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 王為霞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腹股溝疝治療中應用疝氣無張力修補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120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根據抽簽原則將受試者進行分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疝修補術,研究組患者接受疝氣無張力修補術,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長、術后首次下床時間、術后VAS評分及住院時長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疝氣無張力修補術創傷性小、并發癥少,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腹股溝疝;疝氣無張力修補術;VAS評分;并發癥
文章編號:WHR2018112452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好發于老年男性患者,其主要原因為老年患者肌肉萎縮、腹壁薄弱,腹股溝區易發生缺損而引起疝氣,一旦治療不及時,則可能形成嵌頓、狡性疝等,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疝修補術是臨床治療腹股溝疝的首選方案,但傳統疝修補術創傷性及縫合張力較大,術后患者常因出現各種并發癥而影響術后恢復[2]。疝氣無張力修補術因創傷性小、并發癥少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傳統手術的不足。鑒于此,本研究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120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探討老年腹股溝疝治療中應用疝氣無張力修補術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120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確診為腹股溝疝,接受疝修補術治療,患者自愿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且排除嚴重的器質性病變、手術禁忌證、二次復發者、凝血功能障礙、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精神病史及臨床資料不全者。根據抽簽原則將受試者進行分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65~84歲,平均(72.54±3.26)歲,左側33例,右側27例,疾病類型:原發性疝23例,斜疝20例,直疝17例;研究組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64~85歲,平均(73.12±3.34)歲,左側31例,右側29例,疾病類型:原發性疝21例,斜疝19例,直疝20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疝修補術,患者取仰臥位,行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溝位置取斜行切口(6~8cm),逐層剝離皮下組織充分暴露疝囊后開始進行游離,之后將疝內容回納,自疝囊頸部起開始高位結扎,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修補疝,術后常規縫合切口,給予抗生素等支持治療。研究組患者接受疝氣無張力修補術,患者取仰臥位,行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溝位置取斜行切口(4~5cm),逐層剝離皮下組織后游離精索及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暴露腹股溝管于精索內側找出疝囊,切開疝囊后返還疝內容物,鈍性剝離精索上的疝囊直至頂部,縫扎、游離精索,將備用的網塞填充內環口并進行縫合固定,于精索后方將補片平鋪并固定在恥骨聯合、腹股溝韌帶及聯合腱上,在精索上方間斷性縫合腹外斜肌腱膜,確認無活動性出血后關閉切口,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等支持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長、術后首次下床時間、術后VAS評分、住院時長及并發癥發生率。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手術情況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并發癥采用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
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長、術后首次下床時間、術后VAS評分及住院時長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
2.2?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腹股溝疝是指腹股溝區缺損使腹腔內臟器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好發于大腿及下腹壁交界的三角區內,是普外科疾病中的常見類型。有研究表明,患者腹壓增高、情緒激動等因素可導致腹股溝內環口生理嵌閉,加之腹壁薄弱,極易增加疝氣的發生風險[3]。手術是治療腹股溝疝首選的治療方式,傳統疝修補術分離面積較大,且術中通過高張力縫合腹股溝管附近的肌肉組織,術后牽拉及疼痛感明顯,并發癥較多,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4]。疝氣無張力修補術主要是根據人體的解剖結構及生理特點實施手術,且采用合成纖維網作為修補材料,有效降低變態及異物反應,另外術后無需縫合,可在較短時間內粘合固定重要組織,具有無張力的特點,可避免牽拉所致的疼痛感及卷曲現象,安全性較高,創傷性小,患者術后恢復快[5-7]。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長、術后首次下床時間、術后VAS評分及住院時長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疝氣無張力修補術創傷性小、并發癥少,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惠群,毛維國.無張力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6):138-139.
[2] 鄭斐燏.疝氣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2):79-80.
[3] 喬陽存.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8,33(06):140-141.
[4] 姚良本.無張力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對比性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09):1464-1465.
[5] 肖康.無張力疝氣修補術和傳統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效果及復發率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08):27-29.
[6] 杭立坤.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健康之路,2018,17(01):71.
[7] 陳志福.疝氣無張力修補術在老年腹股溝疝氣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