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然
摘 要: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作為經濟的血脈,建設新時代現代金融體系是建設新時代現代市場經濟的關鍵。近年來,我國金融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市場規模躍居全球前列,但發展質量仍有明顯不足。金融與實體經濟互為鏡像,金融發展中暴露出的問題,既是實體經濟結構性矛盾在金融領域的直接反映,也有金融改革發展不到位的因素。對標高質量發展,堅持問題導向,金融體系要從關注“規模”轉向關注“質量”,金融功能要由傳統的“動員儲蓄、便利交易、資源配置”拓展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風險管理”。因此,有效針對金融風險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極為重要。
關鍵詞:金融管理;金融風險;識別;應對措施
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金融業基本建成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具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從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至今,我國債券市場形成了以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主導,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商業銀行柜臺市場在內的多元化、分層次債券市場體系,市場存量規模成為僅次于美國、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從改革初期部分企業試點發行股票,到滬深證券交易所設立,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穩步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股市總市值躍居世界前列。我國期貨市場、外匯市場、貨幣市場、票據市場、黃金市場也在金融改革開放大潮中誕生并不斷發展壯大,市場體系逐漸完善,資源配置功能充分發揮。
一、金融管理中金融風險的有效識別
(1)分析資產組成結構
針對金融管理中的金融風險進行識別可以首先從資金組成結構入手進行分析,這也是比較核心的一個分析目標,有助于實現對于風險的準確識別明確。因為資產可以說是金融企業發展中最為核心的內容,其如果存在明顯問題和不正常表現,必然也就會形成一定的風險威脅,以往由于資產不充足帶來的金融風險比較常見。為了更好判斷金融企業是否存在資產不充足問題,需要重點依據資產組成結構進行詳細評估分析,了解其資產分布在現金、固定資產、貸款以及證券等不同方面的比例、數額,進而也就能夠對于金融企業的運營狀況有大致了解,最終明顯可以提升金融風險的識別效果。
(2)了解銀行信貸
在金融管理中做好金融風險的有效識別還需要重點從銀行信貸入手進行有效了解,這也是針對目前比較常見的貸款風險類型進行識別明確的重要手段。對于銀行發展而言,其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貸款,這也就需要從貸款入手進行詳細分析,了解銀行在該方面的具體運營狀況,一般而言,如果銀行在貸款方面出現了明顯問題,造成其該方面的收入明顯降低的話,必然也就很可能影響到銀行發展效果,形成明顯的風險問題。基于此,在金融管理中加大金融風險的識別力度就需要重點關注于該類風險問題,針對銀行信貸表現進行深入研究,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
(3)了解盈利狀況
為了更為及時準確地識別金融企業中存在的明顯風險問題,必然還需要重點把握好金融企業的盈利狀況,其盈利狀況的好壞直接反應出了金融企業運營狀況,必然也就代表著金融風險的高低狀況。基于此,需要在金融風險管理中重點加強對于企業盈利狀況的分析,以此為風向標進行金融風險的判斷。
二、金融管理體系的有效構建
(1)推進各金融市場協調發展
發達的金融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顯著特征,是激發金融體系內在活力和動力的重要條件。在下一步改革開放中,各方要繼續培育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協調推進貨幣、股票、債券、保險、外匯、衍生品和黃金等市場發展,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融資和風險管理工具。同時,金融市場要立足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根本,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揮好金融市場在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高質量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是形成股權融資、推動高科技等新興行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的主渠道。去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要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發展;緊緊圍繞國家新一輪擴大開放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要完善信息披露范圍,包括公司的財務和經營狀況、主要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董事會成員和高級管理層的薪酬、董事會成員相關信息及其獨立性、關聯交易、員工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等完整信息。同時,加強和改善信息披露質量。使用高質量的會計和披露標準以提高報告的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聘請獨立、稱職的外部審計機構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加強信息傳播渠道建設,以便相關各方平等、及時和低成本地獲取相關信息,強化約束。
三、結語
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經濟體系強,金融市場必須強。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加快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不斷創造金融改革發展新輝煌。
參考文獻
[1]余瑩瑩.金融管理中金融風險的有效識別[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9):235.
[2]蔣鳳.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識別金融風險[J].現代經濟信息,2018(05):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