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萍
隨著國際教育的快速發展,留學生教育問題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更使中外文化交流和雙邊人才培養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對我國而言,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的提高不僅僅可以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信譽和地位,從而提高我國的教育國際競爭力,而且可以作為我國綜合國力的一個展現因素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多種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因此,高校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意義重大。
當今世界的競爭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各國對高等教育的質量都予以了足夠的重視。而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教育領域的開放程度日益加深,高校留學生教育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熱點。留學生的教育質量不僅關乎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的國際信譽和教育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更能從一個側面展現該國的綜合國力。
我國的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層次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耙粠б宦贰睉鹇詷嬒氲奶岢觯怪袊c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雙邊人才培養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日益明顯。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來華留學生數量的激增與目前留學生教育質量差強人意之間的矛盾;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與傳統的留學生管理體制僵化之間的矛盾。這兩方面的矛盾并不是彼此割裂的,管理體制的陳舊僵化也必然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在考慮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的過程中,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也必須考慮在內。為盡快提高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吸引大量優質生源,從而促進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的良性循環,高校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教育是一個由眾多環節緊密結合而成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非常復雜。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盡管有著特殊性,但也是教育的一種,必然也受到上述各因素的制約。針對上述目前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面臨的兩方面主要矛盾,本論文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校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進行分析和研究:
1 教學系統中的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教學過程自身是一個閉循環的系統,始于教師的知識傳授,經過中間與學生的各種交流與互動,又反饋于教師的教學活動。要保證該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順暢高效,就必須對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因素加以整合貫通。
1.1 建立科學的對外漢語教材管理體系。教育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教材則是“道”的物質載體,也可以說是教育的源頭和依據,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憑借,優秀的教材會使教學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由于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相對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起步較晚,教材基本屬于出現具體需求才匆忙編寫,因此無論是語言類還是文化類的教材,都存在不成體系、缺乏連續性的問題,至于各種專業類的教材,就更是良莠不齊,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來華留學生的教學效果。
針對上述現狀,要保證教學質量,首先必須不斷加強對外漢語教材建設,根據來華留學生不同的學習目的、漢語基礎、文化背景等因素,確定教材的類型及難易程度,編寫實用性強、內容新穎、緊跟時代步伐的新教材,以適應多層次來華留學生的需要,同時配合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使教學活動建立在科學、實高效的基礎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在使用教材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不同國家的來華留學生的文化差異,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細致地檢查,對于涉及宗教和文化禁忌的內容要及時發現,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根據敏感內容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處理,在可能情況下,可以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客觀地介紹,讓留學生從學術的角度去自行消化吸收;對于過度敏感的內容,則可以合理地規避,或者進行課下分組討論,不在課堂上進行統一講授。
1.2 建立合理的對外漢語教師監督與激勵體系。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決定著教學方法、教學進度、考核方式等教學全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來華留學生來說,陌生的國度中最可信任的就是老師,最能代表中國人、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也是老師。因此,作為一名高校對外漢語教師,不僅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更要注意在平時生活中對留學生們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同時,還要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留學生情緒上的關注和情感上的交流,以消除留學生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隔膜感和距離感。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對高校中從事來華留學生教學工作的教師,一方面應該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加強對外漢語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民族自豪感,從而保證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把教學效果作為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和職稱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要把教師教學工作以外的額外付出也得到足夠的肯定和補償,以調動對外漢語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樣才能使教師更加自覺自愿地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2 管理系統中的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2.1 建立完善的來華留學生教學管理體系??茖W的教學管理體系是教學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我國現有的針對中國學生的高校教學管理體系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備了,但是針對來華留學生的教學管理體系仍處于探索階段。
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因為教學對象是留學生,因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來華留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對于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及成績認定,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時,不同母語對來華留學生學習產生的負遷移影響程度也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努力和付出,留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會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制定來華留學生教學管理體系時,要盡可能考慮到不同國家留學生的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在既符合我國教育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兼顧來華留學生特殊性,比如增加體驗類實踐課程的門類、加大選修課程的學分比重、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調整畢業學分的構成比例等等,使來華留學生感受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不搞忽視客觀現實地一刀切,也不完全無原則地容忍,建立寬嚴有度、有明確針對性的彈性教學管理體系,切實保證教學質量。
2.2 建立靈活的來華留學生日常管理體系。來華留學生因為身份的特殊性,從一入學開始,在手續辦理上就很繁瑣。首先要根據我國外管法的具體要求辦理各種入境手續,此外還要進行體檢、住宿登記等相關程序。在整個過程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解釋,如何解答不同國家留學生的疑問甚至是抱怨,是所有從事高校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都深感頭痛的問題。其次,在日常食宿安排和活動組織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宗教信仰、文化禁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甚至是矛盾,使來華留學生的日常管理呈現出極大的復雜性。
鑒于上述的各種特殊性,在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日常管理時,必須具有預見性,對各種特殊情況予以充分考慮,建立多元共存的來華留學生日常管理體系,并且,在體系運行過程中管理人員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感情的投入,既要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使留學生心悅誠服,而不是一時被迫服從學校的各項日常管理規定。此外,還要隨時關注、靈活處理各種突發狀況,適時適度地修訂日常管理體系中的具體條款。
總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中國高校的國際吸引力必然日益增強。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提出,更使沿線國家的對華交流與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對我國高校的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是挑戰。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加上教學對象又具有特殊性,這些因素決定了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必然是一個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的動態過程。我們必須在遵循教育基本規律的前提下,結合不斷出現的各種新情況,從教學活動本身和日常管理兩個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高校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達到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目的,使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更科學更完善。
本文系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高教研究課題項目支持《“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 GHYB160004。
(作者單位:沈陽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