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要:廣播體操一般以徒手練習為主,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教材之一,也是學校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認真組織廣播操的教學,嚴格訓練,嚴格要求。那么如何在廣播操教學中讓學生牢固掌握動作技術,在課外練習中不易忘記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歸納了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做法,并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廣播體操
小學生由于身心發育未完全脫離幼兒期,空間感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學習的自覺性等方面處于較低水平,給入學初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廣播體操是一個學校全校性的集體活動,如何讓低年級的學生盡快掌握,并具有一定質量地參與到這項集體性的活動中,是我們一直以來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廣播體操的意義
廣播體操,或稱為課間練習。這通常是在早上第一堂課后進行的集體活動。為什么學生必須在課間進行練習呢?這當然是根據青少年的生理變化進行科學安排的。青少年處于生理變化的活躍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課程是需要集中注意力,視力和大腦思維的學習過程。如果大腦長時間過度集中,會導致大腦感到疲倦,青少年身體的健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此外,如果人體長時間保持坐姿,身體的大部分肌肉,韌帶和骨骼都會因久坐不動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疲勞。從長遠來看,它對青少年的身體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課間操的安排是改善學生長期坐姿學習疲勞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目的是科學地利用課間操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練習,使用眼睛,使用大腦和一段時間的固定坐位,科學地利用課間時間進行做操。通過做操,增加學生全身身體肌肉、關節的有效運動,提高四肢的活動量以加快血液流動,促使大腦神經系統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并且有效緩解眼睛疲勞,舒緩長時間的坐位而引起的身體疲累感。同時,課間操是戶外運動,戶外視野寬闊,空氣清新,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使人感到舒適,還能大大改善視神經,防止近視或預防近視。另外,課間操是做伴有音樂的廣播體操,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可以培養人的情操,并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態。然而,在廣播體操的實踐中,有些學生仍然不重視,做操馬虎、應付,動作不標準,使全身各系統無法達到應有的運動鍛煉效果。
二、小學低年級廣播體操的有效開展
1.利用視聽手段促進行動要領的規范
現代教學媒體的最大優點是使靜音教材的內容變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使學生看得直觀、生動、形象。教師可以輕松操作,可以根據需要暫停,倒帶或減速。使學生能夠進一步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學生掌握了運動技能后,可以專門利用室內課,讓學生通過掛圖、看視頻分解動作、完整動作以及閉目聽音樂想視頻里的動作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動作要領、重點、難點。讓學生將自己的動作與規范動作進行對比,找出不足之處,自我糾正,然后組織學生跟隨聲形并茂的視頻分批練習,教師和小助手巡回指導,逐個完善不足之處。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在每周校園之聲廣播之前安排幾分鐘時間組織學生按班觀賞廣播操視頻,讓整齊劃一、動作規范廣播體操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通過電教手段復習、鞏固廣播操的目的
2.老師必須先做好示范動作
示范法是最生動,最直觀的教學方法。教師(或教師指定的學生)以自己完成的動作為例,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它有助于學生了解所要學習的動作的具體形象和順序,技術結構,行動要領和領會動作特征。演示練習的運用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和模仿,對于促進他們建立正確的動作表征和觀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演示過程中,要注意動作的準確性,熟練性和優雅性,并注意示范面(背面、鏡面、側面)的合理使用和示范速度(慢速、常速)的掌控,使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示范的全過程和動作技術要點。同時,根據教學的具體任務,有必要明確示范動作應該解決哪些問題,讓學生看什么、怎么看,使學生隨著教師的示范,邊看邊想邊學。
在第三套廣播體操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完整的演示,分解演示,重點演示,領做示范、正誤對比示范、常速示范、慢速示范等方法,以最準確、最清楚、最優美的技術動作展現給學生。
3.培養運動骨干,推動整體素質的提高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從每個班級中挑選3-5名學生,并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個別指導,使其做操水平迅速達到領導者的水平。在班級小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這些小教練的作用,以此提高全班教學水平。還可以采用“小老師競爭上崗制”。由于高,低年級學生的進步程度不同,高年級學生完成基礎教學后,在體育課上,高年級教師可以與低年級教師合作,讓高年級部分廣播體操動作標準規范的學生做低年級學生的小老師,參與低年級廣播體操的教學——讓高年級學生每人帶領兩至三個低年級學生進行教操訓練,在規定時間,規定節數限制下,比一比哪位“小老師”教出的學生做得好,做得對。組與組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不甘認輸的好勝心使每位“小老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此過程中,教的人要有真才實學,每個動作,每個細節了如指掌,才能應付自如;學的人在“小老師”的教導下,為爭第一,練習起來絲毫不敢松懈。這種“小老師競爭上崗制”的推廣既提高高年級學生做操的質量,更鍛煉了他們的能力,使每位學生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還讓低年級學生享受了超小班化的廣播操教學,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低年級學生廣播操教學的進度,更有利于全校廣播操質量的整體提高。
結束語:
廣播體操教學是一個枯燥的過程,要求教師從多方面開始考慮,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作者也應深刻領會今天的教學改革,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兼顧學生的心理和情感,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的身心發展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玲;小學生創造能力的認識和培養[A];首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2年
[2]袁金華.課堂教學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
[3]陳群英;一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幾種形式[J];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