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龍
【摘要】結合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的特點以及新高考的考查方向,舉例說明如何培養生物核心素養,最終實現“立德樹人”這項教育事業的基本任務。
【關鍵詞】生物 ?一輪復習 ?核心素養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72-01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立德樹人是我黨的教育方針和根本任務,需要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全方位落實。另外,《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 年)》明確指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1]因此,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不僅是高考備考的需要,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體現。
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由四個要素組成: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這四個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2]在高三一輪復習中,教師的任務是在幫助學生扎實基礎知識,掃除以往學習落下的盲區并通過演練典型習題進行有針對性鞏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勇于探究實證的科學精神,更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生命觀念,最終明確自身社會意識和責任,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現筆者擬結合以下例子具體說明高三生物一輪復習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素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策略。
一、基于課本知識,創設情境
通過在基礎知識點或者在一輪復習中遇到的習題背景,創設相關情境,引導學生培養理性思維,認識生命規律,形成相關的生命觀念,樹立社會意識和責任。
情境一:必修二中“摩爾根與同事在對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時,發現白眼的遺傳和性別相聯系,設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在X染色體上,則實驗當中的遺傳現象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釋。那如果白眼基因不只是在X染色體上,而是在X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將會得到怎樣的雜交結果呢?能否得到合理的解釋呢?”其實這里是基于課本原有的表述,模擬當年摩爾根做實驗所遇到的情景,延伸出其他的情況,利用假說演繹法中的演繹推理部分,結合摩爾根的實驗思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以及從科學家的實驗歷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精神。
情境二:“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內容包括DNA復制,RNA轉錄,蛋白質翻譯這三個過程,這是絕大多數生物在進行基因的遺傳和表達的時候必須經歷的過程,那如果要對付癌細胞的增殖或者外來病毒的入侵,根據中心法則,在醫學的研究上可以有哪些方向或者思路呢?”當學生回答出要針對這三個過程的時候,則可以進一步引入抑制癌細胞復制分裂的藥物,以及反義RNA等相關例子,這樣可以在培養理性思維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關于結構與功能,進化與適應等生命觀念的形成。
二、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社會責任感
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熱門的時事與一輪復習當中的知識點進行聯系,幫助學生認識到生物科學在各領域所承擔角色和地位,明確自身肩上的社會責任,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對國家和民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聯系一:聯系目前國家實行的二胎政策,結合必修二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點,在引導學生學會遺傳病遺傳方式和發病率調查的同時,更要讓學生了解二胎背景下的婚檢產檢相關知識,例如母親的生育年齡與21三體綜合征的發病率呈正相關關系,因此要提倡適齡生育等相關優生優育的措施,培養即將成年或者已經成年的高中生擁有新時代的生育觀念,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而承擔個人應負的責任。
聯系二: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日前正式開通,該大橋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建設,從工程管理到技術研究,大橋管理局和建設者始終重視海洋資源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最終實現了海洋環境“零污染”和中華白海豚“零傷亡”目標,白海豚也沒有因為大橋的建立而遷移棲息地,真正做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范,這也與必修三中種群群落以及生態系統部分建立了很好的聯系,在一輪復習中引入這些實際的例子,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更加透徹的同時,不但幫助學生加深進化與適應,穩態與平衡的生命觀念,更明確了要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責任。
總而言之,在高三一輪復習的過程中,結合相關知識點和鞏固練習,進行適當的外延,多一些聯系生活實際,能夠為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增加一抹趣色,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培養高三考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培養理性思維,學習科學探究精神,樹立生命觀念,最終明確我們肩上的社會責任,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引導學生學會“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1): 4.
[2]吳成軍.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高考命題研究[J]. 中國考試,2016(10):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