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泉
摘 ? ?要: 教師這個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新時代教師職業賦予更多的光環,社會、家長、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教師應當從學生、家庭、心理、職業定位、社會等方面找到職業幸福感,快樂地做新時代光榮的人民教師。
關鍵詞: 教師 ? ?職業幸福感 ? ?教學價值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各個行業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社會、家長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又恰逢獨生子女上學高峰期,獨生子女難教,社會媒體對教師有負面報道,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所降低。新時代,教師如何做富于職業幸福感的陽光教師?
一、放空心態,轉變角色,換個角度,海闊天空
羊很弱小,人很強勢。時間長了,這一切便顯得順理成章,沒有誰懷疑這里面有不妥,就連人看羊也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羊的生命意義成了最終被端上餐桌的幾盤肉的簡單存在。換一個角度看,羊會不會看到羊的另一面呢?人看羊時就只是一只羊,簡單得很,人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總是習慣給事物下定論,人似乎對這個世界一切都已經了如指掌,其實人在這個龐大的世界中是很弱小的,無知無畏,膽大妄為。相比之下,牧民,有時候卻能用一種更樸素的心態看待事物,每個人都說是人在放羊,其實是羊在放人,羊吃草的時候吃到哪里人就得跟到哪里,羊知道哪個地方有好草,邊吃邊往那個地方,人卻不知道,所以人只能跟著羊,羊還知道哪個地方有水,吃到一定的時候自然而然向那個地方走去,不亂走也從來不迷路,聰明和有經驗的牧民跟在羊后面總是能找到水。
且把學生當作羊,把教師當成牧民。其中的奧妙和智慧截然不同,你所收獲的知識也不一樣。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為了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從他們身上發現自己的短板。我們可以試著讀書游歷,培養愛好。把我們經歷的、感受到的帶到課堂中。既滋養了學生,又豐富了我們的生命。我們一定要有牧羊人的精神,學會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博學、陽光、溫暖、包容,成為自帶能量的能量體,周圍會吸引更多美好,人生的風景大不一樣。什么是幸福感?其實幸福感就是發自內心的對外在事物的感覺。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除了尋求外在的發展外,還要尋求成長。教師的自我價值感體現在被家長認可,學生喜歡。守住三尺講臺,盡顯人生風華。首先我認為重要的是加強自我學習和成長。不單指術業有專攻的專業成長,更多的是拓寬視野,豐厚底蘊,涉獵一系列書籍。將老師自身的水桶裝滿,才能博學眾長,取百家之精華,滋養心靈,潤澤學子,惠澤四方,才能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喚起生命的教育,成為塑造靈魂的工程師。
二、讀書大大提升了自我修養,明凈慧智,至善至美
人的一生都有不完美,不完美的人必須有知己,做一個美好的人是絕大多數人的心愿,除了心靈的美好外,外表也需要美好,其實我認為最美好的事就是讀書。讀書讓我們知道天地間很多奧秘,而且知道還有更多奧秘不曾被人揭露,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洞察天下。你在書籍里看到了無休止的時間流淌,你就不敢奢侈。把他人的聰慧加上自己的理解用恰如其分的語言表現出來。你的人生不見得比別人差,反而更光艷奪目,或許這就是讀書帶來的幸福感。一位老師的成長期大約十年,我們會經歷一次一次職業倦怠期,同樣作為年輕人,只有趁著年輕學習鉆研磨礪,盡一切可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獲取充滿智慧的知識,工作才能無愧于青春,無愧于年華。
三、學生是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的基石
老師如何從學生層面獲得自我價值和幸福感呢?確定與學生的關系,并且在這段關系中獲得良好的自我價值。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互動,明確自己職責的意義和使命。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要將學生看成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動。在共情通情的基礎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境交融,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傳輸,真正體現生本教育。喚醒每一個命個體。有了這個認識,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找到自我的價值和使命感。
四、同事之間交流成長,學校領導認可是增強職業幸福感的動力所在
每一位教師從內心深處要樹立做幸福教師的信心和信念。面對同事,面對學校,面對工作保持一顆正念的心。在工作中善于把微笑和真誠傳遞給每一位老師,從而獲得他們的支持與幫助。彼此間多一分理解和寬容。面對工作中棘手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解決與支持。你會感覺這個群體是一群人,一群有著共同心聲的人,凝聚力量更強。同事之間充滿溫暖與友善,很好地化解工作中煩悶與困難。工作干得出色,得到領導認可、同事夸獎,職業幸福感油然而生。
五、家庭成員的支持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強大保證
選擇了老師就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做老師,就應該清楚老師這份職業。但老師比較受人尊敬,比較體面。并且老師的社會關系簡單,工作時間固定,作息規律。許多人都愿意選擇老師作為伴侶。凡事有利就有弊。每一個行業都有光鮮的一面,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老師要對自我職業有認同,把這份認同感傳遞給家庭成員。讓家庭成員對你的職業有更清晰的認識。對你的職業價值有認同。教師面對很多學生,通常對學生比較嚴厲,希望每一個孩子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會把這種職業習慣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對子女通常要求非常嚴格。人的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子女的成功。讓孩子成長為有用之才是每一個父母最大的愿望。老師在培養子女這方面更有經驗,大大降低培養子女失敗的風險。這樣,教師的作用和價值在家庭中充分得到發揮和認可。做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六、陽光心態,自我欣賞,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雖然社會和家長給予老師比較高的期望,希望老師將每一位孩子都培養得非常優秀,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甚至有專家提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是老師要清晰地知道面對各方面壓力和輿論,不能將老師這個職業神化。老師也是人,是人孰能無過,是人就有能力高低的差異和秉性的異同。我們不可能做到讓人人滿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工作中的不夠好,接納自己有時候的壞情緒,培養一兩項愛好和興趣。在工作苦悶之余,在自己的愛好中尋求一些愉悅,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空閑之余養成和書為友的習慣,增加人生的寬度,讓高貴的靈魂琴瑟和合,盡職盡責做好分內的事。謙虛好學,對自己的職業有所規劃。有目標有行動,做一個溫情的老師。面對工作、同事、學生和家人少一份苛責,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和善,多一份謙讓,多一份從容。你將成為人人羨慕尊敬的真正的園丁。
參考文獻:
[1]李志梅.影響教師幸福感因素探析[J].科教導刊,2017(8).
[2]張麗杰.在幸福中執教[M].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3]張中偉.教師幸福感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教育探索,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