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詩
【摘要】會計信息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是反應企業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情況的重要依據,對企業的發展以及股東、股民和企業員工等人來說都至關重要。近幾年來我國經濟不斷追求穩中求進,在市場經濟中,雖然經濟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果,但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仍比較嚴重。這對企業的成長和國家經濟的發展都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 解決措施
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是會計的兩大目標,而會計信息是實現這兩大目標的重要媒介,會計信息的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著會計目標的實現與否及其實現程度。我國經濟發展起步雖然較晚,但是在黨的領導下其發展速度較為驚人,然而,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較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對于會計信息失真,采用林鐘高教授在1999年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可以將其分為會計信息不實和會計信息造假。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客觀的會計信息失真有時不能絕對避免,但主觀的會計信息失真是絕不允許的。會計信息失真存在許多危害,對企業而言,損害企業形象、對企業的成長造成惡劣影響,甚至導致企業的破產;對利益相關者而言,損害他們的利益,不利于其作出正確決策;對社會而言,影響國家的稅收、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等。分析形成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人為故意的方面,也有客觀事實的方面。本文僅從以下幾點淺談形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一是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雖然現代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但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并非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步,制度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時滯性,加之許多企業仍受過去經營管理思想的束縛,不愿在企業內部實施現代企業制度,使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尚未實現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轉型。而不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及其發展的時滯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使企業提供的信息與真實情況之間存在差異,形成會計信息失真。二是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一些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法律條文和準則,但并非所有的企業均已貫徹實施。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仍存在內部崗位分工不明、權責不清、會計處理程序混亂等現象。我們所知,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大目標就是實現會計信息保真,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然而許多企業仍未覺察到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還沒有在企業內部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三是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仍有待提高。會計人員在企業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影響著經濟活動。會計人員的素質、職業判斷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存在很大關系。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會計工作質量的好壞和效率的高低,進而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四是法律規范不健全、懲罰力度較小。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建立健全。雖然我國就會計方面已經制定了不少法律規范,但許多法律法規比較空泛籠統,對相關問題的規范不具體、詳細,使得某些人員抓住法律法規的漏洞謀取私利。且有部分的法律法規法律沒有被嚴格遵守和執行,對于經營者和會計人員隱瞞事實、蓄意造假、編制虛假財務報表等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大,對人和企業的影響較小。法律法規對相關人員行為的約束與監督未發揮其完全作用,使得會計失真現象有了更大的空間。五是信息不對稱。由于委托受托關系的存在和經營權與所有權相分離的要求,使得企業管理者、會計人員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會計信息的程度存在差別。信息不對稱是信息提供者提供虛假信息的重要前提,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條件。企業作為盈利性的組織,為獲得利潤最大化可能出現隱瞞或虛報經營成果,做假賬等提供虛假信息的行為。
針對上述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以下的解決措施。一是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F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是企業實現更好發展和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條件。只有不斷完善和發展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向科學管理轉型,才能使企業改善現狀,在企業內部部門、人員之間實施權責分明、有效制衡的機制,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遵守市場紀律,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二是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增強企業內部控制意識。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減少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需要管理層提高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結構,貫徹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防范會計信息失真。三是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會計人員的道德倫理修養教育和強化會計人員的法制觀念。一方面會計人員自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接受相關后續教育,恪守會計職業道德,牢記朱镕基總理所說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另一方面,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要對其進行綜合考核,確保企業招聘較好職業道德素質和具備較強專業技能的人才。同時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相關職業道德教育,例如舉辦會計職業道德相關講座等。四是完善會計信息法律規范,加大執法力度。為提高我國會計信息的質量,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應當不斷完善相關會計法律法規,不斷彌補法律法規在相關方面的缺陷,適當增加執法力度,使企業和相關人員得有因有的懲罰,發揮法律的約束和監督作用,給現有人員警戒,也警醒后人,使會計活動的過程更加法制化、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