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深化,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就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來講,其在小學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學生們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當前教學現狀來分析,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實現音樂教育的創新,以促進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質量提升,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以下本文將對小學音樂教育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一些相關的意見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階段;音樂教育;創新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發展,小學教育就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開展音樂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了。從當前的音樂教學現狀來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了,實現小學階段音樂教育的創新也就是當前的重要工作了,從而促使小學階段音樂教育質量的提升,促進其更好地發展,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
一、小學音樂教育實現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實現創新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講,他們具備較強的好奇心與積極性,而且是接受新鮮事物較快的階段。在音樂教學中,需要音樂教師結合教學技巧實現創新,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實現創新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課堂缺乏趣味性,以至于學生們對學習感到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從而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和質量。但實現小學階段音樂教育的創新,就可以提升教學方式的趣味性,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而且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實現創新有利于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小學教育來講,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就是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部分。實現小學階段音樂教育的創新,有利于音樂教師對學生們進行有效指導,引導學生們自主思考,從而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由于我國素質教育在不斷發展,小學教育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就逐漸提高。但是從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現狀來看,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嚴重影響到了教學效果。具體地講,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嚴重影響,音樂教師依然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只是單純向學生們講授知識,并沒有加強學生們音樂素養的培養。另外,教學內容也比較單調、枯燥,學生們缺乏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習積極性較差,最終影響到教學效果。另外,大多數教師無法正確理解新課程教學理念,沒有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自己仍然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這不僅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而且不利于學生們音樂水平的提升,因此,實現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創新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三、小學音樂教育的突出問題
(一)傳統教學缺乏藝術特點。由于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至于嚴重缺乏藝術特點。而且在教育中缺乏一定的獨立性,音樂教育會被列為德育領域,或者是列入智育領域,傳統的教育教學缺乏藝術特點,而且不具備教育目標。就音樂教育來講,其本質是培養學生們的音樂藝術,但缺乏藝術特點的音樂教育就難以達到教育效果。
(二)教學目標過于單一。就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而言,這是學生們學習藝術的啟蒙階段,要實現藝術教育的普及,但并不是專業的藝術教育。而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是注重學生們的技能傳授,教學目標主要是放在了學生們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們的音樂興趣、學習能力等方面,沒有重視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學校過于重視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以至于對音樂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程度,最終忽視了普及音樂教育的目標。
(三)教學評價過于單一。在傳統的音樂教育中,主要使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缺乏對音樂教育的有效評價。一直以來,小學的音樂教育都是教師向學生們講授課本知識,或者是引申一些知識,因此,傳統教學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以至于學生們過于依賴教師的課堂講解,缺乏了相應的思考能力,在音樂課堂上,學生們只是被動的學習音樂,這種教學方法難以達到音樂教育的真正意義。而在傳統的教育評價中,過于重視學生們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忽略了學生們實踐能力與音樂價值觀等方面評價,這種教育評價就無法有效培養學生們的陰雨興趣,導致學生們始終處在被動學習的一種狀態。
四、小學音樂教育創新的主要對策
(一)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理念的創新。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學校需要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加強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對學生們綜合素質提高與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要加強小學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并積極研究和應用現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從而促進音樂教學創新的實現。還需要明確教育目標,要將學生們音樂能力和素養的提升作為主要目標,促進學生們更好地發展,有效改變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現狀。另外,需要轉變音樂教師的主體地位,需要在教學中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們能夠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二)開展情景式教學。由于音樂教育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與實踐性的學科,就需要實現教學與實際的有效結合,在情景中教學,以利于學生們更快、更扎實地掌握知識。
(三)改變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對于音樂教育而言,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們聲樂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們對音樂作品和創作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要教學生們簡單演奏樂器的使用方法,這就需要音樂教師敢于創新,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力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演示進行教學,通過故事的形式為學生們講解。另外,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要求師生能夠共同參與,在師生的有效合作下共同完成教學,以利于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實施民主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處在主導地位,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引導,而學生們則處在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們會認為教師的觀念就一定是正確的,但這種思想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發展。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需要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升學生們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當前比較受學生們歡迎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將音樂情景形象地呈現出來,為學生們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感官,培養學生們立體思維。通過多媒體技術構建的教學情景,能夠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能夠主動參與教學,從而得到思維拓展。因此,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們產生情緒與情感,加強對音樂教材的理解,并且可以促使學生們使用音樂進行表達,也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
五、結束語
在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已經是其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了,其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就要求小學的音樂教師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找出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并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而有效提升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水平,促進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更好地發展。以上就是本文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所進行的全部研究內容,并針對其中的教學問題提出這些淺顯意見,以期能夠為相關的研究者與工作者提供可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王艷。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229。
[2]趙立秋,高志玲。探究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150。
[3]盛群。論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J]。時代教育,2016(16):230。
【作者簡介:杜穎哲(1974—)女,漢,山東省漁臺縣,副校長,中學一級,本科,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