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進步,傳統的紙媒無疑受到極為嚴峻的挑戰。因此,紙質媒體的新聞編輯需要在理念以及工作模式上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
關鍵詞:新媒體 紙媒編輯 創新
一、新媒體背景下實現紙媒新聞編輯工作創新
(一)編輯理念上的創新
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形勢下,編輯業務方面也隨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聞編輯人員要想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就必須在思想觀念上進行改變,在理念和編輯方式上尋求創新。這就需要對受眾人群的所思所想有足夠的掌握,采取市場調研等方式,與廣大受眾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關系,要勇于嘗試先進的編輯業務方式和手段。在從事編輯工作時,要與受眾創建良好的互動,進而掌握他們喜歡的媒介途徑。另外,在實踐過程中要把陳腐的編輯理念徹底摒棄,根據國內外不同受眾的情況,對新聞傳播方式及時做出調整,改進不足之處。還有就是新聞編輯的判別能力需要加強,從而保證新聞事件及其內容具有真實性。注重挖掘具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將有價值、有吸引力的內容提煉出來,讓紙質媒體充分發揮引導作用。
(二)新聞產品上的創新
首先,新聞產品的形態定位。紙媒新聞編輯必須根據受眾的切實要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進行改變創新,并推出更加切合受眾實際需求的新聞信息產品。其次,新聞產品內容的準確定位。以往新聞編輯內容上過于枯燥,形式單一,已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因此,在新聞內容上需要創新,讓其呈現出豐富的多樣性,從而使不同受眾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
(三)編輯角色上的創新
新聞編輯人員以往只是負責對新聞資料進行收集、分類以及編輯等,但為了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必須在編輯視角上進行創新。首先,注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改變編輯理念,要采納并學習先進的編輯方式,信息獲取途徑要適時擴展,對其他傳播媒介的優勢和特點也要有足夠的了解。其次,編輯人員應轉換角色,充當新聞信息的傳播者,與受眾建立近距離的交流,掌握受眾切實需要,虛心接納他們中肯的建議,并將其放在新聞報道中。最后,紙媒新聞編輯必須對新聞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信息量大的同時更要兼顧好內容品質。
二、新媒體背景下紙媒新聞編輯發展策略
(一)加強政治意識,注重文化積累
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及思想覺悟,以專業媒體的視野在社會輿論中占據制高點,避免那些不當的網絡言論、虛假新聞等。還要將不同的文化交融在一起,使大眾的眼界得到開闊。這就需要紙媒新聞編輯不斷地學習,使自身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并將積累的文化知識運用到新聞報道中,從而為大眾提供更優質的新聞內容。
(二)增強新聞素材甄選能力,善于發現有價值的新聞
在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的速度極為快速。因此,大部分紙媒新聞編輯人員通常會選擇到網上搜集相關素材,從中捕捉熱點,進而再進行采訪和報道。但在龐大的信息流中很難分辨出網絡信息的真假,這就需要編輯人員具備較高的辨別能力,能夠快速而準確地在信息流中挑選有價值的素材,并進行深度挖掘。同時,新聞編輯還需要從傳統媒介中積極找尋出具有價值的素材和內容。雖然對于同一事件在網絡、電視以及其他媒體都有所報道,但在內容和形式上卻有著一定的差別。因此,新聞編輯還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新聞觸覺,在實踐過程中,確認新聞信息的準確性,利用文字、圖片等報道內容的客觀性,在內容上進行調整,使廣大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三)紙媒新聞編輯必須充分掌握新媒體平臺的功能以及應用技巧
當前,傳統紙質媒體與其他新興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因此,紙媒新聞編輯應對新媒體平臺的功能及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學習,并能熟練掌握其應用技巧與功能作用。同時,對那些從網絡上搜集來的新聞內容,要有選擇性地應用和創新性地編輯。當前很多網民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這種情況下,則需要新聞編輯篩選完信息之后再進行編輯,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優化整合。新聞編輯還可以創建一個平臺,吸引廣大網民,特別是那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網民來發表言論,對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進行編輯。要對新媒介的優勢進行借鑒,在新聞標題的擬定上更加多元化并賦予其生命力。另外,適當地運用多種詞匯和語言表達方式,但切勿為了吸引受眾注意力而盲目采用網絡詞匯或流行語,否則會失去其真正意義。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紙媒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所以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時俱進,通過不斷的創新,讓新聞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加吸引受眾的目光。
參考文獻:
[1]張貽苒,李怡.新媒體時代下紙媒新聞采編的現狀與轉型探索[J].新媒體研究,2016(18).
[2]張曉蕓.新媒體競爭下對新聞編輯的素養要求[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
[3]劉復培.基于新媒體時代紙媒新聞編輯創新問題分析[J].科技傳播,2018(18).
(作者簡介:張雅靜,女,本科,吉林日報社,初級,研究方向:新聞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