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華
摘要:全球經濟增長趨緩,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業利差收窄,經營難度顯著增大。國內監管要求銀行業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全國共享、開放、合作共贏的商業生態。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經濟形勢波動壓力和國家強監管要求,商業銀行要化壓力為動力,趁著科技發展的春風,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尤其是財務管理模式,來尋求新的突破與發展。因此,文章對商業銀行財務數字生態管理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為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關鍵詞:財務數字化管理 財務生態管理 大數據
一、商業銀行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商業銀行財務數字化管理的意義
近年來大數據應用飛速發展,各行各業不斷創新,大數據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大數據具有數據體量巨大、數據種類繁多、處理速度快的特點,并且只要合理利用數據并對其正確、準確地分析,將會帶來很高的價值回報。簡言之,大數據是數據分析的前沿技術,數據技術就是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財務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經歷了從單機版企業電算化軟件。到聯網的ERP,再到財務共享服務的階段。雖然銀行業信息化技術應用已經走在前列,財務數據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基礎,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數據存留在紙質單據中未實現真正意義上數字化,另外一部分數據標準化結構化程度不高,因此無法深挖財務數字的價值,為業務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
順應大數據發展的潮流和當前經濟形勢,進行財務數字化管理,精耕細作深入分析數字的價值,是商業銀行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助力業務發展提升經營績效的有效手段。因此,夯實財務數字基礎勢在必行。
(二)商業銀行財務生態管理的意義
財務數據不僅僅是孤立的會計記賬數據,財務系統還需與銀行內部的OA、預算管理系統、采購平臺、合同管理系統、發票管理系統、影像管理系統、電子檔案系統以及核心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形成從事項發起、預算批復到采購支付、賬務生成,再到檔案管理的全生命流程的閉環財務生態管理。通過數字標簽形成全流程標準化結構化的數據,為數據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礎。
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共享經濟業態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比如攜程、京東、天貓、蘇寧等各類消費服務共享平臺。共享經濟體已運轉較為成熟,可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及專用的系統接口,可按月結算,統一開具發票并提供詳細的消費記錄。通過與外部服務商的生態互聯,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報銷單據處理等低能耗事項的發生.深入供應鏈前端獲取相關數據,并為商業銀行在業務方面的進一步合作打下基礎。
財務管理基礎打好,還可更進一步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甚至做成一項新的服務業務。財務生態管理的觸角延伸至客戶,為企業客戶提供財務管理服務,形成更大范圍的生態圈,促進業務發展。
未來是共享、開放、合作共贏的經濟,商業銀行需要合作共贏,財務也不能再定位為悶頭記賬的賬房先生。商業銀行財務亟需通過內外部生態融合轉型,助力精準營銷和業務發展。
二、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初步探索
(一)初步探索差旅費用財務數字生態管理
差旅費用是商業銀行營業費用中的占比較高、單據量較大、財務審核及員工報銷都比較繁瑣的費用,因此建議初步探索通過與外部商旅服務平臺對接,實現商旅預訂、消費記錄、電子發票等業務鏈的深度融合。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差旅費用管理系統。
經調研,有些商業銀行已開展了差旅集中管理工作,與攜程商旅等服務商合作開展機票、酒店等的預訂,享受優惠的服務費政策。此外,隨著出租車市場的發展,新興的租車服務商能夠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部分商業銀行已開展了相關系統對接。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選擇差旅費用做為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的初步探索,以此為突破,將范圍擴大到各項費用開支。
(二)建設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路徑
一是充分梳理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需求。任何系統建立都離不開需求的整理,明確和細化的需求是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建立的根基。商業銀行財務部門要在內部開展充分調研明確預算控制、審批流程、結算對賬流程、差標控制等各個環節的需求,同時明確與預算系統、財務系統等對接需求;要在外部開展充分調研了解外部商旅供應商的服務質量、系統對接能力等,以便建設良好的外部生態圈。
二是與預算管理、信息科技等部門及商旅供應商密切溝通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建立是一個跨部門、多供應商的系統。因此要根據銀行內部職能劃分與預算管理、信息科技部等相關部門做好充分溝通,保證相關的需求能夠落地實施,同時與商旅供應商密切溝通,確保行內系統與供應商系統有效磨合對接。
三是逐步推廣應用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并不斷優化完善。系統自推廣上線之日起,不斷優化系統各項功能和內部報銷流程、督促商旅供應商提升服務質量,切實提升用戶體驗,讓出差人員高效便捷出行,是確保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生命力的關鍵,
(三)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預期效果
1.節約成本。通過與商旅供應商的合作,全行集中通過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進行預訂,具有良好的議價能力,降低機票、酒店預訂成本。同時,供應商墊款按月結算節約了銀行資金成本;機票統一開具發票節省了行程單寄送費用;酒店統一開發票確保了住宿費進項稅額全額進項抵扣,降低稅務成本。
2.提高效率。手機移動申請、移動審批更快捷;統一集中開發票節省了員工取得機票行程單、開具酒店增值稅專票的等待時間,節約了酒店增值稅專票的認證、抵扣和財務人員的審核成本,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3。規范管理。系統自動管控預算、差標,差旅預訂更合規;利用差旅全流程數據.對機票折扣、酒店均價等多維度大數據分析,建立員工信用體系,規范差旅費用管理和員工行為。
4.助力業務發展。借助差旅費用生態管理系統與商旅供應商建立的紐帶,開展進一步的合作,比如銀行資金管理等。
三、建設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的思考
借鑒差旅費用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先行經驗,擴大業務處理范圍,建設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實現數字化合規管理,達到開源節流的效果,有效地支持業務發展。
(一)明確建設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目標
1.夯實財務數字生態管理基礎。優化原有財務流程。對于可數字化標準化的流程,全部通過數字標簽進行標識,實現全生命周期追蹤。為數據價值挖掘打下基礎。
2.強化合規管理。防范財務風險。通過有效的流程設計,將財務規章制度和管理要求融入到系統中,通過系統自動控制,更加高效地開展財務合規管控,防范風險。
3.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增強銀行競爭力。在經濟下行、監管趨嚴、利差收窄的外部大環境下,節約銀行費用成本,是增強銀行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4.利用新興技術,助力業務發展。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財務價值以及財務管理與供應商、客戶業務鏈的深度融合,助力銀行業務發展。
(二)建設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思路
1.詳細梳理需求。在需求梳理中充分利用新興技術手段和生態管理的優勢,降本增效助力業務發展。考慮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業務范圍涵蓋各項費用支出。系統前端與采購系統及供應商系統對接,經內部預算、費用標準等有效控制后,可觸發采購下單;中端通過手機拍照、OCR自動識別,掃碼取數等完成報銷提單、有權人審批、系統自動審核付款等報銷流程;后端考慮與財務系統對接進行財務記賬,與合同管理系統、發票管理系統、實物管理系統、電子檔案系統等多系統實現交互。通過OCR識別及電子發票的應用,實現財務紙質單據的數字化,同時考慮將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觸角延伸到客戶。
2.跨部門密切合作。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建立涉及功能設計、內部多系統互聯、外部供應商系統對接等各方面內容,跨部門間順暢的溝通和密切合作是成功建設系統的有力保障。
3.按計劃分期推進。建設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是一個大工程。建議合理分解,敏捷迭代開發。比如,首先建設具備申請、審批、審核、支付、預算控制和數據分析等主體功能的報銷系統。實現自動化、數字化、集約化費用報銷處理,再逐步完善對接周邊系統和供應商系統,然后考慮對接客戶系統。
4.積極推廣宣傳貫徹。新系統的推廣使用會遭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取得行領導的支持,同時,按計劃分層級逐步推廣應用,并做好培訓與宣傳貫徹。
5.不斷優化完善。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腳步,不斷進行優化完善系統功能,密切與供應商及客戶的開展溝通交流,提升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的服務質量,發揮財務數據的價值。
(三)建設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保障措施
1.投入充足的人力。財務數字生態管理系統的建設需要從全生態鏈的視角進行設計和規范,涉及相關系統的互聯互通,需考慮各環節流程的有效銜接,確保系統實用性、擴展性和前瞻性。系統建設務必要開展詳細的項目需求調研、科學的系統設計、高效的項目管理、完善的系統開發、周密的系統測試和適時的系統運維。因此,要確保人員投入的到位,必要時引入外部專業咨詢機構。
2.建立順暢的溝通機制。財務數字生態管理是一個全新的管理模式,不僅涉及銀行內部部門間的密切合作,還需要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順暢溝通。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做好供應商管理及客戶關系維護。
3.制定配套的規章制度。財務數字生態管理是一個管理模式的變革,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方式,因此,必須通過制定涵蓋全流程的制度規范來確保新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規章制度不僅包括體現原則性合規要求的基本規章制度,也需要包括具有實際操作規范指導作用的實施細則、各項規范操作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