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玲
【摘要】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當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身體體格和堅定的心理意志。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特點來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突出靈活多變和以人為本的主線,讓小學生們在新穎的教學模式當中快樂的鍛煉,開心的學習。本文將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 ?創新教學模式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214-0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主要服務對象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應當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深入的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來開展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具體來說,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改變傳統分組模式,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
小學生們年齡小,好動愛玩,他們對于體育課本身就擁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如果我們長期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不進行創新的話,可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眾所周知,小學生們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持久性不長。他們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為了能夠保護學生的興趣,我們應當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改變以往單一的課堂模式,盡最大的可能讓學生保持對體育課程的新鮮的。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開展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為學生所分的小組都是固定的,人數固定、成員固定,久而久之,小學生們就會失去新鮮感。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適當引進靈活多變的分組組合。比如說可以讓小學生們自由結組,讓他們和自己喜歡的朋友結成一個小組。再比如說分層次教學的分組,將體育運動水平相近的同學分成一個小組等等。
二、應用自主合作模式,增強課堂活動性互動
自主合作教學模式是當前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所謂的自主,指的是讓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和示范了相關動作以及技能時,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和思考,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并進行學習和模仿。所謂的合作,指的是在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與同學和老師一起討論、練習、合作、交流,解決運動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分別代表著教和學兩個方面,只有實現活動性的互動,才能夠讓教與學之間密切聯系,相互作用。所以說,作為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來。
以前滾翻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先進行了完整的動作示范,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嘗試模仿練習。學生在自主練習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在做前滾翻動作的時候,人為什么會彎掉呢?頭頂怎么會疼呢?等等。在此基礎之上,我進行了二次示范,并且向學生講述了與動作相關的要領和重點、難點,提醒學生在運動時注重自我保護。這樣一來,教師示范——學生練習——學生求教——教師講解的模式就形成了,實現了有效的互動。
三、創設趣味教學情境,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
小學生們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組織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通過模仿來完成體育活動訓練。為了能夠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模仿當中體會運動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充滿趣味,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不知不覺的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不僅如此,利用情境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更能夠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讓學生形成堅強的品質。
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立定跳遠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體驗跳遠的樂趣,我在課堂上為他家講述了一個小青蛙的故事。我在課堂上為大家講述了一個小青蛙的故事,隨后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自己想象成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青蛙。我在提前準備好的場地當中設置了一些障礙,比如說體操墊、畫出來的河流等等,然后讓小學生們模仿青蛙跳,從起點依次跳過障礙,最后達到終點。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要求小學生們遇到障礙,必須跳躍,雙腳起跳,雙腳落地。學生們不僅對跳遠運動有了更熟練的掌握,更得到了非同一般的樂趣。
綜上所述,創新是教學的靈魂,同時也是決定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只有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優化,才能夠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吉祥.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5(12):11.
[2]劉小勇.小學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江西教育,2016(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