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倩,張雁儒
(河南理工大學醫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是醫學專業畢業生完成高等院校基礎醫學教育之后,以住院醫師的身份在認定的培訓基地接受以提高臨床實際能力為主的系統性、規范性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不僅是提高臨床醫生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我國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完善的有力措施。2014年出臺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辦法(試行)》標志著我國規培建設進入新階段。
目前,政府尚未出臺統一規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價標準。對規培進行評價是提高基地培訓質量、完善我國規培制度建設的重要途徑。本文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四級模型的評估特點,結合規培評價研究現狀,構建較為完善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估體系。
培訓基地是培養合格醫生的重要場所,培訓基地建設是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培基地建設以完善臨床醫療設施設備、健全組織管理機構以及優化師資隊伍為主要目標。
常舒雅等[1]采用TOPSIS法從基本條件、診療疾病范圍、醫療設備、培訓情況、組織管理及師資條件6個方面對新疆某“三甲”醫院規培基地建設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朱斐等[2]以政策為指導,結合具體情況從臨床基本條件、培訓管理、師資管理與培訓、培訓考核和培訓激勵5個方面構建以提升培訓質量為中心的培訓基地管理質量體系。張航嘉[3]在其學位論文中以某“三甲”醫院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建設實踐為研究基礎,從崗位勝任力角度對基地的建設進行研究,對該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師資與學員提出能夠勝任崗位要求的核心勝任力要素。
開展對規培效果的評價最能直觀反映規培質量,通過設置考核評價,可以保證培訓成效,分析評估結果,為改進培訓質量提供依據[4]。規培考核一般從學員醫德醫風、醫學知識掌握與應用、人際交流溝通能力和職業素養等方面開展,學者多通過建立指標體系對規培效果進行評價。
羅云等[5]以柯氏四級評估模型為基礎,運用德菲爾法構建包含有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以及45個三級指標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級指標權重。張博等[6]以勝任力為導向,從住培學員和住培帶教雙層面出發,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和帶教教師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規培醫師和帶教教師考核評價相結合,有效地提高了規培學員和帶教教師的積極性。
優良的師資隊伍是提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關鍵所在,建立有效的針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隊伍的準入、激勵獎懲機制和績效評估制度是提高師資隊伍帶教質量的關鍵所在。
鄭雅等[7]對師資隊伍管理體系建設進行了探索,在了解浙江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師資隊伍管理體系建設情況的基礎上,提出應強化建設理念、細化師資準入和激勵獎懲標準以及加強監管。許劍等[8]指出師資隊伍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重要保證,應在師資遴選、培訓考核以及師資績效管理等方面優化師資隊伍建設目標,提高師資隊伍整體質量。
1959年國際著名學者柯克帕特里克提出培訓評估模型——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型。該模型廣泛用于公務員、企業員工以及教師培訓效果評估中,主要側重于對培訓結果進行評價[9]。該模型把被培訓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階段:反應評估、學習評估、行為評估、成果評估[10]。各階段評估目的、評估內容及主要評估方法如表1所示。
1967年美國學者斯塔弗爾比姆在對泰勒行為目標模式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了CIPP模型,包括:背景評估(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估(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估(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評估(Product evaluation),簡稱 CIPP 評估模型,亦稱決策導向性評價模型。

表1“柯氏四級評估模型”評估方法
與柯氏四級培訓模型相比,CIPP模型貫穿培訓項目的整個階段,對培訓實施全程監控,但是在成果評估上并沒有更多的體現,適用于那些準備長期開展并希望獲得可持續性改進的項目[11]。各階段評估目的、評估內容及主要評估方法內容如表2所示。

表2“CIPP評估模型”評估方法
綜觀柯式模型和CIPP模型,前者側重于對培訓結果的評估,后者重視對整個培訓過程的評估,而前者又是后者成果評估層面的具體化。結合兩者評估特點和我國具體情況,將培訓劃分為培訓前評估、培訓過程評估和培訓后評估3個階段[12],從背景評估、投入評估、過程評估、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7個層面構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價體系。
培訓前評估包括CIPP模型的背景評估和投入評估,主要是對培訓需求、培訓方案以及外部條件進行評價,通過評估判斷規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訓過程評估為CIPP模型的過程評估,通過對規培期間帶教教師帶教情況和培訓開展情況進行評價,通過評估了解規培開展情況,并對規培過程進行實時監督反饋;培訓后評估包括柯氏四級模型的4個層次,通過學員的滿意度、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和應用情況以及為組織帶來的效益進行調查,來評判規培成效。具體評價內容見表3。

表3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估體系
近年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理論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涉及結合評估模型構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估體系的研究微乎其微。以往對規培項目進行評價,僅從規培學員考核成績和學員滿意度角度出發,缺乏對帶教師資以及住院醫師的人文素養、科研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評估,未形成全面的評價體系[13]。
本文基于CIPP模型和柯氏四級模型構建的住院醫師規范化評估體系貫穿規培全程,對規培基地質量、帶教師資、管理機制、規章制度以及組織和個人受益程度等外部條件,規培認知、學員滿意度、理論技能掌握情況和人際溝通能力等內在因素均可進行評價,有利于全面評價規培質量。本文只初步構建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價體系,未對指標的具體量化方法進行探究,仍需進一步運用實證研究來驗證指標體系的可行性與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