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謙 魯上嵩 張融 雷小峰
摘 要 城市殘疾人是當今社會中需要社會關心和幫助的特殊群體,重視城市青年殘疾人的教育與就業是和諧社會的體現。本文闡述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的關系,分析城市青年殘疾人的教育與就業現狀,提出完善殘疾人受教育的保障措施、加大正能量宣傳力度、夯實社區助殘力度和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創新等措施。
關鍵詞 殘疾人 教育 就業
中圖分類號:F249.2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本文作者采取實地調查,問卷等形式調查研究某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就業等狀況,發現青年殘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政策扶持力度與投入不足,殘疾人就業的隱性歧視現象仍大量存在。
教育與就業是殘疾人的基本生存權利,要改善提高城市青年殘疾人的就業質量,教育是幫助他們獲得一技之長、獲得就業和創業機會、獲得謀生本領的重要途徑。只有重視城市青年殘疾人的教育,使他們學習到知識技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改善其自身的社會地位、生活狀況,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才能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本文分析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狀況,尋求提高其教育與就業能力的途徑,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1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現狀
據調查,某城市的殘疾人占比約為3%,這就意味著,在100名本地居民中,就有3人是殘疾人士。這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確實是個大數據了,現如今該城市針對殘疾人的教育,也是下足了功夫,不僅僅建立了特殊學校,給殘疾人士一個學習的平臺,教導他們基本的知識、專業的技術等,而且還在每個區建立了自己的福利機構,每個區的殘疾人士都可以免費在各自區的福利機構中學習與托管。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這類福利機構和特殊學校會每天給他們安排不同的課程,社會上的一些自愿者帶他們一起去做活動。福利機構和特殊學校會將不同類型的殘疾人進行分類。教導智商殘疾類的殘疾人如何打掃衛生,如何進行簡單的菜品制作。教導視覺殘疾類的殘疾人去做盲人按摩的培訓,因為他們只是眼睛看不見,智商和常人無異。對聽力及言語殘疾類的殘疾人進行手語、盲文教學,并給予他們正常高考的機會,在高考中,政府也針對這類殘疾人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如提供現行考試的盲文紙質試卷、設立單獨標準化考場,配設單獨的外語聽力播放設備、考場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如引導輔助人員等)予以協助、允許視力殘疾考生攜帶答題所需的盲文筆、盲文手寫板、盲文作圖工具、橡膠墊、無存儲功能的盲文打字機、臺燈、光學放大鏡、盲杖等輔助器具或設備等。特殊學校和機構重點培養肢體殘疾類殘疾人藝術教育,除了對他們進行普通教育外,還會培養他們去學習唱歌、繪畫或是書法。
雖然如今在大力地扶持殘疾人,但是仍然有部分殘疾人無法得到應有的教育?,F階段,各個特殊學校和福利機構都只能對部分殘疾人進行教育,大部分殘疾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較低,大多為小學或初中。一些重度殘疾人仍然無法接受正常教育,他們只能留在家里。一是因為現有的特殊學校和福利機構太少,不能滿足殘疾人的教育需要;二是特殊教育學校師資匱乏,教學資源有限。
2城市青年殘疾人就業現狀
目前,該城市增加了殘疾人免費培訓、殘疾人免費就業服務、殘疾人就業崗位預留。但其青年殘疾人的總體就業情況并不容樂觀。該城市的一個區青年殘疾人就業人數為1041人,未就業的人口有3162人。抽取的50家用人單位,85%殘疾人的工作為保安、營業員、保潔等工種。殘疾人從事技術、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少。除了就業層次偏低,殘疾人就業不穩定。本次被調查的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為1.29%,沒有達到法定標準。有關數據顯示,超過70%的殘疾人在就業過程中有過被歧視經歷,其中32%的人表示經常受到歧視和不公平的待遇。
造成殘疾人就業數量和質量低的原因是相關的政策實行和監管力度不夠,一些機關、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等均未能履行法定義務,足額安排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有些單位不安排適應殘疾職工勞動的生產崗位,殘疾人和健康人同工不同籌。有些福利企業享受國家的稅收政策掛名安排殘疾人,每月或每年只發少量的生活補助費。當然,殘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是影響他們就業的主要原因。
3提高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質量的舉措
3.1制定和完善城市青年殘疾人受教育的保障措施
完善的保障體系是做好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規范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及就業發展。另一方面,鼓勵發展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事業。國家可以通過建設示范性殘疾人職業教育學校,提升學校教育水平。對于企業,國家可以通過稅費的優惠和補貼,來鼓勵企業為城市青年殘疾人提供教育與就業機會。對于社會,可以鼓勵民辦企業支持城市青年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發展。從政府層面,在政策上鼓勵社會機構和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或支持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的發展。
3.2增加對城市青年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
建立多種籌資渠道是城市青年殘疾人職業教育的必然選擇。首先,以政府財政投入作為資金來源的主體。其次,面向企業、組織和機構以及個人籌措。建立愛心對口渠道窗口,確保愛心資金落到職業教育實處。將城市青年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到與地區生產和扶貧相結合,開展多層次的職業技能教育,以中、短期的實用技術培訓為主。
3.3加大正能量宣傳力度
現在,通過媒體的關注,城市青年殘疾人生活、教育及就業狀況正逐漸的為大眾所了解,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城市青年殘疾人的教育與就業。加強正能量宣傳和引導,增強社會關注,有利于城市青年殘疾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消除自卑心理,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大集體。媒體應以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包括傳統紙媒、電視宣傳和現代新媒體宣傳,幫助城市青年殘疾人解決他們在生活、教育、就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特殊學校和培訓機構要加強自我宣傳,獲得社會、政府、企業的廣泛支持,使得城市青年殘疾人的教育與就業水平不斷提高。
3.4夯實社區助殘力度
社區是發展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城市青年殘疾人分布于各社區街道的家庭之中,加大社區的助殘力度是增強社會對殘疾人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社區辦事處可以設立殘疾人事務窗口,深入社區每個家庭走訪,統計每個管轄范圍內的城市青年殘疾人數量,從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等各方面關心和照顧殘疾人?,F在,有部分社區通過為城市青年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等措施幫助殘疾人。在農村,村委會也應該仿效社區的模式,關心當地的殘疾人的教育與就業。
3.5鼓勵城市青年殘疾人自主創業、創新
城市青年殘疾人相比常人肯定有些無法與之相比的缺陷,但是他們可以通過提高教育層次,揚長避短,彌補不足,發揮其智力、創力,實現創業,城市青年殘疾人在這方面更渴望著成功。政府應該在城市青年殘疾人創業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從源頭上給予他們鼓勵、幫助,如給予小額無息無抵押貸款,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在創業中,給予更大力度的稅收減免、補貼,讓他們能夠實現成功創業。企業可以給城市青年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讓他們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從而方便他們創業、創新。
4結語
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與就業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完善城市青年殘疾人受教育的保障措施,必將使得他們就業有更好的保障;增加對城市青年殘疾人教育的經費投入,使得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同步得到提升,這必將有利于城市青年殘疾人就業的發展;加強正能量宣傳和引導,能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大集體;夯實社區助殘力度,能體現社會對他們的關愛;發揮城市青年殘疾人的聰明才智,能實現他們自主創業、創新的夢想。相信只要全民開始幫助殘疾人,用不了多久,這個困擾世界各國的難題,在我國將會得到較好的解決!
基金項目: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湘教通{2016}283號)。
參考文獻
[1] 何云霞.殘疾人職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2] 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DB/OL].http://www.hunan.gov.cn/xxgk/wjk/swszf/200910/t20091015_4825716.html,2009-09-05.
[3] 謝軍.《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規定》修訂后公布施行[DB/OL].http://www.hndpf.org/tabid/3275/InfoID/100725/frtid/3203/settingmoduleid/6671/Default.aspx,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