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駿騫
2018年6月14日,西南財經大學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鄉村振興發展指數,該指數由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賈晉研究員帶領團隊編制而成。鄉村振興發展指數一經發布就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報道的媒體層級高、力度大、形式多樣、傳播范圍廣。在此基礎上,賈晉研究員團隊撰寫完成了《中國鄉村振興發展指數藍皮書(2018)》,并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是賈晉研究員及其團隊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的代表作,對把脈當前各地鄉村振興發展、促進各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總體而言,該書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主題明確,契合黨的十九大精神。該書主旨充分契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書系統梳理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邏輯線索,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總要求入手,構建了完備的鄉村振興評價指標體系。另外,該書雖然先于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出版,但是從主題立意來看,其內容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在各地的落地實施提供了一定補充和參考。
第二,邏輯清晰,內容豐富。該書首先系統剖析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體系內涵,解答了鄉村振興“怎么看”的問題。在時代背景和已有研究分析基礎上,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脈絡線索,即延續調適城鄉關系的政策主線;延續農業農村改革的基本脈絡;延續新農村建設戰略的主體內容。進一步,該書通過構建基礎層、系統層和應用層“三維一體”的鄉村振興指標體系的理論分析框架,詳細刻畫了鄉村振興發展的理論基礎和目標任務。然后,該書全面測算了鄉村振興發展指數,解答鄉村振興“怎么樣”的問題。測算了除西藏之外中國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鄉村振興發展分項指標的得分及排名,評價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的競爭優勢和劣勢,構建了四川省縣域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列出了排名前10位的縣(區),并就四川省百強名村評選進行了分析。最后,該書為鄉村振興發展獻計獻策,解答了鄉村振興“怎么做”的問題。在梳理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過程中需要警惕的錯誤傾向基礎上,從綠色發展、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效治理、農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第三,理論結合實踐,亮點突出。首先,該書提出的“三大理論”和“五大規律”是理解鄉村振興的核心基礎。通過構建基礎層、系統層和應用層“三維一體”的鄉村振興戰略理論框架,詳細刻畫了鄉村振興發展的理論基礎、目標任務和指標體系。這一學術論斷是在充分梳理已有理論研究基礎上,結合中國鄉村發展歷程而提出,既體現了理論與現實的結合,也體現了歷史的縱深感和對未來的科學研判。其次,該書構建了“六化四率三風三治三維”的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已有研究往往僅注重按照“二十字”總要求構建鄉村振興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但是對二級指標的構建缺少明確的理論基礎和邏輯體系,而該書提出的“六化四率三風三治三維”是在解構鄉村振興戰略理論框架基礎上,具體應用“三大理論”和“五大規律”的體現。最后,該書在省、縣和鄉村層面都做了鄉村振興發展指數的全方位評估。囿于數據問題,該書在縣和鄉村層面僅重點針對四川省樣本做了分析,但是不可否認,該書做出了梯度性鄉村振興發展指數評估的嘗試,這對于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從理論向實踐推進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總之,該書為評估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具體可量化的指標體系,細化了鄉村振興的目標,明確了各個鄉村當前所處的歷史地位,填補了實踐推進中無具體指標衡量的空白,同時也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鄉村振興后期發展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是一本理論聯系實際把脈鄉村振興的優秀論著。(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