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要】面對石化企業的新常態,如何以新思路謀求發展,履職擔責,充分挖掘內部潛能,落實具體挖潛措施,以技術創新、隊伍結構調整、強化安全管理、尋找新的效益增長點為抓手,向管理要效益,實現提質增效的目的。
【關鍵詞】挖掘;資源潛能;實現增效
一、適應新常態。以新思路謀求效益增長
適應新常態,石化行業的基層單位首先應當做到遇降不驚、不亂。對經濟增速下降有一定的容忍度,學會以平常心正確看待經濟增速的下降,甚至是偶然性地跌破增長區間的下限:不必一見到經濟增速下滑就驚慌失措。從客觀上看,石化行業的經濟增速的下滑,既有潛在增長率下降的影響,同時也受國際市場的影響,也是世界經濟發展、放慢增速、結構調整的結果。
石化行業的基層單位應當通過自身調整來適應新常態,應客觀把握外部環境的變化,正確判斷新常態帶來的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并適時進行自身調整,以適應新常態下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有必要通過體制改革,結構調整,針對性的政策刺激,強化內部挖潛,謀求新發展。
石化行業的基層單位要下決心淘汰落后的經濟成分,加快發展具有戰略價值和引領作用的產業板塊:應盡快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以技術優勢取代低勞動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與低環境成本優勢,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附加價值,更好滿足消費需求。
石化行業的基層單位應重新審視高速增長階段的發展歷程,不斷優化公司治理,規范內部管理,確立與中高速增長新常態相適應的戰略定位與運營模式,放棄長期以來單純追求規模擴張和營收增長的以量取勝策略,轉而追求“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更多關注綠色環保、增長質量,實現企業提質增效與可持續發展。
二、樹立責任意識。走出經濟效益增長困境
干部要敢于履職擔責,面對油價下行,企業經營壓力增加,效益下滑,應主動出擊,摒棄舊的思維模式,改變經營方式,壓縮非生產支出,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立足崗位,提質增效。從材料費、水、電、燃油、配套設備、施工費用等人手,加強成本控制,消除“大手大腳”思想,主動承擔單位發展、經營壓力,增強責任意識,努力干事,用心做人,以企業為家,權為企業干事,利為員工所謀,就一定能帶領職工走出困境。
員工要樹立主人公意識,當企業面臨困難,經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消除悲觀思想、浮躁情緒,立足崗位,愛崗敬業,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為扭轉單位生產經營被動局面發揮潛能。就像鞍鋼員工那樣,當企業發展遇到困難時,主動拿出自己的積蓄,投資企業進行設備改造和產品轉型升級,實現了企業、個人利益共贏。員工只有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不斷增強主人公責任感,才能與企業一道同呼吸、共命運,克服困難,走出企業發展困境。
三、細化經營指標。向管理要效益
實現提質增效,規范單位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發展是一種常態化的工作模式,強調的思想是“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只有開始,沒有終結”。通過全員參與,有效地解決和規范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細節問題,不斷提高各項經營管理指標。指標是一面鏡子、一桿標尺,是一個企業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個單位的綜合實力和水平,衡量著單位各項工作開展的優劣。
實行“三制”指標管理,可以有力地推動各項工作創先爭優。“三制”指標管理的做法是指標管理“三級控制”。根據管理界面和管理職責,石化企業單位對指標對標,實施分層管控,建立包括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在內的相互支撐的三級對標管控網絡,形成層層支撐的管理結構以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管理網絡。決策層負責指標對標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指標分析評估質量的確認和監督檢查考核,定期督促、協調、調度對標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工作質量,深入研究解決對標過程中遇到的關鍵問題,保證對標工作順利進行,通過對標向管理要效益。
四、依靠技術創新。實現提質增效
石化行業單位要在技術創新和應用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要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應用與基礎研究并重的技術研發體系。就中原油田而言,應積極建設局級企業技術中心,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立足科技計劃決策和立項論證,牽頭組織實施以產業化為目標的科研項目:轉變觀念,增加科研投入,主動根據主業發展方向確立科技創新發展路線。同時應不斷提高獲取社會創新資源的能力,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盡快成長為技術創新和交易主體。
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提質增效。在采油、測試、管網改造、井組治理、測鉆、大修等施工中,引進新技術,縮短施工時間,提高施工質量。加強方案論證,提高措施有效率,實現增油降耗目標。例如油田在低壓測試中引進智能功圖測試儀,提高資料錄取質量,降低測試停井時間:在液面測試中全部改聲彈為氣槍,發生彈2200元/1000井次,氮氣500元/1000井次,每lOOO井次1700元。中原油田每年液面測試70~80萬井次,可節約生產成本十幾萬元,有效降低了測試施工費用,而且,在深度1800米以上,井筒臟、干擾信號大、聲能衰減快的油井測試施工中,氣槍靈敏度高,液面曲線采集效果表現的比較清晰,液面位置能讓現場操作人員很快予以確定;在水井測試中,采用“多流量”找漏技術,減少施工次數,提高測試資料利用率,在復雜井況施工中發揮技術優勢。
五、優化隊伍結構。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
通過隊伍優化重組,實現提質增效。根據目前情況,措施井減少,成本投入嚴重不足,應強化內部挖潛,加快油公司改造,優化隊伍機構,通過制度改革,競爭上崗等有效措施,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降本增效。
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拓展外部市場,為外部市場提供技術服務,勞務輸出,洽談合作意向,承攬項目等,通過探索新型合作意向,資質辦理和新的業務聯系,爭取早日尋找有利的合作單位,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