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亮
(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浙江 三門 317112)
AP1000 調試是在主體土建工程完工后, 建安方根據業主劃定的系統移交包邊界安排安裝施工和移交,一旦移交包內的安裝工作完成, 建安就開始啟動向業主移交的流程, 系統移交包開始轉入調試階段, 設備的單體調試和預運行試驗均由業主自行實施。 其中試驗程序文件、 備件工器具清單、 安措隔離需求等調試執行前的準備工作由調試技術組負責, 調試執行組負責接收和理解調試任務, 領取備件及工器具, 組織工前會和現場執行。 調試日常計劃組負責在系統移交轉入調試階段后的調試任務的進度安排, 技術組和執行組根據進度安排組織人力開展現場的調試工作。
電子工單系統是核電業主公司開發的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統,它有效解決了項目調試階段所涉及的多個專業、多個執行組的任務分工,并與備件、耗材、工器具的倉儲系統進行了關聯, 建立了閉環的電子工作流程,實現了工作任務單從準備、校核到安措需求發起,工作票發放、工作執行與報告編寫的全過程控制。
P6 軟件是美國Oracle 公司開發的項目進度管理工具,它是以計劃、協同、控制為主線的企業級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廣泛應用于世界上石油、化工、電力、建筑等各大領域。 它的核心除了資源和費用加載與分析外,最重要的功能是進度計算和進度更新,以及基于計算后的關鍵路徑分析和進度偏差分析。
兩個信息化平臺分別側重于不同的領域和方向,電子工單系統的優勢在于工作過程的規范化控制與流轉跟蹤方面,而P6 軟件系統的優勢在于進度計劃的邏輯順序以及與時間相關的強大的進度計算能力及偏差統計與分析方面。 調試進度管理的重點是充分發揮各軟件平臺的優勢,將進度時間安排反映到現場的工作執行過程中,同時將現場的執行最新進展情況反饋到進度計劃里,這些是調試進度管理領域“最后一公里”,是所有調試進展分析與偏差分析的基礎數據。
首堆項目的各個層級的調試計劃都是通過P6 軟件進行的編排。 主要包括調試三級計劃、調試四級計劃、調試專項計劃、調試T-3 計劃和三日滾動計劃。
調試三級計劃是根據調試大綱的要求,將機組調試活動按階段進行劃分編排, 計劃活動條目的來源和邏輯依據是各個系統的系統調試大綱的系統調試先決條件和test plan 章節,三級計劃注重全廠各個系統移交包向調試移交的合理順序,強調系統之間、綜合試驗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指導和控制機組整體調試進度的主要依據。
調試四級計劃是調試三級計劃的細化,是根據系統工程師編寫的調試程序來制定的,每個調試四級計劃的活動條目都對應著一個工作包和電子工單,四級計劃更加注重系統內調試工作的邏輯順序和各試驗之間的邏輯關系,每個系統的四級計劃活動分為移交、初步試驗(單體檢查)、預運行試驗以及裝料后啟動試驗等各個階段的活動。 調試四級計劃是編制三日滾動計劃的基礎。
調試專項計劃是對四級計劃的補充。 對于重要的調試里程碑活動, 原始的四級計劃尚不足以反映現場的設計、建安情況和更加詳細的試驗步驟,或者由于現場實際情況不能完全滿足系統調試大綱中的試驗邏輯要求,但通過特定的方案和技術手段可以實現調試活動安全可控的開展,為了實現以計劃控制現場工作的目標,需結合必要的試驗邏輯以及特定的方案,編制專項的調試計劃。
三日滾動計劃和T-3 計劃是調試活動的執行計劃。 T-3 計劃也叫三周滾動計劃, 它包括本周的實際執行情況和未來兩周的工作計劃安排,T-3 計劃的內容除了調試四級計劃中安排將要執行的試驗活動外,還包括現場的缺陷維修、預防性維修、建安尾項、定期試驗以及其他將要執行的活動;三日滾動計劃包括今天工作計劃的實際執行情況、明天的工作安排和后天預計進行的調試活動,已發布的三日滾動計劃是經凍結固化版的計劃,因此它是指導調試執行組執行現場工作的直接進度依據。
圖1 反映了整個調試計劃的結構及進度控制方式。 日常計劃工程師參考調試大綱和系統調試大綱的試驗計劃通過P6 軟件編制調試三級計劃,將其細化成四級計劃后通過T-3 計劃和三日滾動計劃來直接控制現場的工作執行, 再將進展情況反饋到調試三級計劃中,以評估整個項目的整體調試進展情況。 利用P6軟件的進度計算功能, 各個層級的計劃內容均可以依據邏輯關系計算出作業條目預計的計劃開始時間和計劃完成時間。

圖1 調試計劃的結構
電子工單管理系統是現場調試活動控制的重要輔助工具。 電子工單管理依據設備編碼規則區分各項電子工單任務所屬的機組、系統、子項區域,同時在電子系統中依據調試的管理體系的設定將執行組按專業分工劃分為機械組、電氣組、儀控組、氣動閥/電動閥組、服務支持組等組別,并根據核島、BOP,通過電子工單管理系統發起工作任務申請,在填寫安措隔離需求、備件、工器具、試驗程序、風險分析及預防措施等工作準備階段的內容并審核完成后,由日常計劃工程師完成工單任務與P6 進度軟件匹配檢查,同時工單任務流轉給執行組人員,由執行組人員進行執行前的工作準備。
在系統移交至調試后,調試日常計劃工程師根據進度需要,安排各項工單任務的時間窗口,隔離辦公室值班人員根據時間需求實施各項工單任務的安措隔離,電子工單系統中將記錄安措隔離的實施完成情況,工作負責人根據時間窗口和安措完成情況,辦理工作票手續開始現場工作。 在工作執行過程中,工作負責人可以在電子工單中記錄工作的實施進展情況及發現的問題。 在工作實施完成后,歸還工作票,電子工單系統同步完成還票記錄。 工作負責人開始進行工作報告的編制,調試技術組工程師在收到報告后完成記錄文件的歸檔。 圖2反映的是電子工單系統的流程。

圖2 電子工單系統的流程
正如前面的章節所說,P6 軟件的核心功能之一是進度計算, 電子工單系統的核心是工作過程控制。 兩個平臺之間的聯動及數據傳輸包括計劃和工作準備階段、計劃跟蹤和工作執行階段。
在計劃和工作準備階段,平臺間的聯動從工作任務發起時開始,即在電子工單系統中任務發起時,系統根據工單工作與P6 中原有作業條目進行匹配,確保P6 軟件中已經掛接邏輯關系的作業能夠與電子工單中的任務一一對應。 完成作業的對應匹配后,將P6軟件中計算并最終凍結的三日滾動計劃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反寫入電子工單系統, 工作負責人領取打印的紙質版工作票時,P6 軟件中的要求工作的時間窗口也將同步通過電子工單系統映射到工作票上。 與此同時,電子工單系統中所記錄的各項工作所對應的執行組、工作負責人等信息又會反寫到P6 軟件里。 這樣在正式發布的計劃中,現場的執行工作任務安排的時間窗口與計劃能夠保證高度的一致。
在計劃跟蹤和工作執行階段,工作票領取后,現場工作開始實施,電子工單系統中將會記錄工作票的發放狀態,同時開工信息也將反寫入P6 軟件內,工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暫停或者工作完成結票的狀態信息也會自動反寫入P6 軟件內。 通過這樣的接口聯動,計劃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計劃安排的作業在現場的實際實施情況。
上述數據的聯動與交互,使得項目調試進度管理人員能夠十分高效的獲得計劃的執行進展信息, 并運用獲得的進展信息進行后續的進度分析工作。
傳統項目進度管理過程中,進度需求只能通過各類會務層層進行傳達,現場執行人員往往并不能及時獲得最新的進度管理需求的信息。 而對于現場工作的進展情況,項目進度管理人員只能通過現場巡檢、各類報告文件或者電話、郵件等方式進行匯總和跟蹤,而在大型復雜的項目上進度跟蹤與管理控制人員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往往也難以通過傳統方式將現場的執行情況跟蹤匯總到位。 這樣一來就導致上游進度需求傳達與下游進展信息匯總存在溝通不順暢的問題。 通過P6 進度管理軟件構建合理的進度計劃結構,并通過調試電子工單系統與P6 進度軟件的聯動應用, 進度管理人員能有效的提高調試進度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和準確度,充分發揮了各信息化平臺的功能優勢。 本文以調試項目進度管理為案例, 介紹了項目進度管理軟件P6 與電子工單系統在核電調試計劃編制和控制過程中的應用,為解決項目進度管理過程中進度信息交互的“最后一公里”的痛點問題,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