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菲 樊榮 馬琨


摘? 要:本文從當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形勢和個人職業發展道路出發分析了《市場營銷學》課程融入創新創業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結合一線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了關于“項目驅動型”教學模式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積極效應,以及在課程改革中的具體實施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雙創能力培養;市場營銷學;課程改革模式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得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無論是經濟轉型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還是新環境新機遇都客觀要求高校開始重新審視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和學科發展。
一、《市場營銷學》課程融入雙創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市場營銷學是集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交叉的綜合管理學科,對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一的陳舊的課程設置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于人才的需要,學校也要不斷完善市場營銷學的理論體系和豐富實踐課程體系,增加創新課程和創業課程的設置,真正讓學生成為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新時代的人力資源。
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就業面臨的是互聯網+的新形勢,國家創新戰略背景下不斷出現的新產品、新市場模式,也要求學生在市場調研能力、市場開發能力、產品的銷售開發能力、營銷策劃能力和營銷管理能力等專業能力有所提升,要具有創新的意識和創業的能力,不斷開拓新市場,探索新的營銷模式,能夠應對新科技帶來的技術革新引領的新浪潮,也能策劃出類似“共享經濟”等讓人嘖嘖稱奇的好案子。
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實踐改革對策
(一)制定適合學校專業特色和學生發展得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
學院需要重新審視、修訂培養目標,要培養復合型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融入創新創業理念,不但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具備營銷、管理、策劃的相關能力和溝通、談判的專業技巧,還能滿足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關于企業的需求,要在充分調研比如調查問卷、實地走訪、研討座談等的基礎上進行研判,再相應的調整教學大綱,多增加新營銷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增大實踐課的比重,適當調整學分和實行選修機制,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潛在的創新思想。
(二)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以啟發式、互動式為主
在大多數教師已經意識到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危害后,開始逐步增加多媒體、討論課引入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甚至增加了“項目驅動型”和“任務驅動型”的方式,教學效果有了一定的起色。“項目驅動型”教學模式是指以項目或者任務為驅動,通過設計一定的場景題目,使學生在特定的項目或者任務執行中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與經歷,并在體驗和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的應用教學模式。
一些學者比如歐陽泓杰( 2014) 認為創新創業能力由智力、創新素養和創業潛能三大要素構成。如圖一所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包括智力培養、創新素養培養和創業潛能培養三方面。創新創業能力的基礎是智力培養,智力培養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核心是創新素養,其由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組成。創業潛能培養是創業意識培養和創業精神培養的延伸。
在實施“項目驅動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如圖二所示),先讓學生分組組建自己的團隊,通過實踐項目、競賽要求、個體興趣等確定各自的選題(老師可以把關或者引導學生延展社會焦點和熱點)。經過詳細的分工后通過多渠道查找資料,整理報告。最后由老師引導進行綜合反饋與提升。整個過程蘊含了智力培養,創新素質培養和創新潛能培養,從而達到雙創能力培養的目標和要求。
但這還不足夠,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構思教案,把精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出來。時下流行的慕課,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零散化、碎片化學習,課上又能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頭腦風暴式的思維碰撞,課下答疑、作業提交、修改也一目了然。同時,還要參加精品課程的制作,建立虛擬學習社區部落。
(三)編寫新環境下具有實踐意義的教材和案例庫
教研室的老師可以劃分章節精編教材,搜索最新的案例和前沿的理論加入知識體系中,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諸如微信二維碼的掃描,通過“掃一掃”鏈接視頻和文字拓展案例。每一章結合課程實踐內容可以添加階段性小組任務,并安排創新思維訓練和創業環節訓練部分,在強化學生營銷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同時啟動第二課堂的教學模式,比如開展營銷專業論壇,企業宣講,以市場調研、營銷策劃項目和創新創業方案參加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
(四)大力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增加校企合作
筆者所在的經濟與管理學院與西安美城股份有限公司、易居房地產西安分公司等簽約了就業實習基地,在學生畢業實習、提供對口的實習崗位并最后簽約的學生也開始顯現優勢。學校還投入了資金建立了創客基地用以孵化項目,無償提供給學生業務運營場所,安排專業老師全程協助和指導,以期利用老鋼廠創意產業園的創業優勢為學生打開一片天地。
除此之外,還可以由二級學院牽頭,由專業教研室負責成立專門通聯部門,負責與相關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聯絡,實時掌握營銷類工作崗位的需求情況,從而在教學中及時調整相應的內容。
(五)培養“雙師型”人才,也要提高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
提倡“雙師型”人才的培養,任課教師不斷提高個人的營銷實踐能力和營銷創新創業的指導能力。顯而易見,課時量和科研量任務過重的話,會影響教師自我開拓和探索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政府和學校的支持。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并提供一些研習項目作為考評因素,同時為政府部門出謀劃策。企業可以提供一些職位和項目參與機會,讓教師快速融入。
(六)優化課程設置,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按照模塊化設計課程體系,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基于實踐能力在學生未來從事市場營銷專業的重要性,在優化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提高實踐課程的比例設置和考核模式。首先,增加營銷沙盤模擬實驗、ERP系統模擬等實驗課程,增強學生團隊合作、企業信息系統整合的能力;增加企業見習實習的周數和考核方式的提升,在前述校內實訓基地增多的基礎上,真正讓學生體驗真實的崗位和工作。其次,重視實踐課程的過程管理。比如,讓學生撰寫工作日志,對每天的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設置“雙導師”制,既增加了企業導師對學生一對一的指導與關心,同時校內導師也可以針對問題快速溝通,有效解決。
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現,依賴于踐行創新精神。在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中,《市場營銷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同時也是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一門必修課。所以,我們在進行《市場營銷學》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中應當充分融合創新創業理念,真正讓學生成為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新時代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 歐陽泓杰.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2014.
[2]劉昭,吳瓊.慕課背景下“市場營銷學”教學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7(1)
[3] 連紅軍,宋楊,熊艷 . 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導向的 “市場營銷學”課程改革 [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6 (3) .
作者簡介:
1.查 菲(1984—),性別:女,民族: 漢,籍貫:浙江, 最高學歷:研究生, 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經濟貿易與市場營銷。
2.樊 榮(1979—),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陜西,最高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及實踐。
3.馬 琨(1983—),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陜西,最高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