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科
摘 要 時代的進步和大眾傳媒的普及使得音樂傳播體現出多元化趨勢,流行音樂是一種新的音樂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將流行音樂和中職音樂教學結合在一起能夠進一步提升中職音樂教學成效。為此,文章從思想理念、教學方式、內涵解讀、實踐教學等方面具體分析中職音樂教學和流行音樂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 中職音樂 流行音樂 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長期發展以來,中職音樂教學采取的一直是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音樂學習比較被動,學習效果不理想。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新型音樂形式,具有趣味性、娛樂性、通俗易懂性的特點,深受中職學生的喜愛。將流行音樂和中職音樂教學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彌補傳統音樂教學的局限,增強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為此,文章結合實際就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的融合問題進行探究。
1積極轉變中職音樂教學理念,強化對流行音樂的內涵解讀
流行音樂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鑒了各民族的音樂精華,使其在具備娛樂性的基礎上也更加具備民族文化內涵,音樂內容得到了升華。為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針對當前教學理念陳舊、課堂沉悶的問題,教師需要積極主動的接受流行音樂中的優點,辯證認識流行音樂對中職音樂教學的影響。
流行音樂是具備鮮明時代發展特點的音樂形式,一些好的流行音樂作品會隨著時代更迭被保留下來。因而在進行中職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挖掘流行音樂的時代內容,將其具備的時代內容和中職音樂教育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2革新中職音樂教學方式,引入新元素
當前中職院校的學生是00后,他們的思想先進,音樂理念與時俱進,表現為在音樂學習上追捧流行音樂。因此,在開展中職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注重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中職學生普遍喜愛的流行歌曲形式以及流行音樂對學生心態的影響,結合流行音樂對學生的熏陶和影響來革新以往的中職音樂教學方式。比如針對當前學生喜聞樂見的“小蘋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小蘋果”的多個版本,在學生聆聽歌曲之余教師對學生的視聽感受進行分析和提問,并針對這些流行歌曲的曲風、調性等理論知識開展教學。再比如周杰倫和方文山合作的流行歌曲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歌詞體現了古典詩詞的韻味,比如《蘭亭序》、《東風破》、《紅塵客棧》等。為了能夠幫助學生透過流行音樂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教師要在中職音樂課堂上帶領學生不斷挖掘流行音樂的內涵,增強學生對流行音樂美感的認知。
當前,流行音樂在表現上結合了多種時尚元素,比如時尚電聲樂器演奏、便利科技機械播放音樂等,流行音樂充斥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中職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認識停留在表面,沒有對流行音樂所蘊含的知識和精髓進行思考。為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向學生進一步講解和滲透流行音樂創作背景、歌詞內涵、風格節奏、樂理知識等,適當的向學生講解一些流行音樂的唱法技巧,幫助學生更好的領略音樂魅力。
3實現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民族音樂的有效融合
流行音樂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引入不僅僅是引入新鮮的節奏和曲調,而是更加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音樂理論知識的引入。中國傳統在流行音樂中的體現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流行音樂中所展現的地域文化。當前,我國很多流行音樂中都體現了強烈的地域文化特點,比如《青藏高原》,這首歌曲中的節奏比較自由,其中的音樂也非常的寬廣,其中也包含著藏族的旋律性特點的歌曲,彰顯出鮮明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特點。第二,流行音樂中所展現的器樂文化。電子音樂和爵士音樂等類型時常出現在流行音樂演奏中,比如周杰倫的《東風破》、《菊花臺》、《千里之外》等流行音樂中就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器樂文化,以吹拉彈撥等形式在歌曲中融合了各類樂器。由此可見,民族文化在流行音樂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流行音樂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引入也需要充分的利用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價值性。
4結合社會流行音樂熱點問題開展中職音樂教學
流行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注重汲取社會熱點內容,比如岳云鵬創作的《五環之歌》是根據《牡丹之歌》改編的流行音樂,這首歌充分展現了北京交通擁堵情況,透過歌詞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在帶領學生熟悉這首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音樂理論知識來分析這首歌的含義,并結合當前交通問題即興創作歌曲,提升學生的音樂創作和鑒賞能力。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中職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結合中職學生音樂學習特點,借助流行音樂喜聞樂見、趣味的特點來優化中職音樂教學,積極轉變音樂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將流行音樂和中職音樂教學充分結合在一起,旨在能夠在豐富中國音樂形式的基礎上更好的發展我國中職音樂教育事業。
參考文獻
[1] 肖平.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的融合思路[J].新校園(閱讀),2016(10).
[2] 郭穎.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的融合思路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