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平
“互聯網+”環境下,網絡教學資源豐富,高職課程教學呈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點,對于高職課程教學資源的綜合運用效果、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質量等提出新要求。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于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MOOC、SPOC 等網絡教學具有時間、空間等優勢,而傳統教學具有面對面、持續性強、教學系統等優點。高職融合教學設計需要發揮互聯網技術與教學資源的優點,以提升教與學的質量為目標,綜合運用MOOC、SPOC 等網絡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融合,傳承優點,發揮優勢,促進高職的高質量教學。
現有文獻主要從高職教學模式、融合教學、教學資源建設、課程學習與教學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
1.高職教學模式研究。 高職教學模式主要圍繞互聯網教學技術的發展與運用,注重MOOC、SPOC等運用,注重實踐教學模式的系統研究。
一是MOOC 教學模式研究。發揮MOOC 網絡教學資源優勢,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MOOC 學習支持服務水平[1]。 注重MOOC 教學模式研究,強化MOOC 教學設計,完善平臺設計,優化課程功能[2]。
二是SPOC 教學模式研究。 注重對接移動網絡環境,發揮移動終端的技術優勢,提升高職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水平[3]。 結合SPOC 教學過程的學生互動需求分析,根據高職學生認知規律,探索知識鏈與核心技能的耦合,優化教學模式[4-5]。
三是實踐實訓教學模式研究。結合大學生網絡課程學習的問題與原因,高職實踐課程注重發揮校內外結合的團隊優勢,運用多元化實踐教學[6-7]。 注重分析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構建高職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優化技能與教師能力[8]。
2.融合教學研究。 主要從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等角度,圍繞融合教學的理念、融合實踐教學體系、課程教學融合改革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
一是融合教學理念研究。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9]。結合課程設計、授課、學生參與和評估的視角,注重場域、秩序等融合,系統研究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邏輯[10-11]。
二是融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通過項目教學與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的互動關系研究,發揮平臺建設互動的實效性[12]。 通過整合科學、技術、工程等,研究翻轉課堂與任務驅動教學,實現實踐教學的融合應用與任務驅動的深度融合[13-14]。
三是課程教學融合創新研究。結合高職融合課程體系建設,注重大數據與多元智能在教育教學的作用,加強教學的融合創新,促進精準教學,實現高職專業教學的融合,提升高職教學質量[15-16]。
3.教學資源建設研究。 主要從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建設等方面,圍繞MOOC 教學資源、SPOC 教學資源、融合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
一是MOOC 教學資源建設。 注重分析MOOC課程資源訪問模式與學習績效,從訪問動機、資源類型、行為投入特征等研究在線學習行為,建設智能教育的綜合教學輔助系統,分析網絡教學課程的視頻吸引力, 對于MOOC 課程的視頻質量進行評價與研究[17-18]。
二是SPOC 教學資源建設。 結合SPOC 生成性學習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形成多媒體創設交互式教學資源,注重高職校本SPOC 教學資源建設,從課程定位與需求、課程結構體系、課程學習資源等進行具體設計,推進校本教學資源建設[19-20]。
三是融合教學資源建設。注重各類網絡教學資源對學生科學成就和學習態度的影響[21]。 建設產教深度融合的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一體化建設,促進職業教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融合教學資源的建設水平[22]。
4.課程學習與教學研究。 主要圍繞MOOC、SPOC學習與教學的效果進行系統研究。
一是MOOC 學習行為與教學效果。 系統分析MOOC 學習動機,從提升課程學習動機的角度,對比MOOC、SPOC 異同點,分析MOOC 學習行為數據,描述網絡課程的學習行為特征,注重情感指數對MOOC 學生成績的預測,分析課程的反饋機制[23-24]。
二是SPOC 學習與教學效果。 分析SPOC 課堂互動對學生參與的作用機制,注重SPOC 學習者認知行為的差異性分析, 促進互動學習的積極性[25]。研究SPOC 平臺指向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模式建構,將網絡虛擬與傳統課堂教學相融合,推進深度學習[26]。
現有文獻對于高職教學的模式、方式、教學資源、課程學習與教學等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 但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教學設計研究亟待加強。 高職融合教學設計得出如下啟示:
1.多樣化視角分析高職融合教學設計。 “互聯網+”環境下,融合課程教學設計需要針對高職的生源情況、學情分析、專業特點、課程內容等,以教學質量為導向,注重多樣化教學,形成MOOC、SPOC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設計。
2.技術、資源、方式、運用等融合教學設計。融合教學突出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等各類教學方式方法的教學資源、質量、優勢等的融合,以高職高質量教學為目標,注重融合教學設計在高職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效果。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設計需要發揮各自優勢, 適應多維教學、產教融合、教學資源、教與學的實際需求等要求,形成融合教學設計的優勢(見圖1)。
“互聯網+”環境下,既要發揮MOOC、SPOC 等網絡教學的優勢,也要傳承傳統教學的優點,形成線上線下相輔相成多維高職教學模式,要求多樣化教學,實現高職的高質量教學。
1.傳統教學創新與高質量要求。 傳統教學具有面對面交流、容易掌握學生學習進度、知識點講授與交流較為系統深入等優點, 同時也存在時間、空間、教學資源、教學形式等方面的局限。 “互聯網+”環境下,傳統教學受到網絡技術與網絡教學資源的競爭與挑戰,對于傳統教學的方式、時間、空間、資源等創新要求提高。 發揮傳統教學的優勢,實現其與網絡教學的融合發展,成為“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傳統教學的新要求。教學模式的多維運用需要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的優點,注重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融合創新,多維度綜合運用傳統教學方式、互聯網教學資源條件等,促進高職的高質量教學。
2.MOOC、SPOC 等與線下教學結合的質量要求。MOOC、SPOC 能夠充分運用現代互聯網教學資源的時間、空間、教學資源等優勢,但也存在學生學習進度、學習情況等方面的局限。 網絡教學需要結合線下課堂教學,促進高職學生對于網絡課程的學習,形成高職課程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互結合的優點,提升高職教學質量。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融合教學對于MOOC 大規模學習、SPOC 小規模學習方式提出新要求。高職融合教學設計應注重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結合傳統教學面對面講授,更好地發揮網絡教學的資源優勢,促進網絡課程的持續、系統、深入學習。
產教融合要求高職教學注重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發揮MOOC、SPOC 與傳統教學在產教融合中的作用,提升產教融合的水平。
1.產教融合的多元化教學資源要求。 產教融合重視行業、企業等教學資源,要求高職院校從行業、企業中吸納、引入實踐教學資源,促進高職教學資源數量與質量的提升。產教融合要求高職課程教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崗位需求相對接。 崗位知識、技能等多元化要求高職課程教學資源的多元化、課程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人才培養的合作。“互聯網+”環境下,產教融合注重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目標,突出產教融合對于多種高職實踐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把行業、企業實踐教學資源設計成多元化的MOOC、SPOC、傳統教學資源,形成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2.產教融合的課程設計教學要求。 “互聯網+”環境下,行業、企業實踐教學相關的知識講授與技能培養依托網絡技術條件,對產教融合實踐教學資源的課程設計要求不斷提高,對于高職傳統教學的實踐教學資源運用設計要求提高。產教融合課程設計需要把行業、企業的實踐操作、運營等設計制作成高質量的教學場景資源,對于實踐教學課程的設計、拍攝等要求提高。把產教融合豐富的行業、企業實踐教學資源與課程理論教學資源進行高質量設計與運用,根據課程知識特點設計為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高質量教學資源,成為融合教學設計的要求。
“互聯網+”環境下,線上線下教學資源豐富,但是也存在繁雜、質量不一等問題。 高職課程融合設計則要通過線上、 線下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形成教學資源的精選與高效運用。
1.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合要求。 教學資源的整合是對于高職專業課程相關的知識、技能所需資源的梳理與歸納,是對線上線下教學資源高質量的篩選。“互聯網+”環境下,融合教學設計則要充分收集、整理線上線下相關的教學資源,以專業課程知識學習、技能培養為目標,形成多樣化的高質量教學資源的整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合并非各類教學資源的簡單匯總, 而是以高質量教學為目標,對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注重教學資源的科學性、先進性、合理性等,把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整合為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庫,為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設計提供豐富、高質量的教學資源素材。

圖1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融合設計的要求分析
2.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優化要求。 教學資源優化與教學資源整合相輔相成,是對高職課程教學資源的進一步精選,選擇優質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高職課程教學的要求。教學資源優化凸顯質量目標,要求所選擇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專業課程教學的需要、 更好地促進課程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優化以高質量教學為目標,結合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等教學資源使用需求等實際狀況,進行教學資源精選。“互聯網+”環境下,融合教學設計的各類教學資源優化則是教學資源的有序、高效的運用要求,注重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對于課程知識、技能等實際的教學效果。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學生課程學習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對于MOOC、SPOC、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教學資源、學習時間與空間等方面的系統教學提出要求。
1.課程學習需求的時間、空間系統教學要求。高職學生對于傳統課堂內的教學與課堂外靈活、多樣的網絡教學的學習需求不斷提高。傳統教學可以有效掌握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但缺乏時間、空間的靈活性。MOOC、SPOC 等網絡課程教學方式的時間、空間等不受限制,但對于學生課程學習掌握程度、持續學習、系統學習存在局限。高職課程融合設計對于時間碎片化、空間多元化等提出要求,注重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系統化管理,從系統設計角度提高學生課程學習的效果。
2.顆粒化資源學習需求的系統設計要求。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融合教學設計需要合理、規范、有效運用顆粒化的課程教學資源,結合高職學生對于課程學習需求,對于顆粒資源進行系統化的綜合運用。 高職課程教學注重MOOC、SPOC、傳統教學相關的顆粒化課程資源的系統設計,通過系統設計,形成高效的線上線下課程教學資源,提高融合教學設計課程的系統運用水平。顆粒化教學資源能夠滿足課程知識點、技能培養要點等要求,對于課程教學方式組合提出新要求。顆粒資源的系統運用需要注重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情、學習效果等實踐分析,發揮MOOC、SPOC、傳統教學等相關的顆粒教學資源的特點,促使“互聯網+”環境下豐富、繁雜的顆粒教學資源形成有序、有效的運用。
“互聯網+”環境下,融合設計需要對接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新要求與新特點,發揮MOOC、SPOC與傳統教學的優勢,傳承優點,形成融合設計的綜合運用優勢,促進高職高質量教學(見圖2)。

圖2 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設計策略分析
1.對接專業課程特點的多維教學模式設計。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設計應對接高職辦學特色,合理選擇教學模式。從課程授課學時、生源特點、學生學習情況等調整MOOC、SPOC 與傳統教學在專業、課程教學的比例。根據生源狀況、學習實際需求,分別采用適合課程知識點、技能講解特點的教學模式。 特別是結合專業、課程的知識點講授與技能培養等實際要求,通過多維教學設計,優化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學時、教學內容的比例。 高職課程融合設計結合相應的專業門類與實踐就業崗位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需求,進行MOOC、SPOC 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運用方案設計,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學時比例要求,但是設置較為寬泛的比例范圍,保證融合設計體現專業、課程特點。
例如,從高職不同專業的具體學情出發,科學、合理地選擇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學時比例,設計不同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的比例,因材施教,依據學情進行融合教學設計,凸顯融合教學模式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提升融合教學設計的質量。
2.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教學方案設計。 夯實理論知識基礎是高職高質量教學的重要內容,扎實的理論是實踐技能水平提升的基礎。只有知識基礎扎實,才能保證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效果。 融合教學設計需要注重MOOC、SPOC 與傳統教學對于理論知識教學、實踐技能培養方面的差異與優點,為理論知識講授、實踐技能培養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注重發揮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優點,實現高職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教學,從而提高融合教學設計的質量。結合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各自特點,在融合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不同教學模式的差異,把融合教學設計形成多維教學模式的相輔相成、優勢互補的整體設計優勢。
例如,結合高職不同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需要,理論知識教學設計MOOC、SPOC 的預習、復習、練習等功能,傳統課堂教學發揮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的作用。 在傳統教學基礎上設計MOOC、SPOC 輔助學習內容,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在MOOC、SPOC 教學基礎上,設計傳統課堂教學的講解,促進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持續、深入學習,從而獲得較好的融合設計教學效果。
3.多元、靈活的課程融合教學方案設計。 融合教學設計需要注重MOOC、SPOC 與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多元化、靈活運用的特征。高職課程融合教學設計應確保有多種方案進行相應課程知識的教學。多元、靈活的課程融合教學能夠確保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避免單一教學方式或剛性教學方式設計的不足,從而提高融合教學設計的質量。 融合設計需要體現教學方案的靈活性與實際效果,針對每一門專業課程教學的知識點講授、技能培養方面的實際需要,合理選擇MOOC、SPOC 與傳統教學方式。
例如,對于需要廣泛學習的課程知識,可以設計成MOOC 教學的方式,結合傳統課堂的講解,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互補充、拓展。 傳統課程教學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面對面教學講解MOOC、SPOC 等在線課程的知識點, 進行精講、細講,體現融合教學方案的多元與靈活特征。
1.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場景的設計與制作。 產教融合在于充分運用行業、企業的教學資源尤其是實踐教學資源。通過融合教學設計,注重行業、企業教學資源對于高職教學資源的補充與拓展。以產教融合目標為基礎,注重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場景的設計與制作,特別是把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場景與MOOC、SPOC 等相互結合,通過網絡課程設計與制作,解析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場景的重要節點。通過MOOC、SPOC 教學視頻素材的形式展示行業、企業實踐教學環節,避免傳統課堂教學對于視頻、圖像、聲音等方面的局限,且可以對相關重要知識與技能進行反復學習,提高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場景設計的形象化、素材豐富化等,提升融合教學的效率。
例如,結合高職專業課程知識、技能講授的需要,把企業師傅的技能講解、實踐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錄播成網絡視頻。 網絡教學視頻可以根據專業、課程教學人數、學習次數等要求設計成相應的MOOC、SPOC 教學素材。 通過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場景的設計, 注重實踐教學師傅講授的課堂規范,進行視頻設計與學習,既發揮企業師傅的實踐教學優點,又要避免其教學方面的不足。
2.校企合作融合教學設計。 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設計應充分發揮高職院校、企業之間合作教學的優勢,特別是引入企業師傅、企業工匠等參與融合教學內容的設計。 一是對接行業、企業實踐崗位知識、技能的需要,把行業、企業的實踐崗位知識、技能融入到相應的MOOC、SPOC 與傳統教學過程環節,形成實踐教學對于課程知識運用的課程講解,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實踐運用;二是運用校內教師的教學專長,把行業、企業實踐知識、技能解構為相應的知識、技能教學環節,通過傳統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面對面講授,或把行業、企業實踐教學的環節錄播成MOOC、SPOC 教學素材,促進實踐教學的持續化,提高融合課程教學質量。
例如,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與企業師傅共同合作,傳統課程教學引入企業師傅的實踐經驗、技能等,充分發揮師徒傳幫帶作用。發揮企業師傅嫻熟的技能、實踐的崗位經驗與體會,運用MOOC、SPOC 企業師傅的知識講解、技能傳授等設計為形象的網絡教學素材,更好地促進高職的專業課程教學。
3.傳統教學、MOOC、SPOC 的行業企業融入教學設計。融合教學設計在于高職院校能夠通過產教融合的基礎,把傳統教學面對面、MOOC 大規模授課、SPOC 小規模在線講授等設計成系統的課程環節。圍繞傳統教學、MOOC、SPOC 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融合教學設計,注重產教融合對于高職融合教學設計的促進作用。充分運用產教融合平臺的優勢,發揮MOOC、SPOC 教學平臺的優點,運用傳統課堂教學面對面講解的優點,設計線上線下答疑討論,把產教融合平臺與網絡教學平臺相互對接,不斷提高高職融合教學設計的質量。
例如,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融合教學設計必須注重行業、企業實踐崗位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對行業、企業實踐崗位的知識、技能進行具體的劃分,設計知識、技能教學環節。 按照行業、企業崗位知識的講授、技能培養等要求,分別選擇MOOC、SPOC、傳統教學方式。
1.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理及課程設計。 “互聯網+”環境下,融合教學設計應注重線上網絡教學資源、線下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為融合教學設計提供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 課程融合設計需要積極發掘優秀的課程教學資源與素材,以專業、課程的知識、技能教學為目標,進行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理,形成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庫,更好地支持融合教學設計。
例如,MOOC、SPOC 與傳統教學融合教學設計過程注重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與歸納,形成符合融合教學設計的教學資源庫。融合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庫的整理以教學資源的科學性、合理性、豐富性等為要求,能夠滿足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線上、線下教學的教學資源需求。
2.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優化及課程設計。 教學資源優化是資源整理的重要拓展,是融合教學設計質量的重要基礎。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優化應圍繞高職高質量教學目標,注重線上線下各類教學資源的篩選、精選,為融合教學設計選取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從而保證教學資源的質量。“互聯網+”環境下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其量的增長,而教學資源的優化則要實現其質的提高, 注重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量、質的保證,形成高水平融合教學設計的教學資源系統。
例如,在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資源庫的整理基礎上,發揮課程組的作用,對于已有的教學資源的精選與萃取,選擇MOOC、SPOC 與傳統教學更為合適、恰當的教學資源與素材,避免海量教學資源效果不足的問題。
3.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實踐運用及課程設計。在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整理與優化的基礎上,融合教學設計要從實踐運用角度進行方案的調整,實踐運用設計是對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整理與優化的檢測與反饋。對接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的特點,從教學資源的實踐運用價值、 效果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注重融合教學設計與實踐運用的對接,凸顯融合設計優于單維度的教學資源運用的特點與優點,獲得更好的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運用效果。
例如,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實踐運用一方面是提高融合教學設計的運用方式,為豐富、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合理選擇MOOC、SPOC、 傳統教學方式,發揮優選、精選教學資源的實踐運用價值;另一方面,要注重MOOC、SPOC 與傳統教學對于教學資源實踐運用效果的考核,通過考核與評價,分析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運用價值,更好地發揮實踐教學資源的效果。
1.基于時空學習需求的系統教學設計。 融合教學設計從高職院校生源特點、學情實際、教學實踐等方面出發,尤其是對接高職擴招之后的學生來源多元化、教學要求提高的情況,從時間、空間等方面進行教學的系統設計,凸顯融合教學設計的時空特點, 發揮傳統教學、MOOC、SPOC 等教學資源的時間與空間優點,形成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優勢,更好滿足高職高質量教學的要求。
例如,結合高職學生的時間、空間等學習需求,融合教學設計在充分考慮自身時間、空間等要求及特點的基礎上,發揮線上網絡教學資源與線下傳統課堂教學的融合設計及系統整理的優點。
2.顆粒化教學資源的系統教學設計。 顆粒化是豐富、多樣、繁雜的教學資源的外在形式,系統化是教學資源的本質要求,是基于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與學習需求。 注重“互聯網+”環境下各類顆粒化教學資源的綜合使用與設計,注重顆粒化教學資源的系統分析、系統歸類、系統運用等,從設計角度把形式上的顆粒化資源有序、 合理納入到相應的專業、課程知識、技能點,把散、雜的顆粒教學資源形成整齊、有序的系統化教學資源,從而實現融合教學設計的系統化效果。
例如,對接學生時間碎片化的學習需求,把專業、課程知識點設計成顆粒化的教學資源,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碎片化學習需求。顆粒化教學資源并非散、雜的形式,而是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在知識講授、技能培養方面形成系統、規范、合理的設計,促進學生系統、持續的課程學習。
3.課程有序、合理的系統教學設計。 從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發揮MOOC、SPOC 等網絡教學資源,把傳統教學資源、素材與網絡教學資源、素材進行對接,形成課程的有序、合理設計。按照專業、課程特點,尤其是從技能人才培養、行業、企業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展有序、合理的融合教學設計,不斷提升融合教學設計的質量與水平。
例如,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系統化教學設計一方面注重課程知識與技能相關的形象化、生動化,提高課程有序、合理的教學設計對于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吸引力,促進其持續、深度學習。另一方面,實現教學資源有序、合理的歸類,使得高質量的教學資源貼切符合課程知識點講授、技能培養等要求,整體形成高質量的教學資源系統,促進融合教學設計的高質量教學。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教學方式方法面臨新要求。 高職教學需要注重MOOC、SPOC、傳統教學的融合教學設計,更好滿足教與學的需求,提升融合教學的質量,提升高職教學質量與水平。
一是融合教學設計發揮傳統教學、MOOC、SPOC等教學優點。 運用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形成高職課程融合教學的線上線下相輔相成,形成多樣教學方式的融合,提升高職課程教學質量。
二是注重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教學設計水平。 融合教學設計應注重從互聯網技術、教學資源、教學方式等發揮高職MOOC、SPOC 與傳統教學的綜合運用優勢,提升融合教學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