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巖
最新版的新課標小學英語教學大綱強調了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中,側重進行聽、說訓練.兒童模仿力強、記憶力好,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培養學生基本的聽說能力[1].這不僅可以有效地發展小學生標準的語音、語調,而且還可以改善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中高級階段學生口語不理想的狀況.然而,在大量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以自然環境教學為主的課堂營造遠遠不能滿足特定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和智力發展需要,許多教師仍然比較普遍地使用講解式和考核式的方法,用中文組織大量的句型操練,以復習鞏固所學的語法規則[2],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或許可以熟練地拼寫出450個識記單詞,能夠認讀1200個交際詞匯,能夠背誦簡單的日常用語,但是卻很難達到獨立交流的程度.
動漫語料導入法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篩選和精心組織,用動漫故事引導學生走近英語母語表達環境,再組織動漫真人秀、動畫情景劇等互動表演形式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具有自發語言表達沖動的聽說訓練.該方法的使用是基于當下網絡時代的發展特點應運而生的.絕大多數小學生在課后的業余時間里都會通過手機APP、ipad等互聯網終端觀看時下流行的動畫片或者漫畫視頻,顯然這些故事的數字形象及內容是適合兒童心理和審美需求且能為他們所理解的[3-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故事的原版語言是英語,這就意味著動畫情景劇本身具備了走近數字時代第二語言課堂的基本條件.相比之下,常規情景教學法是利用教材提供的交際場景,按照規定句型的內容,以提問的模式組織學生進行集中演練,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反復練習后鞏固住死記硬背下來的句子,在書面考試中如果見到熟悉的上下文,能夠快速地找出匹配答案,僅此而已.這樣做的問題是,學生缺乏對語境適應性的思考,沒有足夠的表達沖動,學習全過程得到重點訓練的是記憶能力而不是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為了避免語言學習的知識化傾向[6],現行新課標小學英語的教材較以前的版本增加了大量交際性訓練,但僅限于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幾句對話,缺乏表達的延續性、完整性和真實性[7],其實,這些都可以通過導入大量的生活素材來加以補足.我們知道語言的產生和發展都基于人際交流的需要,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在心智上尚屬兒童期,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日常生活中能且僅能通過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滿足他們自我表達的需要.過去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我們習慣使用母語和非母語來界定語言學習的質量和數量,然而根據兒童心理語言學家的普遍共識[8],兒童傾向于在自然環境中學習語言,其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處在一種極其開放、靈活變通的狀態,接受可輸入語言的速度快、理解程度高.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打破成年第二語言學習者慣有定勢的影響,充分運用實物、道具和表演等方法,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大量即時性生活語言,使學生在一種近似母語環境的自然表達中學習,在接觸所輸入的大量正確的語言信息中,主動、自然地抽象出語法規則,正確地理解、模仿所輸入的交際語言,并在潛意識中主動地改正錯誤,而不是出于對“對”與“錯”的理性思考來學習語言.從這一角度上說,與常規情景教學相比,戲劇教學法更好地滿足了學習者特定年齡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有助于明確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對特定語境文化的意識能力、鍛煉跨文化思辨能力、提高聽音能力和表達能力,最終實現小學生習得語言質量和效率的總體提升.
隨著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優質英語動畫片進入我國市場,其中既有經典童話素材改編版本又有大量原創現代生活及科幻題材故事,如:《小豬佩琦》《超級飛俠》《爆笑蟲子》《艾蓮娜公主》《百變馬丁》《潛艇總動員》《帕丁頓熊》《奇幻森林》等等.在風格各異的英語動畫片中選取適合小學生心理發展、標準行為規范和有廣泛接受度的作品并非難事,關鍵在于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只能截取一部分情節作為教學素材,而且這部分素材的臺詞和背景敘述需要符合新課標相應章節的語法及詞匯重點內容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教師在課后投入大量精力查找、比對、篩選加以確定,然后再使用Film Maker、Video Shop Pro、Video Editor、Slideshow Maker、Imovie、會聲會影、暴風影音等便捷的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初步剪切、整理,不僅要保證情節裁剪合理、完整,同時更要處理好雙語字幕的切換問題.為了輔助課堂講解以及幫助表演學生和觀眾學生更好地表現和理解劇情,屏幕臺詞需要中文、英文、中英文對照三種字幕切換方式,英文用于表演學生排練及視頻回放講解、中英文對照用于表演時面對觀眾學生播放、中文用于教師組織全體學生進行翻譯鞏固訓練.
為了方便學生充分理解劇情,動漫語料應用在課堂操作環節還要在正式表演之前單獨設立一個故事情節的整體描述環節.教師要在課前把這部分內容作為預習作業布置給表演同學以外的專人完成.低年級同學無法完成概述的由老師代為執行,高年級同學即使有能力做,教師也要在課前進行排練檢查,更正詞匯及語法表述錯誤,調整句型句式的準確程度,當然還要盡可能保留兒童語言的語體風格.這個環節旨在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語篇線性邏輯思考能力.一系列分支信息組成的事件整體的描述要做到簡明、清晰、詳略得當,一定得基于對重要細節的識別和整理.學生通過預看教師提供的視頻資料,提取其中具有核心意義的主干情節,對其加以概括,然后向尚未觀看的同學描述故事的整體脈絡,既可以幫助他們更早地進入戲劇情境,又有利于他們理解故事的核心理念,為接下來的表演、轉述和交流打好基礎.
戲劇表演通常會通過服裝、道具、背景音樂、旁白等輔助創設情境.雖然動漫語料應用課堂教學的主旨是語言訓練而非專業表演,但是與平時課堂環境不同的氛圍往往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他們在觀看表演之前的情緒預熱環節,所以教師要根據現有條件盡可能地營造好表演場地周邊的環境布置和表演者的簡單的服飾和妝扮等等.另外,在角色的分配上一定要參照學生個體的語言表達能力基礎、性格愛好、參與意識等因素,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9],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突破自我局限,克服膽小口羞的畏懼心理.為了提高不同角色的表達效果,教師要參與提取和整理角色分鏡頭臺詞,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對臺詞的表達難度進行適當調整,至少要達到看得懂,說得明白,同時又不失地道的程度.此外,在表演過程中還要注意對臨場失誤給予及時的提示和簡短的更正,以便于全體同學能夠接收到正確的表達信息.
導入動畫觀看和表演的課堂操作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記錄好學生的課堂交流活動.教師可以利用任何一種有效的視頻錄制設備,全程拍攝并儲存好學生的課堂表達,課后要逐一進行分析評估,把錯誤頻率較高的部分找出來,作為下一節課指導性講解的重點.此外,教師在回放分析的同時始終要明確根據不同的班級和學生的不同情況,同一個視頻內容要涉及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的調整.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動畫素材導入法為同課異構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最后還應注意的是教師在點評表達的講解中必須要注意教學語言的使用不要過于嚴厲,不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情感和學習積極性,一定要以鼓勵的態度和溫暖但不失威信的指導力度引導學生提高聽說能力.
通常小學英語的考評方式都是以期中和期末的卷面成績為主,少量參考平時作業和課堂表現而得出.這種方法可以重點檢測出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語法的學習水平,但是對于聽說的評價能力遠遠不足.根據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18年4月12日發布的并于6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10-11],我國第一個覆蓋全學段的9級英語能力測評標準的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1~2級的語言綜合能力水平.與以往標準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強調了以交際語言能力為基礎,以語言使用為出發點進行考核的原則,考核指標如表1.

表1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1~2級
由此,動漫語料導入教學針對學生總體語言能力學期成績評分標準可作如下調整:(1)調整成績占比,突出聽說能力的獨特性[12-14].期中期末卷面考試分數占總成績60%;課堂聽說能力測試分數占總成績40%.(2)明確聽說能力考核類型,將聽說能力劃分為日常交際會話、描述人物和事件、陳述信息觀點三個方面五個等級進行評分,優、良、中、及、差各自對應分數界限為90~100、80~89、70~79、60~69、59及以下,最終得分取三項得分的平均值,占聽說能力總考核分的50%.(3)鼓勵課堂參與意識,課堂發言、討論、表演占聽說能力總考核分的50%.(4)缺席、病假、事假只作減分處理,補考成績按正常參加考試成績計分,課堂參與缺席表現以補交視頻資料為準計分.
Lesson pla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42 Primary Students,Grade 6
Lesson duration:45 mins
Teaching contents:
Topic:Mummy pig’s birthday
New Vocabulary:Compulsory-birthday,card,breakfast,music,nice,lovely,surprise,bored,need,come in,come back,make birthday cake,
Optional-secret,choice,decoration,pretty,safe,walk,forget,relax,sitting room,get ready,put candle son,put up the decorations
New SentenceStructures:Compulsory-“Happy birthday!”
“This is….”
“I am….”
“How old is…?”
“There is….”
“Is there…?”
“There are….”
“Are there…?”
Optional-“I think….”
“I have got”
“We will….”
“Would you like to…?”
“Why don’t you do…?”
Teaching objects:By the end of the lesson,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cognize grammar regulation of the compulsory sentence in present tens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situation of the optional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Put the content into the given optional structure,and repeat the sentences for several times.
Comfortable using the 12 compulsory vocabulary&6 compulsory sentence structures to communicate in daily life.
Teaching aids:snapshot,flashcard,blackboard,PPT,photos,short video.
Teaching methods: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Procedures:
Warm-up-Show snapshots or flashcard with compulsory vocabulary to guess the meaning
-Ask a question:Have you ever held a birthday party for your mother?
-Hav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on that.
Presentation-Guiding the students to the topic,write the new vocabulary on the blackboard.
-Show students the compulsory sentence structures in present tense to express birthday celebration on photos.
-Play the short video of Mummy Peppa’s Birthday to students.
-Show students the optional vocabulary&sentence structures on birthday party.
Production-Read aloud new compulsory vocabulary for several times in different tone.
-Have students do role play convers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compulsory sentence structures in present tense with new compulsory words fairly accurate.
-Guiding students to narrate the things hap-pened in the short video with some optional vocabulary and sentences structures.
Summarization-In the case a student make mistake in compulsory pronunciation or structure,teacher will repeat the same words or structure in the right way in order to remind the student without making him(or her)embarrassment.
-When students doubt on the optional vocabulary&sentence structure,teacher should explain the situation at first,and then tell them the structure and words they could use directly.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Optional activities-Clip the short video into several small but comparatively complete act.Call one to five students perform the dialogue and action in it.
When forgetting words,they could take a look at the PPT for the lines prepared beforehand.For the students who could finish action well will get a reward,and for some lose,encourage them to be better next time.
Homework-Make sentence with optional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 for five each.
Review the short video again and choose a role prefer in it and perform with partners.
Feedback:About 90%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well for the compulsory vocabulary and sentences by the dialogue practice.Another 10%students need more individual coaching after class.Teacher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se students by correcting mistakes in their homework or leave more exerci-ses to them after coaching.
Nearly all students like watching the short video,but mostly shy to perform because they have no enough confidence on expression in English especially with some optional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s.By the great encourage from teacher and aids from PPT,they become more excited in attending the action,and some could even make good use of the new optional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s in class.
Offer the bilingual subtitle video for students so that they coul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exactly with the help of mother language
筆者及教學研究小組運用此種方法在吉林省通化市三個小學四個年級做了四十八節公開課,最終對學生進行的聽說能力測試結果表明,68.5%的學生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其中口語表達詞匯量較未接受此項訓練的學生增加約35.2%,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率達93%,可見這種第二語言學習模式[15-19]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不失為一個與時俱進、一舉兩得的課堂教學嘗試.具體調查數據分析如表2、表3.學習興趣及聽說詞匯掌握能力影響

表2 動漫語料對小學英語聽說詞匯掌握能力影響調查

表3 動漫語料對不同年級的小學生英語

圖1 動漫語料對不同年級的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聽說詞匯掌握能力影響曲線圖
聽說詞匯掌握能力在不同學校間存在一定差距(見表2),且這一差距將持續影響到以后學期的學習.教學實驗前在按新課程標準要求相對年級學生應達到級別所掌握單詞總量的測試中,建設、育紅和靖宇三個學校的三年級學生詞匯量測試結果分別為45、57、39,而六年級的測試結果分別為429、498、389.由于測試時三校的教學進度均為本學年度秋季學期期中階段,因此已掌握詞匯量約占達標詞匯總量的一半是合理的,但明顯可以看出育紅小學三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詞匯量略高,建設居中,而靖宇最低.就生源、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質量進行的基本調查顯示,育紅小學為本市唯一一所外國語教學示范小學,在教學中比較注重英語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教師在授課中能夠靈活地使用各種教學手段講授課本內容,課后作業較多且批改及時,復習鞏固測試頻繁;建設小學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學生中大部分在入學前就在課外提前學習過英語,教師反映授課較輕松,學生作業完成準確率較高;而靖宇小學地理位置接近郊區,學生中有相當部分在學校開設英語課之前是零基礎,學校英語教師師資緊張,教學投入不足.綜合以上情況可以看出,英語入門階段的學習基礎相當重要,這個時期形成的學習能力差異主要取決于學生原有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授課方法.但是在使用了動漫語料導入教學后,三校學生基礎能力和提高能力的全距比由原來的18.8%下降為12.3%,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條件性差距.
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提高或降低的程度比率在三個實驗對象學校中整體一致呈現隨年級增長而顯著提高的態勢(見表3).三校四個年級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平均提高率分別為:19%、29%、42.7%、60.9%.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生心理成熟程度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需要更多的詞匯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和表達欲.在這一方面,英語雖然不是母語,但是和漢語一樣都是語言交流工具,只要存在適合學生心理發展需求的語言環境就必然涉及到聽說詞匯的使用[20],而對于接受能力相對較快的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必然要高于低年級學生.當然學習效果本身也反向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英語課堂教學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真實需求調整、增減課本及校本提供的有限資源和語素材料,不斷豐富教學內容,變換多種教學形式,以契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心理語境和預期[21].
試驗后新增聽說詞匯數量盡管在三校中稍有差異(見表2),但總體上都大大超過了新課程標準對相應年級和級別的總詞匯量要求.這進一步證明了動畫素材導入法在提高聽說能力方面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關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標準》的說明中對一、二級都提出了能力介紹或描述、陳述身邊事物的基本信息,表達基本的交際意圖,實現基本的交際目的的要求.新課標教材比較突出地展示了用基本的、簡短的話語與他人交流,互致問候,相互介紹的功能,但卻嚴重缺乏陳述信息,敘述事件和描述情況等的訓練內容,這樣學生們很難通過傳統的以課本為重的課堂教學提高上述能力,而戲劇導入法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引入學生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又具有時尚性的語料信息,技術性地指導學生觀察、聆聽和模仿,再通過既定的完整情境下的反復練習,不斷激發學生的表達沖動,最終實現了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而詞匯量的增加則僅僅是一個表征.
小學英語聽說課堂教學引入動漫語料是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技術深度融合的一種有益的嘗試,符合教育部頒發的《中國2035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的要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的要求.實現了教育資源、社會媒體資源的完美共享,順應線上線下教學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學生融入英語語言所根植的真實生活,直觀地理解英語文化背景,自覺實現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9級英語水平分級標準初步確定的大背景下[2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然通過推進內涵式發展來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英語語言的時代發展和學生的自身要求.英語語匯并非一成不變,隨著新詞匯的出現和舊詞新意轉義的出現,加之新媒體具有自發性的巨大的推動普及能力,在教學中應用這些資源,有利于更新陳詞,淘汰不常用詞,補充新潮詞匯.此外教學方法的改進和變革也是學生自身的愿望和訴求.00后的小學生沐浴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動畫片、電腦游戲是業余生活的不二之選,活潑、善于思考、創新、表現自我,尤其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渴望與他人或集體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品味.面對這些新的變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必須順勢而為.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繁榮發展,語言教學必然要從機械的知識灌輸與訓練轉向具有一定實際話語表達能力的技能培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在與新媒體時代同步發展的過程中將多樣化時代潮流引入單調氛圍的學校課堂,還原語言存在和交流的真實場景,同時參考教材內容和進度,對之進行高頻實用拓展,有利于學生吸收消化單詞句型,培養活學活用的能力.當然戲劇導入教學法在實際操作中也必然會存在諸多不足和掣肘,比如教學體制機制不健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育理念落后、培養路徑和標準不明確以及各地學校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等等,但是任何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都是在克服和調整不利條件順時順勢而變,最終促成有利良性長效發展的系統機制建立[23],并在這個過程中完善和成熟起來的.動漫語料在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提高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必將帶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