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高校的學習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最后的學習過程,面對社會的需要,高校教學正由純理論教學逐步轉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由此高校實踐指導教師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目前,一些高校的實踐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高校實踐指導教師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提升學生實踐效果成為了重要問題。基于此,文章通過對多所知名院校的調查,對高校實踐指導教師的定位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希望能強化高校實踐指導教師的作用,為今后高校實踐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1 高校實踐指導教師的定位
1.1 實踐指導教師的內涵
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高校會邀請企業專家或有工作經驗的一線人員來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與學校理論指導教師相互配合,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實踐指導教師一般從校外人員中挑選,可以為學生提供與專業對應的實踐指導,在學生實踐學習過程中給予合理的引導,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除此之外,高校實踐指導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較高的理論水平、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經驗、寬廣的知識面等。總體來講,高校實踐指導教師負責學生實踐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完成實踐教學的各項目標。高校實踐指導教師的設立對高校培養全能型高等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為未來社會發展儲備技術型人才。
1.2 實踐指導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鑒于實踐指導教師的職責,實踐指導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四點基本素質:第一,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學生在校外實踐過程中,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大大激發,也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問題,這時就需要實踐指導老師用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來給學生解疑答惑。通過實踐指導教師的解惑,讓學生順利地完成實踐教學任務。第二,要有應急應變能力。學生的實踐活動大都是在校外進行,校外的環境復雜且多變,學生的校外實踐經驗也不夠豐富,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會面臨很多突發狀況,實踐指導教師是實踐活動的直接負責人,面對突發情況應能及時正確地應對處理。第三,要有教育理論素養。學生的實踐活動具有時間短、任務重等特點,實踐指導教師應具備教育理論素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量身制定合適的實踐環節和任務,既讓學生學到足夠的知識,又讓學生不會背負太大的學習壓力。第四,要有創新創造的精神。高等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實踐教學最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踐指導教師應有意識地引領學生開拓創新思維。
2 高校實踐指導教師作用的發揮
2.1 增強組織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的環節及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必要的觀摩、講解外,還有小組練習、方案研討等環節,面對如此多的學習內容,需要實踐指導教師制定合理的計劃,選擇最佳的方案,同時讓學生提前了解并熟悉,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提前征求學生的意見進行方案修改。實踐指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先進科學技術,利用網絡、視頻、虛擬現實等創新實踐方式,更好地為學生講解專業知識,也讓學生喜歡上實踐課程。
2.2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實踐指導教師是從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專家中選拔出來的,對于教育教學活動難免有些能力不足,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針對該問題,學校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升實踐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方面,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對實踐指導教師的教學理論學習,對實踐指導環節進行充分的研討,對實踐指導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案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是教學的關鍵,只有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學生才能高效地學習專業知識。
2.3 強化實踐指導能力
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存在較大差異,因而指導理論學習與指導實踐學習同樣存在差異,實踐指導教師應強化實踐指導能力,這樣才能將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指導老師要懂得如何講解、怎樣講解,要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合理把握講授知識的難易程度以及快慢程度,達到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并應用的目的。
2.4 確保實踐的科學性
為了保證校外實踐活動各個環節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在實踐活動前期,校內專業教師及校外實踐教師需要共同制定教學方案,教務處要邀請相關專家、優秀教師審核實踐教學方案,教學考核的設計也要進行創新,鼓勵學生發揮創新創造能力,取得好的成果;在實踐活動中期,實踐指導教師需要作為主導,校內專業教師給予必要的輔助,按照教學設計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在為學生解答疑問時要耐心、仔細,面對突發狀況要從容應對;在實踐活動后期,實踐教師既要對學生實踐過程的表現進行記錄打分,又要多方面審視學生的實踐成果,同時合理調整學生期中與期末成績的占比情況;最后要讓學生做好實踐總結工作,及時收集實踐過程的反饋意見,為以后實踐學習的改進和完善積累經驗。
3 結語
在現行的高等學校教學過程中,學校應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增加實踐教學的學習時間及分數占比,提高學生的操作及動手能力,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理解“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高等學校學生應作為一支最精銳的隊伍,站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最前沿,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配合科學的探究精神,為我國的發展貢獻強大的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