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瑋鴻 王晨蘭 劉長旭

摘要:鋼琴藝術人才對鋼琴音樂藝術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湖南作為文化大省,近年在鋼琴藝術人才的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國內鋼琴藝術人才培養動態與發展趨勢,立足湖南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現狀,研究湖南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的優化發展路徑。
關鍵詞:湖南? ?鋼琴藝術人才?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8-0173-02
當下音樂文化的整體實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軟實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而音樂文化的發展首先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鋼琴音樂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包括了鋼琴作品創作與出版、鋼琴教育與理論研究、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等在內的多種性質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樂現象,這其中鋼琴藝術人才培養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一、國內外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研究
(一)國外鋼琴藝術人才培養
從整個歐洲鋼琴發展史可以發現,國外自鋼琴誕生至今,一直重視鋼琴藝術人才的培養。不論從師承傳遞所產生的鋼琴學派,如德奧、英法鋼琴學派追根溯源都會回到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教育家李斯特;還是各大鋼琴賽事發掘的著名鋼琴家,如被譽為“鋼琴奧運”的由波蘭肖邦協會主辦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所發掘的波蘭籍鋼琴家哈拉謝維奇(Adam Hazasiewioz) 和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Krystian Zimerman)等,國外對于鋼琴藝術人才的研究,都在演奏風格、創作改編、教育教學、理論學術、實踐交流等方面形成了系統而又龐大的體系,并對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國內關于藝術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
國內關于鋼琴藝術人才的相關研究,除了將國外相關文獻進行翻譯與進一步研究之外,對于中國本土鋼琴藝術人才的培養現狀也進行著深入的探索,如《美國大學高層次鋼琴人才培養模式及其中國化思考》(姚紫津,《鋼琴藝術》,2017.02),該文章通過對兩國高層次鋼琴藝術人才教育培養模式的比較,探尋當下中國高層次鋼琴人才培養的發展之路;再如《天津鋼琴專業人才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劉蕓,《大舞臺》,2013.11)該文章對天津市鋼琴藝術人才專業能力提升途徑和發展策略提出了自身的見解與主張,并強調對天津鋼琴專業人才現狀和鋼琴人才發展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推動天津文化藝術事業的持續發展。但在可查詢的關于國內鋼琴藝術人才的24篇研究文獻(知網,參考年限為2010至今,包括碩博論文)中發現,關于高校鋼琴人才培養的研究文獻共有17篇,社會鋼琴人才培養的為4篇,涉及到區域性地方鋼琴藝術人才的研究文獻僅為3篇。可見針對區域性地方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還不多見。
(三)國內關于藝術人才培養的相關社會活動
為有效推廣鋼琴藝術形式,深化國內外鋼琴藝術的交流,我國先后舉辦多場鋼琴演奏賽事,通過在各省直轄市設置賽區,從而調動起鋼琴音樂愛好者的激情,將鋼琴藝術推向人們的生活,進而促進我國鋼琴領域的發展,提高國民的音樂素養。其中,較具影響的有金鐘獎、星海杯及長江鋼琴比賽等等。而在國際比賽中,近年我國優秀的鋼琴藝術人才均取得較為優異的成績。此外,由于我國經濟的繁榮,及國民音樂素養的提升,諸多國外鋼琴名家在國內開展鋼琴演奏會,并積極參與到諸多的鋼琴賽事的評審工作中,間接地推動了我國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的發展。
二、湖南省鋼琴藝術人才現狀研究
湖南省作為文化大省,其鋼琴藝術人才有其自身特有的歷史性和地域性特征。例如,在鋼琴創作領域,由湘籍作曲家譚盾創作于20世紀70年代晚期的鋼琴作品《看戲》和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等作品,均取材于具有湖湘地域性民族風格的民歌或花鼓戲,在創作領域方面奠定了“湖湘鋼琴文化研究”的基石;在鋼琴舞臺藝術領域,近年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被《環球郵報》稱為“罕見而富有詩意,一位極有天分和未來的鋼琴家”——鄒翔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湘籍青年鋼琴家正活躍在國內外的藝術舞臺上,他(她)們不僅代表著湖湘音樂文化不斷發展的優秀成果,更促進了湖湘鋼琴音樂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此外,以湖南師范大學朱詠北教授為代表的各高等院校音樂學院,以高樂平、鄒艷香為代表的湖南省及各市州的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以左承德、藍云飛為代表的湖南省鍵盤音樂學會,以“王焱鋼琴藝術學校”校長王焱為代表的省內各類鋼琴培訓機構等單位機構,近年在鋼琴教育與理論研究、文化交流與比賽活動以及產業市場等方面均對湖湘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湘籍鋼琴藝術人才主要活躍于國內外舞臺藝術、作品創作、鋼琴教育等領域。(詳見下表)通過統計可以發現,湖南鋼琴藝術人才所涉及的領域較廣,部分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近年在國際國內取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但在鋼琴藝術人才規模上,較其他藝術底蘊雄厚、具備卓越經濟文化優勢的省份則略顯不足。從年齡層次上看,青年鋼琴演奏家和少年鋼琴演奏家數量不多,后繼乏力。從藝術人才所畢業院校及專業分析,眾多湖南省鋼琴藝術人才大多畢業于專業藝術院校。諸如中央音樂學院、湖南師范大學等。
三、湖南省鋼琴藝術人才培養體系展望
(一)加大教育投入
文化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是培育國民生活綜合素質的核心。在鋼琴藝術人才培育過程中,應緊跟時代脈搏,響應國家號召,加快人才的培育及輸出的步伐。此外,為全面促進鋼琴人才的培育,湖南省教育職能部門應在院校人才培育及社會培訓機構人才培育工作中制定相關支持性政策,解決鋼琴學習者的實際需求以及教學機構的設施設備問題,并結合社會文化產業,加大鋼琴音樂人才的就業率,從而提高鋼琴學習者對專業學習的針對性及就業的多樣性。只有貼近生活,結合實際,才能從生活中發展出藝術,進而培育出優秀的鋼琴人才。
(二)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音樂文化領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湖南省教各文化職能部門應立足社會實際需求,制定相關文化活動標準,展開豐富多樣的舞臺藝術活動,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積極向省內外推廣湖南鋼琴藝術人才,進而為本省鋼琴人才的培育提供良好土壤。
(三)多種培養途徑路徑
針對“湖南省鋼琴藝術人才調查數據”所反映出的湖南鋼琴藝術人才數量有限、年齡層次差距較大等情況,可從鋼琴考級、社會培訓、院校教學等三個途徑展開對湖南鋼琴藝術人才的培養。
首先可通過鋼琴水平考級制度改革,制定適用于省內的行業規范,分級分層的從鋼琴演奏、鋼琴伴奏、鋼琴教育理論及鋼琴創作等方面界定各類鋼琴人才,從而將鋼琴藝術人才類別立體化,促進湖南藝術人才的發展。其次在社會培訓方面,以湖南省及各市州的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省鍵盤音樂學會及各類鋼琴培訓機構為主體,積極開展各類鋼琴培訓活動和鋼琴賽事,拓寬教育視野的同時促進人才培養。最后在院校教學方面,各高校應結合湖南鋼琴藝術人才現狀,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通過優化學科間的設置,加大對于音樂創作、舞臺實踐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培養適用于社會需要的應用型鋼琴專業人才。
四、結語
湖南濃郁的文化氛圍,培育出諸多的鋼琴藝術人才。結合當前湖南省鋼琴藝術人才培養的現狀及特點,為培育出更多優秀的鋼琴藝術人才,我們應以國家教育發展新形勢為指引,立足湖南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本省鋼琴藝術人才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路徑,進一步繁榮湖湘文化。
參考文獻:
[1]李玲.談藝術類招生考試政策與藝術教育發展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