改善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
要想充分解決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關鍵在于明確教學目標,徹底改變教學目標錯位這一問題,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高效展開打牢基礎、指明方向。因此,各高校需要建立保障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及效率、培養優秀舞蹈人才、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基本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與此同時,高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幫助教師樹立符合民族文化傳承要求的教育理念,幫助教師充分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從而讓教師能夠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二)優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優化主要在于合理利用我國豐富的民族民間舞蹈資源,將教學內容從特定民族舞蹈的限制中解放出來。因此,高校可以根據自身規模、教學目標等因素,結合當地民族舞蹈等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盡量保障課程內容中具有多種民族舞蹈。當然,教學內容的優化不單單體現在舞蹈類型的豐富上,更應該表現在對民族舞蹈內涵的挖掘上。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具有深厚的歷史、民族文化底蘊,包含了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氣質。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這些更加深層次的精神、文化加以挖掘,充分發揮民族民間舞蹈的民族文化傳播功能。
(三)改革教學方法
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單調而落后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實際教學需求,必須要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民族文化的傳授高度重視,在傳授舞蹈的同時,通過口述、電子課件、教材等對相應的民族文化進行全面講解,同時對民族民間舞蹈與民族文化的內在聯系進行深入分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民族文化,進而加深對舞蹈的理解。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需要通過更具趣味性的各種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活動。例如聯想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的合理應用,都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合作和探索,從而避免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打擊和消磨。
(四)完善考核體系
在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完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非常重要,可以充分了解實際教學狀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對此,教師應當對傳統的期末檢測考核形式加以全面優化。一方面,注重對平時成績的檢測和考核,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同時避免期末檢測所具有的隨機性和偶然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入學生自評、多次考核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從而進一步提高考核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四、結束語
近年來,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同時也暴露出了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考核等方面的缺陷,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找出合適的對策加改善。本文從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完善考核體系等方面,對改善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對策進行了簡單探討,但愿能對高校舞蹈專業的發展起到有效幫助。
參考文獻
[1]賀群蓮.我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4(19):223-224.
[2]魏俊.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明日風尚,2018(7):383.
[3]吳萍萍.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實現路徑及意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5(10):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