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險+期貨”模式可以規避、轉移和分散農產品價格風險,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本文對該模式的運行機制、優勢和不足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建議,以期作為該模式試點的有益借鑒。
關鍵詞:“保險+期貨”;農產品價格風險;風險管理;對策建議
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且無明顯的波動規律,影響農民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社會整體物價水平的波動,擾亂市場秩序,不利于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的穩定與健康發展。因此,對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勢在必行。
一、“保險+期貨”模式試點
鑒于農業生產者面臨農產品價格風險,發展農業保險和利用衍生品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是切實可行的。但傳統的農業保險不能覆蓋農產品價格風險,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的推廣情況也并不樂觀。“保險+期貨”試點結合了保險和期貨市場的優勢,是對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模式的有益創新。
二、“保險+期貨”模式運行機制
“保險+期貨”模式運行機制如下:
(1)農業生產者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購買農產品價格保險,使得農產品出售價格不低于保險目標價格,從而將農產品價格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目標價格則由保險公司以該農產品的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為基礎決定。
(2)保險公司向期貨公司支付期權費,購買農產品場外看跌期權(put option),將農產品的價格風險轉移給期貨公司。期權費由保險公司與期貨公司商定,保險公司以該期權費為基礎設定標的農產品價格保險的保費率。
(3)期貨公司在向保險公司出售農產品看跌期權后,在期貨市場上自行套期保值,即以方向相反出售相同標的數量期貨合約,將農產品價格風險分散給期貨市場的投機者、套利者等其他參與者。
三、“保險+期貨”模式的優勢
“保險+期貨”模式在規避農產品價格風險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1)從參與者專業性角度來看,保險公司在進行價格保險產品設計和農產品價格保險推廣方面具有優勢;期貨公司則長于衍生品研發和期貨市場交易。“保險+期貨”模式將其各自優勢相結合,發揮了它們在各自領域的專業性。
(2)從市場門檻角度來看,期貨市場交易者應具有一定資金實力、專業知識與交易技巧,而購買農產品價格保險卻幾乎沒有門檻。在“保險+期貨”模式中直接購買農產品價格保險,相對于在農產品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對于農業生產者更為便捷和安全。
(3)從風險管理的效果來看,相對于傳統農業保險模式,“保險+期貨”模式中的保險公司既非唯一也非最終的風險承擔者。期貨市場中期貨公司的對沖分散了風險,降低了價格波動對“保險+期貨”模式參與者的沖擊。
四、“保險+期貨”模式的不足
“保險+期貨”模式尚處于試點階段,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信息不對稱引起各種風險。“保險+期貨”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容易引發道德風險等問題。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分別在保險和期權產品定價上更具信息優勢,使得該模式暗藏風險。
(2)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該模式試點不久,單純依靠市場機制還不能保證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盈利,各參與方之間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保險+期貨”模式效益的分配不均,將損害利益受影響方參與的積極性。
(3)頂層制度設計不健全。“保險+期貨”模式試點時間較短,還有問題亟待暴露,也尚未制定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制度,對于“保險+期貨”模式的監管定位及細則有待明確。
五、對“保險+期貨”試點的對策建議
針對“保險+期貨”模式的不足,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對策和建議。
(1)引入信息披露機制。統計和發布農產品即時交易信息,是打破“保險+期貨”模式信息不對稱的關鍵。應當建立統一的農產品市場信息統計及公開平臺,及時監測和發布農產品交易數據。對歷史數據應妥善留存,以備查詢研究。
(2)完善利益分配制度。“保險+期貨”模式利益分配的關鍵在于農產品價格保險和場外期權的定價,即保費率和期權費的確定。應在“保險+期貨”模式中引入競爭機制,讓更多市場主體參與競價;并對不合理分配適當調控。
(3)完善頂層制度設計。應當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制定“保險+期貨”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在試點中有法可依。還應當加強各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對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進行有效監管。
“保險+期貨”模式是對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的積極探索和有益創新,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應當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總結問題,穩步推進“保險+期貨”試點,走出一條適合我國農業發展的農產品風險管理新道路。
參考文獻
[1]安毅,方蕊.我國農業價格保險與農產品期貨的結合模式和政策建議[J].經濟縱橫,2016(07):64-69.
[2]王文龍.中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政策反思及其調整建議[J].經濟學家,2017(01):55-61.
[3]孟慶軍,熊檢.“保險+期貨”模式下農產品價格風險分散機制研究[J].價格月刊,2018(12):24-30.
[4]李浩.“保險+期貨”現狀及發展分析[J].時代金融,2018(12):147-148.
[5]王廈.我國“保險+期貨”模式的農產品價格保險發展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3):207-208.
作者簡介:叢林(1988—),男,漢族,山東濰坊市人,天津商業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單位: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研究方向:證券期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