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增華 馬彩霞
【摘 要】 目的:介紹一種改良的NCPAP鼻塞固定方法。方法:通過進行3個方面的改良:①使用吸痰裝置的負壓連接管替代連接鼻塞的L型螺紋管;②使用高舉平臺法固定面部的負壓連接管;③使用3M加壓固定膠帶、水膠體敷料或墨尼克薄型泡沫敷料固定NCPAP鼻塞。結果:可以保證鼻塞在鼻腔內的密閉性,達到鼻塞有效的固定,同時避免了皮膚過敏和壓傷的發生,有效的預防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和壓力性損傷。結論:改良的鼻塞固定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證NCPAP通氣的有效性。
【關鍵詞】 NCPAP;固定鼻塞;改良;應用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14-02
NCPAP是嬰幼兒最常采用的無創傷性呼吸治療方法。適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肺泡功能殘氣量減少,肺順應性降低的肺部疾病,如:NRDS、肺水腫、肺出血、早產兒呼吸暫停及呼吸機撤機后的過渡等。在使用NCPAP時呼吸由患兒自主進行,吸氣時可獲得持續的氣流,呼氣時給以一定的正壓或阻力使呼氣未氣道壓力不降到0,維持整個呼吸周期內氣道壓力均為正壓[1] 。但是無創鼻塞裝置在臨床使用時存在以下缺點:一是Stephan 的無創呼吸機連接鼻塞的L型螺紋管道正好位于嬰幼兒的面頰部,由于L型管道表面有螺紋、質地較硬、直徑較大,極易造成患兒皮膚出現壓痕甚至壓瘡,而且小兒活動不方便,造成不舒適;二是由于鼻塞材質軟而輕,而呼吸機螺紋管又相對硬而重,嬰幼兒不能按需制動,易煩躁哭鬧,極易造成呼吸機螺紋管脫落,或鼻塞頭從鼻孔滑出或打折,從而導致無創通氣效果欠佳[2] ,反復固定又增加護士的工作量。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進行了3個方面的改良:
①使用吸痰裝置的負壓連接管替代連接鼻塞的L型螺紋管;
②使用高舉平臺法固定面部的負壓連接管;
③使用3M加壓固定膠帶、水膠體敷料或墨尼克薄型泡沫敷料固定NCPAP鼻塞;
從2018年1月1日至12月1日,本科室總共收治了87例使用無創呼吸機的患兒,均使用了改良的CPAP鼻塞固定方法,經過實際的臨床應用,效果滿意。現將制作方法介紹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吸痰裝置的負壓連接管、3M加壓固定膠帶(醫院專用固定膠帶)、水膠體敷料或墨尼克薄型泡沫敷料。
1.2 制作 根據患兒面部大小裁剪合適尺寸的 3M 加壓固定膠帶,如下圖所示:
1.3 方法①準備裁剪好的3M加壓固定膠帶備用,上唇、鼻中隔、兩側面部膠帶粘貼處給予水膠體敷料或墨尼克薄型泡沫敷料應用,將無創呼吸機管道安裝好,鼻塞與雙側鼻孔連接好。撕去H型3M加壓固定膠帶彈性膠布中間未剪開部分的黏貼紙,使膠布的中間部分緊貼鼻翼、鼻塞和上唇,松緊適宜,保證鼻塞在鼻腔內的密閉性,兩端剪開處交叉貼于面頰部即可。(適用于較煩躁的患兒)
方法②將三條中較寬較短的3M加壓固定膠帶緊貼鼻翼、鼻塞和上唇,松緊適宜,保證鼻塞在鼻腔內的密閉性,其余兩條使用高舉平臺法分別固定在兩側面頰部。(適用于安靜或配合的患兒)
方法③根據患兒鼻翼大小剪一條Y形的3M加壓固定膠帶,未開口的一端固定在鼻翼,開口的兩端分別自上而下纏繞面頰部的管道1-2周后貼于兩側面頰部。(適用于需要多次霧化的患兒)
優點與注意事項:
(1)上唇、鼻中隔、兩側面部膠帶粘貼處給予水膠體敷料或墨尼克薄型泡沫敷料應用,避免皮膚過敏和壓傷的發生,可隨時放松或更換3M加壓固定膠帶,便于觀察鼻部及面部的皮膚情況,有效的預防醫用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和壓力性損傷。
(2)3M加壓固定膠帶:質地柔軟,透氣性、順應性好,彈性高,粘性溫和持久使患兒舒適。3M膠帶是專為固定管路如:胃管、氣管 插管、引流管、局部加壓包扎等設計的。
(3)兩側面部管道的固定使用高舉平臺法,可以有效地預防壓力性損傷。
(4)經濟實惠,制作簡單,可隨意裁剪長短,減少患兒束縛,減輕護理工作量。
(5)固定方式簡單,松緊適宜,能有效保證呼吸道密閉,維持有效壓力,能達到 NCPAP治療效果。
(6)提高護理安全性,無院感發生,如有污染隨時更換。建議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何麗,賀芬萍 新生兒經鼻持續氣道正壓給氧(NCPAP)鼻塞固定方法的改進.當下護士(下旬刊),2017,4:158
[2] 唐夢琳,張順基,陳麗君 小兒無創鼻塞裝置的改良與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