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俊
檔案對于人類文明以及歷史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記錄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精準扶貧是黨中央的英明抉擇,是近年來中央扶貧開發的工作重點,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很多文字、圖片以及音像資料,都是對于精準扶貧工作的真實反映和記載。精準扶貧工作檔案,對于現階段脫貧攻堅以及今后的鄉村振興戰略有著至關重要指導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規范、完整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1 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內容概況
精準扶貧檔案在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是檢驗扶貧工作的主要依據。在綜合考慮精準扶貧檔案特點的基礎上,可以將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分為村級檔案和入戶檔案,其中村級檔案可分為綜合類、精準識別類、精準施策類、精準脫貧類。其中,綜合類包括決策部署、政策法規、規劃計劃、監督管理、組織保障等文件材料;精準識別類,包括貧困村的識別、貧困戶的識別以及建檔立卡信息等文件材料;精準施策類包括貧困人口精準幫持、基礎建設、社會扶貧、支撐保障等文件材料;精準脫貧類包括貧困村退出、貧困戶退出等檔案信息的文件資料。入戶檔案按照“一進一出,一扶一幫”四個要素19個子目錄進行建檔。
2 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思想認識不到位
上至一把手領導,下至一般群眾都比較重視經濟發展,很少重視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對檔案管理的設施設備投入很少,關心很少,沒有重視扶貧檔案的管理工作,精準扶貧的檔案管理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沒有把精準扶貧工作與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管理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導致在農村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檔案管理出現薄弱環節。
2.2 檔案管理體制不健全
依照《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各級部門應當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設,形成規范化、科學化的檔案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相關體制規定依舊不夠完善,即便是有相關體制規定,也未能深入到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在收集、整理、歸檔、保存以及利用等方面,依舊未有明確的體制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對于檔案管理工作,都是由檔案管理員自主決定管理模式,并未完全形成規范化管理。同時,現有管理體制也存在明顯缺陷,未能對當地實際扶貧工作實際情況展開深入考察研究,所制定的檔案管理體制缺乏可行性,難以發揮其實際作用。
2.3 缺乏檔案管理專業技術人員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沒有專門的扶貧檔案管理人員,都是普通工作人員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在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方面都缺乏專業基礎知識,導致收集資料不完整,分類不清晰,保管不科學,利用不方便等問題,這個問題的出現對于當下的脫貧攻堅以及今后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資料查找佐證帶來很大的不便,亟需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培訓。
3 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對策
3.1 提高認識
站在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同志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做好扶貧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各個層面積極開展扶貧檔案管理指導工作,形成重視檔案建設良好氛圍,這樣才能夠促進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目標得到實現。
3.2 健全制度
健全制度,對精準扶貧的檔案管理進行規范管理。一是要制定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制度。對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做出明確要求,同時根據省、市精準扶貧文件要求,以縣為單位,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細則及管理規定,各個單位根據細則及管理規定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進行落實;嚴把檔案規范整理關口。檔案館應該積極地配合當地出臺的政策法規,科學合理地對精準扶貧檔案進行整理。歸檔的文書需要依據《歸檔文件整理規則》開展整理工作,照片檔案按照《數碼照片歸檔與管理規范》開展收集及整理工作;加強“一戶一檔"的管理。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要配合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加強對貧困人員檔案的建立,堅持“一戶一檔”,而且要依據相關的要求及規則建立新的檔案臺賬,對“一戶一檔”實行動態監管。
3.3 加強培訓
檔案管理的專業性強,檔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因此,必須重視對檔案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多為檔案人員提供業務培訓機會,組織他們學習檔案理論知識與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要讓檔案人員充分認識到扶貧檔案管理的開展意義。同時,讓他們樹立起扶貧檔案管理意識,嚴格按流程開展檔案管理,從檔案接收、鑒定、整理到錄入、保管、利用等每一環都必須專業、規范。此外,還可多鼓勵檔案人員參加各級機構舉辦的檔案管理交流活動、征文等活動,增強檔案人員的學習意識,使其主動學習檔案管理業務,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4 結束語
精準扶貧是解決民生問題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精準扶貧檔案是開展扶貧工作的真實記錄,同時也是關鍵性的決策依據。所以,必須要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依照當地實際情況,從各方面入手,不斷提升檔案管理水平,確保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