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曾貴
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骨干力量,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精英階層。大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他們解決社會以及個人發展問題的質量。通過對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研究意義的挖掘,為促進形成大學生學習的有效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1 前言
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及大學的擴招使得我國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2000年至今,我國高校大學畢業生人數已經從107萬增長到2018年的820萬,十七年里大學畢業生人數約增長了8倍。學生進入大學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管理方式的寬松使得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任意支配,諸如“淘寶”、網絡游戲等紛繁的互聯網娛樂消遣方式往往更能吸引學生,帶來更快的滿足。面對種種誘惑,大學生是禁不住而放下學業陷入其中,還是為了將來更長遠的利益而寧愿放棄一時之快?因此,研究學業延遲滿足及其相關問題便能很好解釋這類現象發生的原因。
2 學業延遲滿足的研究意義
當代社會,終身學習成為了一種理念,有關學習理論的研究向來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重點和熱點。在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研究人員不僅關注學習的本質和過程,還關注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學習動機等對學習的影響。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國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一方面增加了學習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導致影響學習的因素越來越多。
2.1 豐富學業延遲滿足的研究內容
學業延遲滿足是近年來新興的研究熱點,屬于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的范疇。從新的視角延伸和拓寬學業延遲滿足的多種理論假設,探究影響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相關因素,力圖真實、準確地呈現大學生在不同學習情境中采取的選擇,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實驗法在學業延遲滿足研究中的不足。
2.2 拓寬學業延遲滿足的研究范圍
目前,國內關于學業延遲滿足的研究主要以兒童和中學生、研究生為研究對象,對大學生的研究較為缺乏。以大學生為被試,剖析我國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的現狀及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延遲滿足的研究對象,為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研究提供實證材料。
2.3 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進入了試水階段。大學學術氛圍濃厚、價值多元、思想開放,通過對大學生這一群體進行學業延遲滿足的調查研究有助于了解這一知識精英群體對我國高等教育學習模式的態度和評價,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2.4 促進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促成完善的自我意識
學習者的行為特征都會受到自我控制能力的直接影響,延遲滿足是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的重要指標,自我控制能力高的學生更傾向于延遲選擇。因此,對大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現狀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大學生在各種學業壓力情境中堅持初衷,不被外界誘惑蠱惑,采取更為有利的應對方式完成學習目標,在目標達成的同時使得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以提升。
2.5 促進大學生個體成長,健全大學生人格發展,增強適應能力
面對誘惑,對大學生應對效能感、即刻滿足或者延遲滿足的應對方式選擇的研究,都將對大學生的個人健康發展造成直接影響。研究顯示,延遲滿足首先是構成個體多項復雜行為的基礎能力,是個體由幼稚趨于成熟,由依賴到自治的重要里程碑;其次,延遲滿足是實現個體有效的處理社會問題且成功的與融入社會的心理基礎;最后,自我發展、自我實現都是需具備延遲滿足這一基本保障。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過渡性,人格有較大的可塑性,良好的延遲滿足能力可以幫助大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
2.6 幫助大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策略,學會如何正確的對待學習
“Bembenutty及同事的研究發現,學業延遲滿足作為一致自我調控能力,能夠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元認知策略的運用情況, 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與學生學業成績呈顯著正相關。”、“愿意選擇學業延遲滿足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更多的認知與元認知策略及資源管理策略,這些學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 對學習也有更多的內在興趣。”學業延遲滿足作為一種極為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學習者對自身學習任務的選擇、安排和實現的過程中,學業延遲滿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習者將他們未來藍圖、信念轉化成自我調節。
學業延遲滿足是一種自我控制能力,也是一種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與自我管理能力是優秀大學生必備的素養,它們將會對大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綜上,學業延遲滿足的研究不僅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