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 “從生活走向化學”是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它充分體現了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一些看起來很平常的生活現象,其實包含了許多的化學知識。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在生活中經常使用或身邊隨處可見的物質和現象,進行設計實驗,呈現化學現象,探究它們的化學規律或原理,會使學生感到親近、真實、可靠,會切身體會到生活與化學之間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 趣味性 實驗效果 抽象 疑難 分析現象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本手段,因為初中階段的主要化學定律、原理都是從一些簡單易懂的實驗和實踐中歸納出來的。同時化學實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抽象的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1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認識的窗口,是思維的前提,對于事物,如果沒有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化學實驗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重點,要自始至終,從明顯的到細微的都必須認真地、細致地觀察,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
在課堂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反應中產生的多種現象,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要作全面觀察,及時糾正學生的片面性,例如:講“分子”這一節內容時,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但它看不見,也摸不著,學生是很難想像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它確實存在呢?我給學生做了“濃氨水擴散的實驗”。取一試管,內放一條滴有幾處無色酚酞的白色濾紙,再在試管口放一團含有濃氨水的棉花。讓學生觀察白色濾紙條上的顏色變化,在白色濾紙條與濃氨水完全不接觸的情況下,卻發現白色濾紙條的顏色幾處出現由白色變成紅色,有的學生還觀察到紅色出現的時間不同,由試管口處依次變紅,現象明顯,富有趣味性,學生雖然沒有在這個實驗中看見分子,卻使他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分子地存在。從而得出結論:分子是處于不停地運動中。
指導學生捕捉瞬間突變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實驗過程中,不但要“看”還要讓學生“摸”(如反應中的放熱、吸熱現象)“聞”(氣體的氣味、如氨氣)從而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2通過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化學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在形成化學概念、得出化學規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化學情景,把深刻而抽象的知識直觀化、簡單化,使之更適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更便于學習和接受。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動作記憶效率比語言文字記憶效率要高好幾倍。
例如,在講“物質的變化”這一概念時,先在課堂上做了一個“噴霧寫字”的實驗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后又增添 “粉筆折斷” 、“鎂條燃燒” 的實驗。然后再穿插課本上的幾個變化,使學生覺得新奇,隨著向學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實例的設問,讓學生加深理解“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變化?!盎瘜W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從而得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使學生對所學的這兩個概念加深了理解。
事實證明,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而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教師要設計一系列問題,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學中循循善誘,適時點撥,逐步培養具體、全面、深入地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性,使學生的思維從表象到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例如在做鐵釘生銹演示實驗時,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在家里做。等到了上鐵的性質這節課時,將實驗室預先做好的鐵釘生銹實驗的三支試管展示給學生看,并請他們與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實驗結果對照,學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鐵銹”這一事實。進而再請學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哪一部分銹斑最明顯,為什么?”啟迪學生對教材中討論題“你認為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進行探究,從而對鐵生銹的原因和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較深入的了解。
這種圍繞課堂演示實驗層層設疑,不斷深入的教學,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4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探究自己還未認識的世界,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在講臺上演示實驗,而學生僅是觀眾,課改后的教學是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參與探究。如:學生做“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的實驗時我提前一天讓學生做準備,自帶實驗材料,同座位兩人為一組,在課堂上對此實驗進行探究。通過科學探究活動來學化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把化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獲得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進行課堂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正確地使用演示實驗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還能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教師只有明確了演示實驗重要性,掌握了正確方法,才能使學生的觀察和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用觀察來促進思維活動展開,又用思維來指導觀察活動進行,逐步掌握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實驗能力,,才能使我們的化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而進一步說明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化學學科的質量提高離不開化學實驗。而課堂演示實驗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