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湘玉
內容摘要:本文在對已有組織間關系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探究影響組織間關系中參與企業從合作中獲得利潤的因素及其影響規律。文章采用實證研究和數據模擬研究兩種方法,利用SPSS15.0和Amos7.0對文章提出的理論假設模型進行檢驗和修正;利用Matlab7.0和1stopt軟件對二維數據和三維數據進行圖形擬合;最后根據擬合后圖形變化情況分析變化規律,得出管理上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組織間關系 ? 公共租金 ? 私有租金
引言
近年來,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市場波動加劇,產品多樣化程度提高,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得到高速發展,這些挑戰與機遇都為企業建立組織間關系提供了催生與成長的土壤。企業通過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組織間合作關系,如供應鏈聯盟、采購商聯盟、區域聯盟等,能夠更快獲取資源,更充分利用資源,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好成長。
而在學術界,大量實證研究也證明,組織間通過合作確實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產生超過單個企業利潤之和的超額利潤。然而,企業建立各種關系最終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僅是整體利益最大化。同時,整體獲得的超額利潤并不代表每個參與企業都可以從中獲取更多利益。另外,組織間關系的長久持續,除了要各個參與者之間信息共享、相互信任、獲取超額利潤外,還必須建立一個被參與者普遍認可的、相對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
企業租金理論
企業租金(Rent of Enterprise)是指企業所創造的總收益在支付了所有成員的參與約束條件后的剩余,也就是企業總收益減去各要素的機會成本收益(即其市場中的個體收益)的總和。簡言之,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經濟租金就是企業的超額利潤。
隨著專業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僅憑借企業內部資源及管理能力,單個企業難以獲得超額利潤。企業合作網絡能夠突破企業內生資源與能力的限制(Barney,1991),為企業創造新的租金形式,如關系租金。
從已有研究可以得出,關系租金是指通過長期合作關系建立的企業間特定聯結關系所產生的一種超額利潤。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數理模型研究三種。另外,已有文獻對關系租金的存在以及來源等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究。然而,關系租金從產生到維持再到其分配的整個過程卻缺乏一個完整框架。其中,尤其對關系租金分配機制的研究尚不成熟,因此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個重點。
(一)企業租金來源
根據資源基礎觀,企業獲取租金的來源是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或能力,因此文章對關系租金的分類主要也是基于合作關系中不同類別的資源。
一般來說,在A與B企業的聯盟關系中,A企業所獲得的關系租金的來源主要包括企業分配的公共租金和私有租金,其中私有租金包括企業內部租金和凈溢入租金。
(二)公共租金分配
公共租金分配的事前影響因素。資源貢獻度,根據資源基礎理論觀點,聯盟中企業如果貢獻的資源越關鍵(即Barney確定的VRIO資源,即有價值的、稀缺的、難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資源),其議價能力將更強,從而在事前分配中獲取更多租金。另外,Coff(1999)對企業與知識工作者的議價能力進行研究發現,雙方對各方擁有資源的關鍵程度以及資源對利潤的貢獻程度具有共識。根據以上分析,得出假設1。
H1:合作關系中企業貢獻的資源越關鍵,將從合作關系創造的公共租金分配到更大份額。
信息不對稱。根據Burt(1992)提出的結構洞觀點,企業獲取的利潤與其所獲得的信息有關。處于富有結構洞的網絡中心地位的企業能夠獲取更多信息,從而謀取豐厚回報?;谝陨戏治?,本文得出假設2。
H2:在信息不對稱關系中,處于信息優勢地位的企業,將分配到更多公共租金。
公共租金分配的事后影響因素。合作企業間在事前通常會針對利益分配達成相關協議,但是隨著合作關系的深入,這種利益分配協議往往不完全或者存在一定不足,進而修改原有協議。影響事后利益分配改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專門資產投資。在合作關系開始后,為了實現合作目的,各企業將進行各種投資,如人力資源、設備、企業流程等。交易成本理論認為:專門資產投資較少的一方將可能產生機會主義行為。合作中,投資相對較少的一方將具有更強的討價還價能力,因此,在利潤分配時將獲取更大份額。因此,文章得出假設3。
H3:專門資產投資不對稱程度越大,即企業投入更多專門資本,企業分配到的公共租金更少。
吸收能力。通常,企業加入聯盟或各種伙伴關系是為了學習新的知識,或者獲取能給企業帶來超額利潤的資源,即吸收能力。Lane等人實證表明,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成正比。因而,企業為了學習新知識或獲取資源而構成聯盟,企業吸收能力越強,將獲得越大份額的聯盟利潤。文章得出假設4。
H4:企業的相對吸收能力越強,在事后分配到的公共租金將越多。
私有租金的構成及實現。企業的私有資源價值會因為網絡合作關系而發生改變,典型效應包括:“背書效應”、溢出效應、傳導效應、互補效應。由于這四個效應的存在,使得企業參與合作關系中將產生一部分私有利益,該部分利益由該企業獨自占有。企業參與合作關系所獲得的私有租金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內部租金、溢入租金與溢出租金。
內部租金。企業內部租金實現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組織間資源的水平相關度。相關資源可以是客戶(如相同區域的客戶)、渠道、原材料或供應商、流程(如相似產品開發、生產或服務流程)、技術知識基礎(如相同的知識產品、市場知識等)。第二,企業自身資源相關度。企業通過參與合作關系,可以了解到相關信息,如市場趨勢、技術信息等。這樣,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未來發展方向,從而正確判斷和決定企業未來需要投資或開發的VRIO資源,從而有可能在將來獲得更多內部租金。因此,文章得出假設5和假設6。
H5:企業自有資源與合作關系中資源的關聯度越大,將產生更多內部租金,產生更多私有租金。
H6:企業信息不對稱程度越高,即企業擁有更豐富的信息,將產生更多內部租金,產生更多私有租金。
溢入租金凈值。Hamel(1991)曾探討合作關系的該現象:企業試圖將合作伙伴資源內部化,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企業溢入租金凈值大小受企業自身因素的影響。聯盟關系為企業提供了解伙伴企業資源的通道,使企業有可能轉移或模仿對方資源,因此,參與者模仿、復制對方異質資源的能力越強,帶來的溢入租金也更多。綜上,文章得出假設7。
H7:企業自身吸收能力越強,溢入企業租金凈值將更大,將產生更多私有租金。
(三)因素之間的相關關系
專門資產投資與吸收能力的關系。企業吸收能力主要用于識別、獲取及利用企業外部存在的有價值的知識。Cohen和Levinthal研究認為,在組織層面上,企業吸收能力與其研發投入具有密切關系。企業在合作中進行專門資產投資,有利于企業進行進一步學習,實現“干中學”,極大提高企業吸收能力。
資源關聯程度與吸收能力的關系。Lane和Lubatkin從組織間層面角度研究,認為企業吸收能力是相對的,取決于企業與知識溢出組織間相似程度,如新知識的類型、組織結構的相似程度、對對方組織問題的熟悉程度等。吳伯翔等人(2007)通過實證考察了在與跨國公司合作過程中,影響本土企業吸收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本土企業的知識基礎、與外部各種機構聯系緊密程度等因素。從以上眾多學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企業間資源關聯程度對企業的吸收能力具有較大影響。綜上所述,文章得出以下假設:
H8:企業進行的專門資產投資越大,吸收能力越強。
H9:企業與伙伴企業間的資源關聯程度越大,企業吸收能力越強。
公共租金與私有租金的分配關系。根據上文分析可知,企業通過聯盟獲取的關系租金主要包括公共租金與私有租金兩部分。公共租金在聯盟企業間進行分配,私有租金由企業獨自占有。在實際經營中,企業通常希望選擇能給自己帶來聲譽、技術或知識提升的伙伴結盟,即使通過合作獲得的直接利潤不高。這一觀點表明,企業愿意在聯盟中通過放棄一定的公共租金份額以換取私有租金。因而,文章得出以下假設:
H10:企業私有租金越高,分配到的公共租金越少。
因此,基于關系觀相關理論,綜合得出影響關系租金分配的假設和模型,如圖1所示。
實證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根據前文設計的理論模型,驗證企業在合作中租金的分配問題。因此,此問卷調查對象主要為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以確保被調查者能根據自身真實經驗來填寫。問卷通過現場發放和網絡在線調查方式,共回收問卷170份。其中在線回收 48份,現場發放127 份,回收122 份,回收率為 96%。其中,剔除一些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為150份,問卷回收的總體有效率為88.2%。
文章首先對回收問卷基本情況進行統計描述;然后對每個變量進行信度與效度分析,采用的分析工具是SPSS15.0,采用ALPHA值對問卷信度進行評價,KMO值對問卷效度進行分析。本文各個變量的Cronbach Alpha值均在0.6以上,同時,絕大多數值都在0.7以上。該結果表明,研究回收的樣本信度較高。另所有變量的KMO值都大于0.6,大部分變量的KMO值大于0.7,所有測量題目對該變量的載荷系數都大于0.5。量表具有較高效度,可以進行下一步統計分析。本研究采用結構方差模型(AMOS7.0)來檢驗文章提出的理論模型,見表1。
經過實證研究,根據搜集的數據對模型進行驗證、修正,得出本文結論模型,見圖2。
結論的規律性探討
文章根據實證部分得出的檢驗模型,對路徑顯著的變量間關系進行進一步探討,以得出變量間關系規律。利用變量標準化值,使用MATLAB7.0軟件和1stopt軟件模擬出關系間函數圖像,以探究變量間規律性,得出管理意義。
(一)事前信息不對稱→公共租金
在事前影響因素模型中,信息不對稱對分配的公共租金的影響系數為0.27,C.R.值為2.69,該路徑關系顯著。文章使用MATLAB7.0軟件中的Curve fitting工具箱對二者關系進行模擬,模擬后圖形如圖3所示。圖形擬合的指數SSE為0.06,R-square為0.94,RMSEA為0.02。
(二)專門資產投資→私有租金
文章實證結果顯示,專門資產投資對企業獲得的私有租金存在顯著關系,關系系數為0.75。文章通過Matlab軟件對兩個潛變量數據進行擬合,擬合結果見圖4,擬合程度數據:SSE為0.05,R-square為0.97,RMSEA為0.02,圖形擬合效果較好。
(三)公共租金的影響因素
前文實證結果表明,在合作關系建立后,企業獲得的公共租金大小受專門資產投資和企業的吸收能力影響。為了探究專門資產投資和吸收能力對企業公共租金的影響規律,文章使用專業的擬合軟件1stopt。1stopt軟件對平滑后數據擬合的結果如圖5所示,擬合程度數據:SSE為0.003,R-square為0.99,RMSEA為0.00。
研究結論
文章通過對組織間關系理論的研究,提出研究的理論模型;然后采用實證方法對提出的理論模型進行驗證、修正,得出文章的結果模型;最后,文章利用搜集到的數據進一步探討了關系租金的影響因素對其影響規律。該研究結論對企業租金分配以及組織間關系都產生一定意義。
(一)證實了企業合作過程中私有租金的存在
關系觀理論以合作中的單個參與企業為角度,將企業合作中產生的租金分為公共租金和私有租金兩部分。在企業獲得的合作關系租金中,公共租金為合作企業共同產生的利潤,在合作企業中進行分配;私有租金為企業自身產生的利潤,由企業自身獨自占有。雖然采取不同分配方式,但是這兩類租金共同組成企業合作產生的利潤。文章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合作關系中這兩類租金的存在,佐證了關系觀理論對關系租金的分類。該結論明確了企業參與組織間合作的又一利潤來源。在合作過程中,對于議價能力不強的企業,不應該僅重視其分配到的利潤多少,而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合作關系提升自身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企業發展來說更為重要。
(二)關系租金影響因素的規律性探究
文章在實證研究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關系租金影響因素的變化規律進行探討。文章模擬結果發現:事前信息不對稱的增加能使企業獲得的公共租金增多,趨勢為先快速增加,然后緩慢增加后出現第二次快速增加趨勢。因此,企業在合作前需要使自身處于信息相對富有地位,以提高討價還價能力,獲取更多公共租金。專門資產投資的增加將使企業產生的私有租金增加,趨勢為先快速增加,后緩慢增加。因此,企業在合作中需要掌握專門資產投資的力度。公共租金受專門資產投資和吸收能力的影響。合作中處于不同地位的企業,提升其獲得的公共租金的方法不同。如果企業在合作中獲得的公共租金較少,那么企業應該增加專門資產投資;如果企業在合作中能獲得較多關系租金,那么企業應該重視自身吸收能力的提高。
(三)強調信息的重要作用
在組織間關系中,信息一直占據著重要作用,本文再次證實了其重要性。本研究結論表明,在合作關系建立前,信息不對稱不僅直接影響企業分配到的公共租金,同時還作為中介變量影響資源關鍵程度對公共租金的作用。信息的這種雙重地位要求企業不僅要在合作前掌握大量信息,同時還必須給合作企業大量信息,讓合作企業了解其具有的資源的關鍵性,奠定其在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另外,在合作關系建立后,信息同樣發揮重要作用。雖然信息不會直接對公共租金和私有租金部分產生影響,但是通過專門資產投資同時影響這兩部分租金。合作中,企業獲得重要信息后,如業務發展機會,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培養相關資源和能力。這樣不僅能提高企業在組織間利潤分配時的議價能力,同時還能提升企業自身產生利潤的能力。
(四)專門資產投資的重要作用
在已有研究中,對于專門資產投資在組織間關系中的作用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專門資產投資會使企業被鎖定,從而降低其討價還價能力,減少在利潤分配中的份額;還有的學者認為,組織間只有進行專門的資產投資,獲得組織間關鍵性資源和能力,才能產生更多利潤,從而分配到更多利潤。這兩種觀點分別從合作中的單個企業與合作關系整體兩個角度進行討論。文章結論則表明,專門資產投資不僅增加企業分配到的利潤,而且也能提升企業自身產生私有租金的能力。因此,本文結論對專門資產與企業合作產生利潤的關系持肯定觀點。
參考文獻:
1.劉存福,候光名,李存金.中小民營企業集群的社會網絡分析及發展趨勢探討[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7
2.喬治·J. 斯蒂格勒.產業組織與政府管制[M].上海三聯書店,1989
3.王津港,趙曉飛.基于關系租金視角的營銷渠道模式選擇譜系及案例研究[J].市場營銷,2010,22(1)
4.劉巖,陳朝暉.關系租金,網絡組織下專利經濟價值的新視角[J].企業管理,2015(1)
5.曾曉麗,鐘書華.企業技術聯盟中的信息不對稱[J].科技與管理,2004,3
6.吳伯翔,閻海峰,關濤.本土企業吸收能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4)
7.湯超穎.企業隱形技術知識吸收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