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自然角環境一是幼兒了解自然知識的一個窗口,從幼兒科學教育目標出發,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愛動植物、喜歡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有趣味性、有觀察性、有操作性的環境,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多元”物質材料,讓幼兒觸摸、認識、觀察、探索、激發幼兒對自然的熱愛,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及探索興趣。
關鍵詞:自然角環境;教育價值;存在問題;環境創設
幼兒園里的自然角環境是幼兒了解自然知識的一個窗口?!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當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的多方面發展需要。”透過自然角這塊小小的天地,可擴大幼兒的視野。從幼兒科學教育目標出發,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愛動植物、喜歡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為幼兒創設有趣味性、有觀察性、有操作性的環境,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讓幼兒觸摸、認識、觀察、探索。幼兒的年齡決定其對環境的要求不僅是隱形的潛移默化作用,更要求有能夠參與體驗的互動環境。幼兒園的生物角因為其可參與性、生活化等特點,滿足幼兒參與互動的要求。因此在幼兒園中創設自然角環境對幼兒的發展和體驗來說很有意義。因此我對幼兒園的自然角環境的創設做了下面的幾點思考。
一、自然角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
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園需布置一個科學環境,盡可能地領導兒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園庭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并飼養動物等?!弊匀唤鞘怯變嚎茖W學習的一種重要而特殊場所,能夠方便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的和長期的觀察活動。幼兒在自然角,既不像集體教學那樣要在統一計劃和指導下活動,也不像科學室那樣要分班、分組地輪流進入活動。他們隨時有機會去觀察、觸摸和探索各種物品。還可以對某個對象進行長期觀察。
(一)認識大自然,走進科學
在鋼筋水泥的今天,接近大自然已經不是以前隨時可以的事情,而是要去主動尋覓的了。因此在班級里有一塊自然角,是對自然界一部分展現。在這里幼兒可以對自然角進行短期或長期觀察。也可以進行對比。對植物的生長條件進行觀察、探索等等。在這里就培養了幼兒探究精神和實事求是精神,并習得猜想驗證的科學驗證方法。甚至是在出現“我們怎么能夠知道植物已經喝足水了呢?”的困惑時。老師和小朋友可以共同討論這個問題。在澆水時,看看泥土的干濕程度就會知道植物有沒有喝飽水了。在這個過程中,會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多種途徑,增加愛科學情感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縮影。教師作為一位引導者,可借此引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感官去感知動植物的形態構造、生活習慣和生長發育的過程等等。了解動植物與物、與人的密切關系,滿足好奇心、求知欲。
1通過觀察,獲取知識
幼兒通過對自然角中動植物的觀察,可了解動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空氣、泥土、養料等。并且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植物,了解動植物在不同季節的變化,掌握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及物種的不同生存方式,激起幼兒進一步探索生物科學的愿望。
2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物品的分類,滲透科學概念
幼兒對物品的分類需要多種感官的參與來完成,幼兒可以通過嘗一嘗、聞一聞、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區分物品,并在分類中了解分出的每一類都是原集合的子集。都包含在原物品中,掌握分類的有關科學知識。
3通過活動增長科學知識
春天教師可帶領幼兒春游,并采集一些花草,放在自然角里。讓幼兒學習扦插花草的常識;秋天教師可帶幼兒捕捉蝴蝶并同幼兒一起制作成標本,作認識蝴蝶的教具;日常生活中,可指導幼兒通過有趣的方式不斷地記天氣日記,掌握天氣的變化,知道適時增減衣服等等,使幼兒在玩中學知識,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并引導幼兒從身邊的科學小常識入手,不斷獲取新的更多的科學知識,激發愛科學的興趣。
(三)持之以恒,增強意志品質
幼兒因為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開始管理自然角時對動植物和記錄動植物的生長興趣較濃,但時間久了,幼兒的興趣便會轉移。教師要首先要自己保持強烈的好奇心,針對幼兒的特點,不斷地尋找自然角里動植物的新變化,鞏固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對動植物的責任感。
教師通過不斷地設疑,讓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解疑,獲取有關知識,同時圓滿地完成對自然角的管理。自然角管理告一段落時,教師要及時地對管理情況進行總結,表揚幼兒對動植物的責任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強化幼兒做事要持之以恒的觀念。
二、當前幼兒園自然環境創設中遇到的困難
自然角作為一種活動課程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幼兒生活越來越遠離自然,他們熟悉一些現代化的東西。卻不分蔥和蒜,自然知識貧乏。因此自然角就漸漸成為孩子了解自然的窗口。但縱觀自然角的創設,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自然角的內容單一,創設和管理以老師為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自然角并不被大家重視,只是在觀摩評比時,大家會收集一些動植物和水果。分門別類地擺放著。都是老師在張羅,雖然孩子也會參與也只是要帶些物品充實其中。尤其是在管理中老師包辦的現象嚴重。自然角是班級里的一道風景和擺設。呈現的內容也是大同小異。同時,自然角無法發揮與孩子的交互作用。自然角剛創設時非常熱鬧,會吸引孩子駐足觀看。但驚嘆一聲或是熱鬧一番后就恢復平靜。孩子只是停留在看新鮮的階段,并沒有讓自然角里的材料與自然角的每一個變化牽動幼兒的神經。是的自然角與孩子的互動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在自然角的創設和利用的過程中怎樣能盡可能充分發動幼兒的作用呢?
(二)自然角中幼兒的角色被動,缺少自主性
現在的自然角基本上是以老師的意志決定著自然角的主題與構成。幼兒則往往是被動的執行老師的指令,他們的意志是不受重視的。如:春天到了,老師會要求孩子帶春天的種植的種子種在自然角。很少讓孩子自主地帶來種子種植。從中得出結論:什么是適合春天種植的種子。沒有提供幼兒自主探索的機會。
(三)自然角的整合教育價值沒有充分挖掘
在自然角環境創設方面往往只注重了幼兒園自然環境與主題環境活動的整合利用,而對網絡資源與自然角的整合利用沒有充分挖掘。也沒有關注到孩子在自然角環境中利用網絡資源給孩子的自主發展所帶來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提供的網絡資源以它特有的功能與優勢,為幼兒在自然環境的創設中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應如何創設自然角的環境
自然角是教育活動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大自然的縮影。自然角里的動植物具有生命力,他們生長發展的過程,具備特定的教育功能,孩子們在種植、喂養、采摘等體驗活動過程中,觀察動植物、照顧動植物,激發幼兒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興趣以及幼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觀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萌發幼兒愛護動植物、親近自然的情感。他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學習經歷,也能改變幼兒的學習方式,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那應該如何創設自然角呢?
(一)自然角環境創設要體現科學教育目標
自然角應該是幼兒了解自然知識的一個窗口,是探索周圍事物規律的有力場所,從幼兒科學教育目標出發,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愛動植物、喜歡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有趣味性、有觀察性、有操作性的環境。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讓幼兒觸摸、認識、觀察、探索。如:在自然角放置瓜果蔬菜。讓幼兒了解外形特征。為進一步觀察、操作,采用部分變換法,把水果蔬菜做成各種水果玩具,是材料增添了新鮮感和可操作性。幼兒玩賞、制作水果娃娃、蘿卜船、黃瓜鱷魚、土豆刺猬。利用多種材料拓展幼兒視野,同時自然角的環境變換要結合科學教育計劃、季節變化及幼兒的觀察興趣而及時更換。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及探索興趣。
(二)自然角環境創設要適應幼兒身心發展水平
幼兒期是人的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思維逐漸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情感、認識也逐漸豐富。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存在著年齡差異。自然角的環境創設要適應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水平,選用合適的內容材料。如:小班幼兒年齡小、能力差,可安排一些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易于觀察認識的事物,如動物花卉,在放置一些現成的科學玩具。
(三)自然角環境創設的內容要生活化,重視幼兒的參與性
教師通過觀察、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內容,發揮幼兒主動性,從生活中尋找有趣的變化,讓幼兒參與收集各種資料、標本及廢舊材料。幼兒喜愛小動物,帶來金魚、烏龜、小鳥,教師鼓勵幼兒天天為他們換水、喂食,堅持為種植植物角的小苗澆水、除草,并和老師一起做觀察記錄,周末輪流把小動物帶回家喂養。當教師觀察到幼兒喜歡擺弄小石塊,就和幼兒一起尋找、觸摸、擺放石頭,感受不同質地石頭造型,用筆將石頭裝扮的十分美麗。生活中常見的沙子,也成為自然角設置的內容,讓幼兒一起玩沙子、制作沙畫,一起參與自然角的沙畫展覽。我們越是從幼兒身邊發現有趣的事物和幼兒參與環境設置,對幼兒的吸引力越大,他們愿意全身心投入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對自己創設的環境格外地愛護、珍惜。
參考文獻:
[1]北京市教育科學院研究所編.陳鶴琴全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
[2]張成霞.關于幼兒園活動區活動質量的調查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07).
[3]李全華.幼兒園環境創設[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4]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5]沈火林.無公害蔬菜水果生長手冊[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俞丹(1993—)性別:女,籍貫:皖 民族:漢 最高學歷:本科 職稱:小一 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