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林 侯仲凱
內容摘要:本文構建電商企業、政府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動態復制方程,探討電子商務中的逆向物流參與主體行為策略的均衡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 ? 逆向物流 ? 行為策略 ? 演化博弈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一)理論框架
逆向物流發展中的博弈主體為有限理性且博弈主體的最終目的都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即博弈參與者根據自身掌握或擁有的資源能夠選擇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策行為。電商逆向物流發展中的博弈主體包括了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等不同利益群體,參與的博弈主體均存在雙重博弈策略,具體如下:政府的激勵策略或不激勵策略;電商企業的發展逆向物流策略(創新)或傳統物流策略(不創新);消費者的選擇支持策略(綠色消費)或保持沉默策略(普通消費)。政府、電商企業與消費者的利益博弈分析如下:
從政府利益角度看,鑒于政府收益主要體現在如何提升社會福利水平等方面,在對電商企業發展逆向物流的激勵手段上可以通過稅收調整及行業補貼等鼓勵創新發展。逆向物流發展是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電商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改善環境的關鍵手段,能夠為社會發展帶來正的外部效應。但由于逆向物流創新活動具有風險系數高、成本投入大、收益效果遲緩等特征,政府如果采取強制推行逆向物流創新會挫傷電商企業生產積極性,甚至會導致企業倒閉,進而對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產生影響。相反,如果政府不激勵企業進行逆向物流創新發展,則會帶來環境質量惡化、居民生活幸福感降低等問題,影響政府形象和社會公信力,造成對社會發展負的外部效應。
對于電商企業而言,企業在前期采取逆向物流創新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技術創新的高投入和不確定性回報為電商企業創新發展逆向物流帶來一定的制約。此外,逆向物流創新發展和傳統生產的企業均可獲得社會大眾在網絡購物中的消費支持。
對于消費者而言,網絡購物的常規性消費觀念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和消費者體驗感出發,因此面對電商企業提供的逆向物流服務存在一定的利益分歧。一方面,對環保意識較強的消費者能夠更好的支持電商企業來發展逆向物流,另一方面,電商企業發展逆向物流中的成本勢必會通過產品價格轉移給消費者,因此必然存在部分消費者對發展逆向物流的沉默態度。最后,本研究假設政府對消費者在具有逆向物流電商企業中的購物不提供直接或間接補貼。
(二)相關參數解釋
結合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在電商經濟發展逆向物流中充當的角色,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作為利益相關者,對發展逆向物流的影響和作用主要表現為:政府激勵和引導企業逆向物流創新行為作用;企業根據市場導向及內部因素選擇逆向物流創新發展的策略;而消費者在政府引導下,開展綠色網絡消費,對電商企業進行逆向物流發展起到助推和催化的作用。三方在利益的驅動下采取的策略和制度有所不同,且關聯密切、相互制約,從而設定三方演化博弈參數,如表1所示。
(三)模型的建立
根據前文假設,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均有兩種行為選擇,分別以x、y、z表示發展逆向物流中的政府激勵、消費者支出和企業創新概率,且x、y、z∈[0,1]。初始階段,假設政府選擇激勵的概率為x,不監管的概率為1-x;消費者選擇支持的概率為y,不支持的概率為1-y;企業選擇創新的概率為z,不創新的概率為1-z。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在博弈過程中通過試錯來調整自身策略以達到利益均衡目標,構建演化博弈收益矩陣如表2所示。
(四)模型的求解與分析
根據演化理論中的“復制動態”和“演化穩定策略”,本文分別構造企業、消費者和政府行為策略的復制動態方程。假設動態方程中的電商企業發展逆向物流存在潛在的期望收益V11和傳統物流中的收益V12,平均期望收益為V1,則有:V11=y(K2-K1)+zC1+(1-m)(S1+S2)-W-K2+n;V12=S1-zC2;V1=xV11+(1-x)V12,將V11、V12代入到復制動態方程:
當F(x)=0時的三個穩定狀態點為:
同理消費者和政府的穩定狀態點如下:
,
在政府、企業與消費者的三方博弈模型穩定狀態下,不同利益方通過不斷試錯找到有效的納什均衡,均衡點為:(0,0,0)、(0,1,0)、(0,0,1)、(1,1,1)、(1,0,0)、(1,0,1)、(0,1,1)、(1,1,0)、(x*,y*,F`(Z)<0),構成的演化博弈解域的邊界為{(x,y,z),0 參與主體的三方穩定策略分析 在電商企業逆向物流創新發展的三方博弈環境下,政府的決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其制定的相關行業規制手段對企業和消費者產生直接決策影響。根據演化博弈的相關性質,當同時滿足F`(x)<0,F`(y)<0,F`(z)<0時,即為三方的穩定策略。 (一)電商企業的穩定策略 當時,F(x)=0,表示電商企業的逆向物流策略處于穩定狀態,不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 當z>時,F`(0)>0,即x=1是演化穩定策略。 當z<時,F`(0)<0,即x=0是演化穩定策略。 (二)消費者的穩定策略 當x=時,F(y)=0,表示在所有水平上都是穩定狀態,即消費者的策略選擇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當x>時,F`(1)<0,F`(0)>0,即y=1是演化穩定策略。 當x<時,F`(1)>0,F`(0)<0,即y=0是演化穩定策略。 (三)政府的穩定策略 當x=時,F(z)=0,表示在所有水平上都是穩定狀態,即政府的策略選擇不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當x>時,F`(1)<0,F`(0)>0,即z=0是演化穩定策略。 當x<時,F`(1)>0,F`(0)<0,即z=1是演化穩定策略。 通過對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動態演化路徑分析可以看出,發展逆向物流中的電商企業策略在博弈過程中與政府激勵策略的比例z和消費者綠色消費的比例y存在必然的聯系;政府的穩定策略是根據電商企業逆向物流策略比例x的變化而變化。由于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決策在博弈中是一個動態演化過程,因此初始條件的假設不能形成博弈系統的穩態。 政府激勵下的電商企業與消費者演化博弈穩定性分析 (一)混合策略均衡點 政府激勵下電商企業、消費者的演化博弈穩定性分析在滿足x>且z=1的條件下進行分析,其他均與前文假設條件一致。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不再對政府激勵下電商企業和消費者的收益情況作表述。 根據前文對復制動態方程計算出的電商企業與消費者的穩定點:x1=0,x2=1,;y1=0,y2=1,,計算可以得出博弈矩陣的5個局部均衡點:F1(0,0),F2(0,1),F3(1,0),F4(1,1),F5(x*,y*),其中F1-F4為純策略均衡點,F5為混合策略均衡點。 (二)演化博弈均衡點及其穩定性 博弈系統的穩定均衡點通過雅克比矩陣(J)的局部穩定性判定(Friedman),根據本文的實證需求計算出矩陣的行列式(detJ)和矩陣的跡(trJ)來判斷其detJ和trJ的符號方向。兩者符號相同則為不穩定駐點,兩者符號不同則為穩定駐點,如果符號無法準確確定則被判斷為鞍點。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在(1-m)(S1+S2)-C1-C2+n>S1條件下,電商企業開展逆向物流所獲取的純利潤大于進行傳統物流生產時獲取的純利潤,因此企業有動機進行發展電商經濟的逆向物流;當C1+C2>W時,表明政府對從事發展逆向物流的各項成本投入大于企業前期的各項成本投入時,政府會更傾向于激勵電商企業從事逆向物流發展;當F+q>p時,表明電商經濟逆向物流為消費者帶來的外部效應和間接收益大于發展逆向物流向電商產品轉嫁的成本,此時消費者更傾向于支持電商企業發展逆向物流。結合上述假定和推斷,局部均衡點的行列式值和跡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根據表3可知,F1(0,0) 即(不發展,不支持)和F4(1,1)即(發展,支持)為該博弈系統的穩態均衡點,其中F4(1,1)為演化博弈系統的最優均衡點。 (三)影響逆向物流發展的因素 電商企業和消費者在逆向物流合作發展的演化路徑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F5(x*,y*)是不穩定源出發點,F2(0,1)和F3(1,0)是鞍點,F1(0,0)和F4(1,1)是進化穩定狀態,分別對應電商企業與消費者采取(不發展,不支持)與(發展,支持)策略。SF2F5F3F4面積內的點最終將演化收斂于最優穩態均衡點,F4(1,1)是消費者對開展逆向物電商企業的支持區域,構成合作區域;而SF1F2F5F3面積內的點最終將演化收斂到穩態均衡點F3(1,0)。F1(0,0)策略構成逆向物流中的企業與消費者排斥區域。需要指出的是,演化博弈系統中的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均衡策略點仍存在一定的帕累托改進空間。 由于演化博弈的均衡不是一蹴而就達成的,利益相關方根據上階段的收益決定下階段的策略和比例,初始均衡的SF2F5F3F4區域系統狀態的轉換需要政府、電商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 基于,SF2F5F3F4面積的大小取決于鞍點F5(x*,y*)的位置,SF2F5F3F4的面積越大,系統收斂于F4(1,1)的可能性越大。演化博弈的長期穩定策略受博弈開始前以及博弈過程中的某些因素及其變化的制約和影響,本文將制約和影響因素統一設定為固定參數σ,通過比較靜態分析法檢驗各參數對于SF2F5F3F4面積大小的影響,具體函數表達式如下: 政府層面(C1,C2)中,政府補貼中由于,政府對于電商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的補貼力度越大,越能促進消費者綠色網絡消費與電商企業合作局面的形成。同理可得,政府對于電商企業選擇傳統物流方式所征收的稅費額度越大、電商企業采取逆向物流發展所獲取的額外收益越高、企業在由傳統物流向逆向物流發展轉型時所投入的成本越小、企業在與消費者綠色網絡消費交涉所耗費的成本越低、消費者對電商企業轉型逆向物流所承擔的成本越低、消費者對逆向物流發展的獲取間接收益越高等條件滿足時,越能促進消費者綠色網絡消費與電商企業逆向物流發展合作局面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玉玲.B2C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業務風險控制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7(12) 2.杜茂康,陶波,朱圓.基于三方博弈的廢舊家電回收逆向物流激勵推進機制研究[J].軟科學,2014,28(12) 3.梁雯,陳廣強,王欣.電子商務發展中的逆向物流問題——電商企業與政府、消費者的不同利益關系博弈分析[J].產經評論,2017,8(1) 4.張群,衛李蓉.逆向物流網絡設計研究進展[J].中國管理科學,2016,24(9) 5.余瀅.循環經濟條件下我國逆向物流體系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