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笑怡
摘 要:提出“學習者自主”概念,主要考慮到教學哲學領域。筆者通過調查浙江省杭州市某大學的英語教學情況,利用統計和分析的方式,全面探究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提到的“學習者自主”問題。基于此,本文以“學習者自主”為研究對象,主要介紹了有關“學習者自主”的知識,而且分析了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的現狀,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學習者自主”;問題;大學音樂教學
自從出版《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學習者自主”學習。我國自主學習是與傳統學習方法進行有機結合,一起進步。本次研究主要是站在教育的角度,而且根據大學英語實際教學情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有關“學習者自主”
長期以來,人們都想對“學習者自主”提出統一的解釋,而Henri Holee 是最早將“學習者自主”在外語學習中進行定義的。站在他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學習者自主”是指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主動了解問題,找到自己必須要負責的內容,也就是屬于責任性的決策人物。通常,在決策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找到學習目標。第二,合理制定學習計劃。第三,參考其他的學習方式。第四,對學習進度進行有效控制。第五,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其還明確指出,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且學生必須要對自己的學習主動負責,這樣就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地位提出嚴峻的挑戰,在我國教育界是普遍關注,但是教授提出的“學習者自主”在一定程度上使不符合現實的
通常,“學習者自主”在發展中能夠形成多種基本界定方式。首先,西方學者在1991年將“學習者自主”當成個體能力,涉及到行為方面、決策方面以及評判方面的能力等等給。相對于Henri Holee提出的理念,其不只是了解到“學習者自主”在各個階段所體現的發展特點,而且還防止出現意識上的失誤。[1]但是亞洲很多國家的學者提出,“學習者自主”是代表西方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并沒有融入在東方文化中。為能夠將該理念進行改變,又有其他的學者提出“學習者自主”的東一就是不依靠教師而充分發揮所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在該專家看來,學習決策中的步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學習意識。第二,學習目標。第三,科學制定學習方法。第四,及時反饋學習進度。第五,適當的改變學習方式。這些步驟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相互之間產生影響,一起推動大學英語“學習者自主”教學的關鍵結構組成。
二、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的現狀分析
(一)抽取調查對象
這次抽取的調查對象是浙江省杭州市某高校的大二學生,人數總共有90人,男生是54人,女生是36人。在該學校中這些學生英語成績都是較好的,在高校中已經順利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和英語六級考試。這些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有優異的表現,擁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針對調查對象的人才培養目標
這個學校對參加調查的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全能型人才,有著一定的英語基礎,經過幾年的高校教育后具備較強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而且能夠運用英語與其他人做簡單的溝通。[2]同時,學習者必須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掌握獨立思考的方式,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將來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
(三)大學英語教學手段
在現代教育制度背景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構建由師生共同構成的雙核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傳授課本在計算機,而且能夠為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必須要為自身合理制定學習計劃,而且認真執行。[3]其次,教學進度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教師不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完全按照課本的內容進行講授,知識根據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計劃對學生實施教學,而是需要結合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合理制定教學方案,對于一些知識難點,應當增加課時,但是對于簡單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且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然后,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教師必須要緊緊圍繞學校所選擇的英語課本為中心,但是不能只是局限在課本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適當的引用英語讀物,而且借助英文電影來教學,使教學手段不再單一,而是多元化的,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4]最后,建立相對寬松的教學環境。教學環境是良好的,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探討有關的課程內容,而且利用提問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是課堂教學的主人翁。
(四)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
大學英語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是否合理不僅關乎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水平,而且影響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在制定教學計劃過程中,必須要綜合考慮到各種因素,比如:學生英語成績、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學生英語學習目標等等,使學生可以找到適宜于自身的教學方式,這樣有利于學生充分利用英語獲得需要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英語與外界交流的能力。與其他學科相比之下,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要認真遵循整體和局部有機結合的基本原則,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不只是立足于英語的總體,充分認識英語特征,還必須要合理應用英語學習的所有部分,比如:翻譯以及將拼寫等等。[5]結合有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都采用英語精讀課和聽力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但該教學方法是存在問題的,往往不重視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我國許多大學生都嚴重缺乏口語表達能力。對于這種情況,大學英語教師在制定整體教學計劃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而且引導學生改正自己的英語發音,力求達到標準的英語發音。
(五)有效實現“學習者自主”的方式
雖然我國很多大學生接受長期教育且能夠自主學習,但有些大學生并沒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在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不少學生自身都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實現“學習者自主”。[6]同時在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制度中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所以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過多依賴于教師,并沒有自己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從而導致“學習者自主”難以從根本上實現。因此,為了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大學英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將班級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結合課題做出進一步深入的探討,提高班級整體教學質量。第二,學生與學生之間利用朗讀范文的方法來溝通,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
(六)學生對“學習者自主”的觀點
在大多數學生看來,“學習者自主”容易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水平,學生只有自我認真考核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才可以適當的調整自身學習方法。結合有關調查結果顯示。45%的學生都認可自主學習方法,而且利用自主學習提高了英語學習成績;30%的學生基本滿足自主學習方法,但在學習中并沒有體現出自主學習,所以學習成績只是一點點進步;15%的學生表示不適應自主學習,所以導致學習效果較差。[7]綜合以上分析,不難發現,許多學生都是同意自主學習,但是想要將自主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必須要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遇到難解的問題,學生不能第一時間想到尋求教師解決,而是必須要靈活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如果仍舊不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向教師請教,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方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教學中提到的“學習者自主”,并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斷奮斗的結果。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教學目標是結合學生自主學習型能力,在發展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在最大限度上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通過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目的,而且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郭琰暉.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分析[J].英語廣場,2018(10):116-117.
[2]魏雪欽. “理解”視域下大學英語學習本真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3]李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9):171-172.
[4]裴燕萍.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6):382-383.
[5]王建新.遠程教育“學習者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9(02):31-34.
[6]龔茁.“學習者自主”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四個問題[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中,2008,29(S1):270-273+10.
[7]彭金定.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外語界,2002(03):15-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