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嬌 陶娜
【摘要】在當今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VR應用于教育,并且是學前教育領域上的涉及上的少之又少。VR學前教育工作室,即讓高科技和教育產生奇妙的火花,也讓幼兒在攝取知識時產生質的飛躍。
【關鍵詞】教育工作 學前教育
一、VR和學前教育工作室的結合
虛擬實境(virtual rea]ity)簡稱VR技術。VR是一個多元化的高端技術,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各種感覺器官的模擬感受,讓人身臨其境。
學前教育是一個豐富多彩,為開發學前兒童(3歲6歲)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讓幼兒的大腦的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如果充分的利用VR技術,將它和學前教育專業相結合,讓孩子在玩中學,更加豐富和鞏固幼兒學習知識。
把一個新鮮的元素和學前兒童的教育相融合,也是對幼兒教育上的創新。“VR在教育上的應用場景,例如遠程上課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VR的虛擬世界讓幼兒把一些知識學得更扎實。比如學文字故事時,與其從書上讀文字看發生了什么,不如把人置身在一個仿佛身臨其境的場景中去體會。
二、工作室SWOT分析
(一)工作室內部環境分析
工作室的優點:①開拓性強,教育內容可以根據教育者來私人訂制,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受教育者來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比如自閉癥兒童或者多動癥兒童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②方便攜帶,我們的教育工具僅需要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臺VR眼鏡即可,不像多媒體那樣還要復雜得設備,為我們教育提供了最大的便捷;③操作簡單,只需要打開特定的教育資源即可進行教育,把講授內容完全放在教育資源里,老師不用像傳統課堂一樣講授繁多的課程,完全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探索;④更強的交互體驗,孩子只需要點擊或者觸碰即可獲得教育信息,增強了趣味性,體驗多種多樣的教學特點。
工作室存在的缺點:①對視力方面的影響:我們本次課程是面對0-6歲的幼兒,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視力方面還沒有達到相對成熟的階段,所以長時間佩戴VR設備會造成視覺疲勞、眼部不適、畫面離眼部過近造成的亮度色感度敏感等問題,因此我們每次開設的課程時間不宜過長;②對智力發展的影響:由于VR設備是虛擬的世界,斯坦福大學虛擬人類交互實驗室一項研究發現,兒童在虛擬環境中的臨場感和“真實感”更強。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兒童在VR中觀看到自己的虛擬角色與鯨魚一同暢游,兒童就可能產生虛假的事件記憶,認為自己真的經歷過這件事情。
(二)工作室外部環境分析
幻影VR的威脅:①來自其他創業者和同行業的競爭:其他創業者往往都是已在職場打拼多年的“老江湖”,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與他們相差甚遠。同時,行業進入壁壘必定會使創業者在進入之前要面對重重阻礙,同行業者已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資金基礎雄厚,管理能力較強,同行業的殘酷競爭對我們大創業帶來了極大的威脅。②在企業的行業出現了更強的競爭對手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這個更強大的對手會搶占企業的市場份額,會使vr幻影企業的生存受到挑戰,更加嚴重的是這個更強的對手會使企業的利潤大幅縮水,使企業無利可圖。所以,對于發展vr幻影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要時刻的保持警惕,及時的發現和確認更強對手的出現,使企業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戰略的調整;②社會發展快,vr行業走向衰退:企業所在的行業走向衰退。每個行業都有出現衰退的時候,所以對于發展vr幻影的管理者企業來說一定要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使企業能夠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戰略決策。如果發現企業所在的行業向不利的方向發展,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改變,使企業能夠朝著更有利于企業發展vr幻影的方向發展;③資金的投入:為了完成vr幻影的企業,我們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并沒有能力投入太多的資金。
幻影工作室的機遇:①國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學校為創業提供了包括資金、場地、相應的支持;②國內外各種各樣的VR體驗館。盡管目前VR的應用場景似乎以影視、游戲為主,但這遠遠不是VR的極限,比如軍事、設計、旅游、展覽、教育、醫療、工業、新聞報道等領域都是VR現在或未來可以一展拳腳的舞臺;③學前教育領域的市場供不應求,因為人“無事”就容易“生非”,更不用說好奇心強、新陳代謝旺盛的、好動的小孩子,他們沒事做的時候,如何發泄呢?于是家長就需要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幫孩子們平穩地度過這一階段。現在的趨勢是,社會上的版權保護意識增強,優質的教育內容也越來越有市場,以適應逐漸增長的需求。
三、工作室的運營
(一)工作室制的設想
借鑒企業工作室運行管理機制,建立工作室團隊,以項目為學習載體,集教學與生產為一體,不斷整合優化課程;以實踐為學習重點,集實踐與理論為一體,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以工作室為組織形態,還原真實的工作場景,培養教師的職業素養;以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不斷實現自我建構,為以后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工作室的前期建設
一是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二是制定系列規章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師資績效評估、獎懲;學生學分互認、獎懲等方面);三是教師申報創建工作室,建立工作室團隊;四是實踐環境建設;五是廣泛市場調研,確立培養方向,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核心能力課程;六是招聘學生(學生自主申報、班主任推薦)。
(三)工作室的中期
為工作室實施教學的核心理念,徹底打破傳統的由相互獨立的課程組成的教學體系,建立起工作過程導向的綜合化項目課程體系。教育者進入工作室后,借助數字資源,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完成核心能力課程學習指導。在此基礎上,開始實施虛擬項目,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虛擬項目的開發中,通過實踐找到問題和不足,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鞏固學習效果。
(四)工作室后期
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考評機制。評價內容上,由原來單一的知識測評到現在綜合能力測評;評價方式上,由原來了無生機的試卷到現在活生生的項目,由原來重視終結性評價到現在更重視過程性評價,由原來學生被動地接受考評到現在主動參與考評。以行業標準實施和控制整個項目,以家長和學生最終滿意為目標,徹底實現了項目制教學。
總之,繼續探索特色高效的學前教育教學模式,減少幼兒對知識的匱乏性。力爭每一個課堂都各有特色,個具風格。保持每個幼兒的個性,發揮VR的特性,使幼兒在知識的花園里百花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