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芳
【摘 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也要積極調整,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奠定學生能夠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本文先是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然后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了提高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措施。
【關鍵詞】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15-01
對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可能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其內容比較乏味、枯燥、抽象,在政治課堂上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如此一來,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就得不到正確的教育培養。通過下文的方法可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先講一講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依據新課改的要求,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需要面向全體的學生,做到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全面素質,進行研究性學習。為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高中政治老師需要做出合理的課程實施。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直接和人才的培養掛鉤,為此必須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在特定時間內,借助于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花費最少時間、精力來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讓學生與老師都能獲得發展進步,這就是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類的教學方面,另一個是學生借助于自己探求知識獲取知識的學習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培養的重要陣地,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老師以及學生都避免出現空殼化現象,提高老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新課改落實不到位。
到目前為止,雖然國家大力強調新課改的推行,但現實情況是課堂教學依然沿用原來的教學模式,新課改的推行淪為一紙空談。教師仍然在教學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即使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手段也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重數量而不重質量,師生的關注點在考試分數上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國目前處在應試教育的環境當中,高考是千萬學生及家長的希望。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學生只需要將一些考試重點死記硬背下來就可以,不用去思考其成因和內涵。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應有的重視。
2.教學方式陳舊。
新課改的推行對高中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深化,也改進了高中課程的教學設備,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成為教學的核心內容。但是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上,傳統的教學方式依舊大行其道,很多政治教師墨守成規,創造力的發展得到很大限制。
三、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革新教學理念。
正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滿足新課改實施要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明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只有打破這個枷鎖對思維的限制,才能創造出新的內容,使新課改落到實處。先進的教學理念是進行先進教學實踐的理論基石。應試教育是傳統教育的主要內容,偏重于對知識體系的系統構建,過度強調知識的專業性,形成了只關注智力教育的片面發展。分數成為學生優異與否的唯一評價標準,使得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等人文素質的發展遭到嚴重的打擊,而“高分低能”則是應試教育的典型產物。對于新世紀的時代發展來講,這種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了。
2.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那種傳統的教師在課堂占據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應該被拋棄,需要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應該轉換自身的角色定位,從原來的主導者轉變為現在的引導者、輔助者。教育不能搞替代,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中心,教學變成一種單向灌輸,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如同提線木偶一般,沒有自己的思維。長此以往,課堂教學就變得呆板、僵化。同時,傳統教學以考試內容為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圍繞考核來制定,學生只需要死記硬背就行,不必進行思考,因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果沒有教師教授,學生就無法學習,所以培養出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人才”。由此看來,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只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進行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政治知識不是空洞的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生動、豐富的實際表現。但是由于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只注重與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只要把理論知識死記硬背下來就好,沒有從實際的角度出發來幫助學生理解其更深刻的含義。這種抽象的語言、文字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厭惡感。高中時期正是學生逐步走向成年的關鍵時期,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經逐漸形成,因此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教育僅僅依靠純粹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開展探究性學習,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政治理論知識,通過理論來聯系實際,進而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探究性學習是綜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為一體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實際社會生活中選取主題,然后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氛圍,讓學生借助調查、實驗、操作等手段自主探索研究主題,在探索過程中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發展。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將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政治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并且將學生合理分為學習小組,讓學生針對問題自主去收集資料、實際生活案例等,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小組成員可以先進行組內交流,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公開討論,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導,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討論結果。此外,教師還要盡可能多地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實現理論、技能、情感等全面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政治是一門現實性與時代性都非常強的學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項值得不斷研究的任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應該革新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開展探究性學習,增加實踐教學,加強自身知識儲備,以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閨光.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J].江西教育,2016(33):11-12.
[2]孫世娥.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探討[J].品牌,2014(09):140.
[3]李從亞.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改革問題研究與對策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