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本文從長慶油田第六采油廠的實際出發,探討了石油開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對石油開采企業現存預算編制不細、執行粗放等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石油開采企業;改善對策
2017年,國家下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通知,要求通過制度發放上游區塊勘查許可證,建立油氣礦區權出讓制度等。在改革大背景下,大型國有油氣企業面臨挑戰,需要提高競爭力和效率。為應對挑戰,石油開采企業需要走出開發成本升高以及開采活動減少的困境,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降低開發成本、運行成本等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從實施情況來看,石油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改進,以確保實施效果。
一、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廠的全面預算管理
第六采油廠地跨榆林、延安兩市及寧夏部分區域,定邊、吳起、鹽池三縣,礦權面積3238km2,主要承擔胡尖山、姬塬油田部分油藏及擺宴井油田38個區塊的開發管理,共有各類站點114座,油水井4966口,日產油水平5670噸,單井日產油1.8噸。從2013年,第六采油廠原油產量突破200萬噸。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材料、人工等價格上升的情況下,要確保規模與效益同步,實現企業與環境、企業與資源的相互協調,提高投入產出比,是采油廠生存發展必須正視的問題。下面對第六采油廠全面預算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
1.第六采油廠的環境分析
第一,外部環境分析。2014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從年初的97美元/桶直降到年底的53美元/桶,2015年油價繼續低位徘徊,油田利潤減少,油田投入、產出矛盾突出,在高油價下的管理方式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2017年,隨著油氣行業改革的逐步推進,民營和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油氣行業成為可能,迫使油田企業加強技術革新,探索內部管理增長點,提升效益水平。
“低成本”是長慶油田公司落實國家能源戰略及集團公司建設國際綜合性能源公司戰略和建設“西部大慶”宏偉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使長慶油田確保“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目標。第六采油廠作為長慶油田的主力生產單位之一,實施低成本是企業落實相關政策,實現持續發展的要求。
第二,內部環境分析。第六采油廠隨著油田不斷開發,地層情況越來越復雜,老井所占比例不斷加大,部分老油田“雙高”特征明顯,持續穩產與節能降耗困難重重,成本挖潛增效的空間變得極為有限;老油田管理的難度上升,隨之動態監測費、油井加藥、污水處理、井下作業的工作量持續增加,費用控制形勢不容樂觀;單井產能降低、含水上升、設施老化嚴重等問題逐漸凸顯,生產運行中電費、運費、維修費居高不下。單純追求規模和產量,實行粗放式管理,投資回報率低,成本控制壓力大,嚴重制約著第六采油廠的進一步發展。
2.對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
為保障發展成果,2016年,第六采油廠重新審視企業內部管理,實行全面預算,推行精細化管理,開展降本增效等活動,企業管理水平和效益明顯提升。首先,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建立預算管理制度;其次,細化預算指標分解,將預算按照縱向到人、橫向到邊的要求,縱向分解到單人、單井、單站,橫向以組織結構為基礎,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再次,建立日核算、月分析、季考核的預算管理制度,有效地對預算指標實行了動態控制;最后,加強預算考核,確保預算的導向性。
3.對全面預算管理成效的分析
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推行,第六采油廠的生產管理均取得一定的成效,企業的發展水平及管理效益提升。
(1)油田可持續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從2013年起,第六采油廠原油產量一直保持在200萬噸以上,萬噸產能建設從2013年的5700萬元下降到2017年4700萬元;自然遞減、綜合遞減指標逐年下降,全廠油藏整體保持I類開發水平。
(2)預算管理能力增強。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以來,第六采油廠通過宣傳、考核導向等手段,讓員工認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員工中開展“每天節約一分錢,每人一個降本增效新點子”活動,并且加大預算的考核力度,將預算在考核中占比從之前的20%提升到50%,從之前單純只考核費用轉變為考核效益。通過一系列措施,第六采油廠完全成本從2014年的3044元/噸,下降到2017年的1509元/噸,扣除價格因素,內部利潤從2014年15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17億元。
二、石油開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油田企業生產經營的宏觀環境和產業背景變化,傳統的預算管理由于缺乏與整體戰略的整合,導致在執行、控制、考核階段不能適應現階段石油開采企業的發展。
1.預算編制不夠細化,影響后期的預算管理
石油開采企業的預算主要沿用“噸油成本法”,以上年的預算為基數,適當考慮產能建設下達預算指標。一是噸油成本指標由于只著眼于當前水平,未考慮注水、措施等為提高長遠產量的投入支出,導致控制過程與實際執行偏差較大,預算僅著眼于短期目標,影響戰略性的投入;二是預算指標未考慮數量、價值等影響因素,與實際生產管理脫節,導致預算指標缺乏指導性。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生產、地質等部門認識不到預算的重要性,不能在日常生產活動中主動作為,加強預算管理;三是預算考核不嚴。從預算的考核情況來看,由于預算編制不細,超支責任不明確,考核時剔除因素過多,弱化考核的作用。
2.預算過程管控不深入,影響預算的執行效果
石油開采企業的預算控制僅依據價值控制價值,過分強調產量對“噸油成本”的作用,忽視成本效益觀念。預算與生產成為兩張皮,不能通過對地質情況、作業過程、消耗數量、單價等的分析,找出管控中的難點,預算控制僅停留在管理層及財務人員,崗位員工不理解預算的作用及要求。目前,開采企業普遍存在的低產低效井長期得不到改善,也是此問題的反映形式之一。
3.項目預算考核評價不完善,導致項目資金利用率低
由于項目執行、評價的不完善,爭搶投資現象普遍存在。長慶油田每年新建產能投資350億左右,但單井日產已從2013年的4.5噸,下降到2017年2.5噸,降幅56%,單井產能越來越低。在目前油價情況下,投資導致的后期成本管理難度增大。根據2014年運行來看,第六采油廠折舊占完全成本的比重已達到77%,影響后期效益提升。主要原因是項目考核評價不完善,低效、無效投資所占比重大,造成資金嚴重浪費。
4.預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導致預算管理困難
目前,石油開采企業的預算編制主要依靠Excel表格,投入精力多,編制周期長,難以進行歷史數據積累。預算的編制、過程管控以及分析等均通過手工查賬、做表完成。財務人員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基礎數據統計、查詢上,并且由于人員更替,容易造成統計口徑不一致,造成分析困難。
三、石油開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改善對策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石油開采企業要想求得生存與發展,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將預算管理與單位的生產業務統一起來,將預算管理責任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從預算編制、管控等方面入手,提升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實現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發揮預算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
1.細化預算編制方法
(1)結合標準成本編制預算指標。針對材料費、維護及修理費、維護性井下作業費等、化學助劑等運行較穩定費用,分解作業過程,統一技術要求、統一管理規范、統一工作程序,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銜接起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確定數量、金額標準,結合標準編制年度預算指標;在作業分解過程中,結合地質、工藝參數,將生產過程分為采出作業、注水作業、輸油輸氣、井下作業等,結合技術測定,確定每個作業過程中消耗動因及消耗標準,通過預算編制的細化、深化,實現預算與生產的相互銜接、提升管理水平。
(2)建立專項預算指標。在下達預算編制文件時,明確預算包括的項目,對預算未考慮的因素,如措施、注水等費用,執行“資金統一調度,項目歸口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將各類資金全部納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堅持先預算,后實施。預算外開支要嚴格按照“申報立項、審批備案、下達通知、組織實施”程序報批執行。
2.嚴格預算的節點管控
要以全年總預算為綱,以月(季)度預算為著力點,實現預算指標動態化管理。從生產業務前端入手,加大管控力度,確保預算對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效控制。
3.健全預算考核激勵機制
考核與獎懲是預算工作的生命線,將預算指標與預算的實際執行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肯定成績、檢查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好的經驗,不斷的改進企業預算管理的方式方法。通過制訂細化考核標準、編制考核制度,實施考核內容,反饋考核結果,在強化預算管理的前提下,實現預算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4.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當今時代,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預算數據的采集、分析提供保障,使單井、單站、單人等生產要素的預測、控制、分析、考核等工作成為可能。
四、結論
在石油開采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可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引領企業價值創造,更好發揮預算管理的“指揮棒”作用。要實行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必須建立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推行深入生產的過程控制,建立健全有效的預算考核機制,并且要推行科技創新,實現預算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宋杰鯤.油氣開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管理會計,2018(13).
2.梁斌.對油田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和思考.中國集體經濟,2018(36).
3.徐燕.石油開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財會學習,2016(07).(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