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音樂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 ?學生 ?創新能力 ?培養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215-01
一、音樂教師需積極創新教學理念
如果要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那么教師也應當擁有創新教學理念,否則這一目標地實現將無從談起。首先,音樂教師要逐漸樹立起學生為本的思想,并在教學中多加鼓勵學生對作品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問題,之后教師予以解答,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也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打下基礎。其次,音樂教師還要摒棄傳統重理論、滿堂灌等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這是因為這些方法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表明雖然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與技巧,但無益于他們創新能力地培養。對此,廣大音樂教師要在創新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進修、交流以及網絡等渠道學習諸如啟發式、探討式這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并熟練掌握。之后在教學工作開展之前結合教材內容、學生情況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這樣在有效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和熱情情況下促使其創新思維的活躍。
二、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意識并非單純的被動掌握音樂知識,同時亦不是被動的獲取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其屬于一項創造性的審美行為。是創新者結合自身心理特征、思維習慣、生活閱歷以及審美體驗來對作品進行理解。要想能夠在音樂教育中有效培養的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由如下幾方面著手進行:第一,在對音樂進行欣賞時,教師先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創作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個性以及政治觀點等內容,可以采取編寫提綱、附上文字說明或是標記樂譜上的速度、力度以及表情術語等方式來更好的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創作意圖,隨后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與審美經驗來感受作品中所呈現的思想情感與意境。第二,學生在對音樂進行表現過程中實質上是進行音樂的二度創造,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審美經驗與習慣來理解與體驗作品,并創造性的將作品的藝術美再次展現出來,同時賦予其新的意境與內涵。例如,在對某一作品欣賞完畢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了解作品中的表演方式、速度、力度以及高潮的處理等內容,并且深入探討表演者的情感體現,從而實現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第三,重視學生的音樂創作。此處所說的創作并非指的是讓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創造,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即興的進行曲譜或是歌詞的編寫,讓其能夠有效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三、創新音樂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要想有效實現學生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則需要積極創新自身音樂教學組織形式。第一,教師應當要積極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音樂教學工作,不可單純的進行聲樂與樂理方面知識的教學,還應當要教會學生能夠正確分析音樂作品、創作特征等方面的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采取演示的方式來進行,采取講故事的方式來對音樂作品進行講解,并且根據作品與作者創作的歷史背景等內容來分析作品,讓學生不再單純的是進行音樂的學習,而且還能夠實現音樂的創造。第二,教師應當要采取民主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出自己的引導者與組織者的角色,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音樂過程中的合作者。只有營造起民主的教學氛圍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有利于學生想象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課堂評價要科學合理
對于音樂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地培養來說,課堂評價是否科學合理有著不小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予以充分重視。第一,教師在評價學生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創新行為,不管其效果是否明顯都應當要適當予以肯定與鼓勵,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與進步,切實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與能力。第二,在進行學生與學生互相評價過程中,學生們都喜歡傾聽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采取互相評價的方式能讓學生更為仔細與認真的觀看與傾聽同學的表演,并反思自己的不足。除此之外,還能夠讓學生的互相討論過程中更好的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明確今后自身努力的方向,并在探討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單單是我國素質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要能夠充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并在基礎上大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盧潔芳.探索音樂教育專業創新能力的構成及培養[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9(10):135.
[2]許亞娟.音樂教育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大舞臺,201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