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社會的發展,共享經濟在“互聯網+”的支持下,有了新的經濟形態,伴隨著產生如“滴滴”“摩拜”等共享打車、共享單車的新業態。這些共享經濟的產生,給人們的經濟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另一方面,押金難退、安全風險等一系列問題也給共享經濟的發展畫上了問號。如何保護和發展共享經濟,政府在其中發揮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尤其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怎么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這需要政府管理的智慧,更需要政府對自身角色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因此,正確的發揮好政府的服務作用,把握好精準的產業政策,制定靈活的微觀政策,發揮切實的改革政策,使政府在共享經濟的定位更加明顯和有效,才能真正促進新業態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共享經濟;政府服務;市場經濟;監管;發展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共享經濟作為新興的生產模式,正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產物,由于共享經濟涉及的交通領域、住房領域等多個傳統領域,而政府長久以來一直是這些傳統領域內唯一的決策者和資源分配者。這不僅在于政府可以決定財政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實施規劃和管治,更在于政府是唯一有權力界定什么是先進、什么是落后的方式。
一、政府要對共享經濟及時和有效的進行監管
(一)政府監管要有預判和干預
“押金風險”已經成為了共享經濟的首要問題。就像第三方支付巨量的備付金資金池一樣,共享經濟從誕生的第一天起,押金形成的資金池,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管,資金被挪用等金融風險確實存在。
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ofo的投資人傅軍,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提案,指出押金問題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部分企業為了資本運作,使用押金形式急劇擴張資本增量,甚至使用延遲退押金的手段加大資金沉淀。”金融監管部門要有預判、有干預、有監管,防止企業因經營不善,甚至惡意套取資金引發的經濟風險和社會穩定。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得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
(二)政府監管要有法可依
《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得指導意見》的發表,雖然明確了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的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但由于缺乏法律層面的支持,遲遲沒有相應的金融機構去實際進行操作和管理。因為一方面認為,押金經由特定賬戶“特定化”后,成為質押標的,與一般的貨幣不同,所以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所有權屬于用戶,共享單車等企業只有使用權;另一方面認為,押金屬于債權,用戶是債權人,所有權屬于企業,使用押金就是企業的經營行為。
因此,不管從民事還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共享單車的押金管理不能簡簡單單的通過一紙文件就能進行管理,放大來看,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其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也不能將其和之前的經濟模式作比較。企業競爭不論多么激烈,都要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進行,不能落下“一地雞毛”讓公眾和管理部門去清掃,甚至付出高昂成本。
二、共享經濟下的政府角色要明晰和鼓勵
(一)政府要鼓勵和支持共享經濟
就像李克強總理所闡釋的那樣,“共享經濟不僅是在做加法,更是在做乘法,以此有效降低創業創新門檻,實現閑置資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此外,共享經濟的另一大特點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受益,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而為了更好的發展共享經濟,切實的發揮出共享經濟的有利一面,避免共享經濟由一個開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政府就應當主動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能,尤其在共享經濟高速發展得當下,主動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需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著力點就是實體經濟。共享經濟作為實體經濟一個創新性的成果,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點。
(二)政府要為共享經濟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俗話說“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共享經濟作為新生事物,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創新和發展,也一定程度上會對當前的原來固有環境產生沖擊,而共享經濟的發展與否,又與當前的環境,尤其是營商環境息息相關。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從普遍意義上來看,營商環境由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的經濟要素、政治要素、社會要素和法律要素等一系列社會制度構成,其實質是一種相當稀缺、不可替代的資源要素。優化營商環境,就是釋放共享經濟生產力,提升整體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三、正確引導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共享經濟的高速發展,打造出了新時期的中國名片,截至目前,共享經濟實現的市場交易額超4.9萬億元,融資規模達2160億元,共享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重要一環,這時候的政府更應當正確引導,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在發揮監管和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一是更加注重機制建設,加快建設政府、企業、協會多方參與的共享經濟協同治理機制,依法推進各類信用信息的合作共享,推動各部門、各領域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結合共享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取消和放寬資源提供者市場準入條件限制。同時,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規范,引導共享經濟更加健康,更加有序。
二是更加注重服務推廣,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開闊創新思維,將現今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法落實落地。打通“中梗阻”,推進政府機關效能建設,改善政務環境,營造親清的政商環境,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得到發揮,讓市場成為改革創新的主體和推動力。
總之,政府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支持等多種方式來參與到市場經濟運行中,正確的發揮好政府的服務作用,把握好精準的產業政策,制定靈活的微觀政策,發揮切實的改革政策,使政府在共享經濟的定位更加明顯和有效。未來的共享經會濟在供給側改革的其他領域發揮推動與補充作用,特別是幫助去產能后大量轉崗待業的普通勞動者在一個共享經濟大潮中重新獲得就業機會,真正讓共享經濟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學習出版社,2017年10月
[2] 譚宏澤.為何自行車在中國消失又復活? 共享單車倒逼城市交通體系變革 .政見CNPolitics,2017年1月
[3] 何濤.共享單車現象與共享經濟發展探討[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7年8月
作者簡介:
趙世杰(1992.06-),漢族,河北魏縣,公共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