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這一不登大雅之堂的場所,卻是人們日常生活最離不開的地方。
進入現代社會,廁所的衛生程度,成為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同樣,在師生們每天生活學習的校園里,配備干凈衛生的廁所,逐漸成為文明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
但是,廁所建設,往往又會成為學校建設最容易忽略的環節。廁所蹲位不夠、蹲位性別差異配置不合理、廁所私密性不強、廁所沖水設置安裝不到位、洗手設備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均在當前的校園里不同程度存在。
可以說,重視廁所建設,已成為當前學校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本期所要講的,正是發軔于學校建設中的這一基礎環節,由此在當地掀起了一場見微知著、影響深遠的教育變革——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三江)在中小學校園開展的“廁所革命”。
2013年3月,三江成為由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實施的學校全方位環境改善項目試點縣,同時也是我區唯一的該項目試點縣。
三江將推動學校衛生廁所建設與管理、倡導安全飲用水、轉變衛生觀念、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做好校園綠化美化、尊重性別平等與隱私保護等理念納入學校建設和管理當中,取得了良好的項目實施成效,有力地改變了少數民族地區少年兒童的衛生習慣和文明理念。
更重要的是,在學校全方位環境改善項目的推動下,三江沒有將視野局限在建造衛生廁所、改善校園供水等方面,而是將學校全方位環境改善進一步拓展延伸至學校建設、常規管理、文化特色、生態文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具有三江特色的“美麗校園”創建活動,由此將三江的教育發展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