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琪 孟慧 張欣怡
【摘要】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普及,微商成為一種新型營銷模式登上社會舞臺。它的方便快捷、受眾廣泛、進入壁壘低等特點深受大學生創業者的青睞。分析大學生微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此提出的建議是本文的主旨。
【關鍵詞】微商 創業 電子商務 大學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做好2018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重點強調了大學生應該認真實踐國家“創新創業,鼓勵大學生創業”的發展戰略,微商已經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一種新型熱潮。盡管大學生從事微商事業可以享受諸多便利,但是同時存在許多隱患。我們對現階段大學生從事微商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以此來研究大學生微商的發展現狀。
一、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是通過調查網站發放問卷進行的,在對徐州工程學院學生調查的基礎上,對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狀況進行了初步研究。共邀請500名大學生參與調查,其中數據回收后的有效問卷為442份,問卷有效率為88.40%,覆蓋了各個年級和學院。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女生占了72.73%,其余的均為男生,男女比例約為1:3;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這四個年級的同學分別占比31.82%、52.27%、11.36%、4.55%;其中管理學院同學占比最高,為35.22%,經濟學院同學次之,為22.72%,教育科學學院和機電工程學院同學占比分別為10.26%和9.42%,體育學院和藝術學院同學占比重最低,分別為2.27%和4.55%,其他各學院占比總計16.01%。
二、大學生微商現狀分析
近年來,許多大學生更愿意在自己的課余時間從事一些兼職,微商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大學生微商人數達微商總人數的30%,且呈增長趨勢。
(一)70%的大學生微商月盈利收入一般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每月盈利在500元以下同學占35.70%,盈利在500-1000元的同學占38.44%,盈利在1000-3000元的同學占16.25%,盈利在3000~5000元的同學占5.26%,盈利在5000元以上的同學占4.35%。由此可見大學生經營微商總體收益并不大,究其原因除了大學生微商的經營條件比較惡劣以外,其自身的經營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
(二)大學生微商經營范圍小
對于還沒有跨入社會或者是剛剛跨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她們所擁有的人脈關系是十分狹窄的,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大學生偽善經營范圍有限,對象有限,她們所經營的對象無非就是朋友、家人。這時的大學生微商具備了殺熟的特征。另外在大學生微商中,絕大部分從事微商行業的大學生朋友圈好友人數不超過200,極小部分的好友人數超過500。
(三)大學生對微商的觀念有待改變
大學生在業余時間從事微商行業,大多數學生選擇在課余時間兼職微商是為了賺取零花錢,當然,微商的從事也可以給同學們帶來許多益處,在與客戶的溝通中,她們培養了自己與人溝通的業務能力;在推銷自己的產品時,他們提高了自己的口才。不會作為就業第一選擇。通過我們的調查可以得知,絕大多數同學還是贊同微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會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擁有自己的地位這一觀點,但是同學們的就業觀念還是比較傳統,多數人表示自己在大學畢業之初,并不會將微商作為自己今后的工作,自己還是會努力去尋找一份普通,收入穩定的工作,從事微商只是兼職而已。這說明在他們的眼中,從事微商不能作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她們更愿意從事傳統市場上的工作。
三、大學生微商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一)微商商品質量優劣難以保證
大學生從事微商的原因多數依靠親朋好友的介紹,少數是自己朋友圈里的產品代理商宣傳,因而他們并不能完全保證自己所售微商商品的質量優劣,甚至于并未親身試用,只是根據網上的宣傳道聽途說,對于一些特定產品的用途與使用方法更是一無所知,并通過上級或者代理商的圖片和文字宣傳直接轉載、發布朋友圈。由于微商的特殊經營模式,大學生從事微商不需有進貨囤貨的憂慮,但也對商品的來源無法追蹤,正品和質量也難以究其根本,宣傳與銷售時并不能直接做出承諾,使得大學生微商發展滯緩。
(二)大學生從事微商過度消耗社會關系
微商入門要求低,沒有過高的門檻,運行資本少,但由于人數多、商品類似導致同行競爭激烈。大學生微商的銷售渠道一般是朋友圈,利用自己擁有的人脈,通過朋友圈中的好友來進行營銷。根據同學反饋,只有少部分微信中的好友會轉變為固定的顧客,但在擴展交際圈時,大學生們的社會經驗少,朋友基數低致使他們只能只有通過附近好友或者朋友推薦等方式進行拉攏新顧客,可這種方式往往帶來的新好友數量并不多。同時,過度頻繁的刷屏朋友圈和好友推薦不僅讓他們自身產生厭倦感,也使得身邊好友反感,甚至解除好友關系,喪失部分好友。這樣的模式嚴重打擊微商創業的積極性,大學生自身的抗壓能力也較低,最后輕易放棄。
(三)大學生微商未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
根據調查統計顯示,大學生微商的收入一般,有74%的大學生運營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約19%的大學生微商可以獲得1000元以上的中等收入,也有極少數能獲得超過3000元,甚至5000元的超高收入。可見大學生微商的經營規模不大,盈利情況一般。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收入,投入成本低,且多數情況下大學生從事微商周期短:通過我們的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絕大多數學生還只是將微商作為兼職,并沒有很多學生愿意在畢業之后將微商作為自己今后從事的工作,她們更愿意選擇傳統市場上的工作,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沒能夠在微商經營方面花費足夠的時間,還是不能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
(四)校園微商監管不明確,缺少法律保障制度
當今社會,校園微商缺乏正確的指引與監管措施。有關大學生從事微商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大學生在從事微商之前也沒有相關專業人員進行一定的執導,沒有專業機構在產品進入市場過程中進行嚴格把關,這也就導致了有不少大學生上當受騙,丟失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