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思明
摘 要:現如今,小學作為第一個育人的地方,在教育方面越來越被受到重視。對于第一次接觸到文化知識的孩子們來說,培養孩子們對多方面知識的學習興趣成為了小學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為了在日后可以提升學生們全面素質并提升學生們對知識認知態度的基礎。教育應該分開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應當做到密不可分。目前,如何培養學生們對于主要科目的興趣是日后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在主要科目當中,數學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科目。但是,在數學知識傳授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本文即將環繞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對小學數學進行創新性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尋找到數學教學的新理念。
關鍵詞:教育模式;創新理念;課堂理念
傳統教育大多數以關注分數的方式來分出教育是否成功。但是,新時期,數學教學最主要的核心精神應當是探索教育如何能夠呼喚出學生關于社會層面的主體精神,只有讓被接受教育的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社會更好的發展,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接觸到成功教育的人,我國在教育方面一直在作出不斷的探索與改革。第3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當中,主要提出了如何能夠指導學生們創新精神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實踐能力進行著重培養。新課程標準推出了全新的小學數學教學大綱,通俗易懂的講,就是把以往的純知識理論的方式改成了以動手實踐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主動發展探索。
一、新課程教學方式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一)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
課程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的環節當中,已經實施了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最終目的依舊是想要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但是,在這一方面教師需要發揮重要作用。在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模式以及整體的教學結構都應該與全新課程相適應的方式,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們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方式來接受到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課標針對最具代表性的小學數學科目創新課堂提出了一些思索與探究。
無論教育理念如何更新,如果在基層的教師無法將其貫徹到實際教學當中,永遠都是沒有意義的。教師作為一個最直觀傳播知識的人,首先應當適應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并且在課堂教學上面進行更新以及創新,根據自身的性格去適應以及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才會提起他們的興趣。當然,這一種方式是因人而異的,不能擁有一個大綱就直接照搬。當然,這也不是說只去灌輸個性而摒棄了以往的教學理念,我們在創新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的是,傳統的教學觀念當中還是有一定的科學性,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才算的上是最保險的行為。小學同學們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都只在初級階段,如何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們在玩的過程當中學習到知識是小學教育理念的核心。所以,在數學課堂的教育上面,應采用不同的風格將理論化的知識化成現學現用的知識,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提起興趣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有利于塑造各種學生們的個性。
(二)如何精準抓住學生學習思維
小學生們的思維是很難抓住的,但是整體規律還是有的,新奇的事物總是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注力,以好奇心為基礎可以對很多問題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們應當有意識的去尋找到可以集中學生們注意力的一個點,使學生們對一個問題或者一個理論先產生疑問,再產生可以探索的興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1+1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來說,如果只用簡單的理論是毫無新意的。但是,如果告訴學生們一個有趣的物體和另外一個有趣的物體進行相加,產生一個全新而且在數量上有變化的物體,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學生們對此產生興趣。對于數量詞上面的分析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就比如在元角分上面可以進行著重分析。對于這樣的算式來說,如果單純的對學生們進行傳論知識的話,肯定是很難被學生們所接受的,但是我們如果要是稍加思索告訴學生們在出門買東西的時候給別人一塊錢,別人買了5毛錢的東西,該找你多少錢的時候可以導入這個理論,這樣就可以通俗易懂的把這個理論傳授給學生們。畢竟對于這種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問題對于小學生們來說是很容易被接納的。
(三)如何培養學生多方面思維
除了在學習方面對學生們進行引導之外,如何讓學生們主動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理念方面上著重需要注意的問題。對于學生們的質疑應該提出鼓勵,比如學生們對于老師傳授的知識提出質疑的時候,哪怕這個質疑非常的幼稚,老師也不應當去用消極的方式或者憤怒的方式去否定學生,而是以鼓勵的方式告訴學生,他的質疑也是有規律可言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們在學習方面上的主觀能動性,對將來解決問題可以提出很多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角度,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在一些稍微難點的問題上面,老師應當尋找到可以從側面方式對學生們進行教學的技術。比如400÷25的結果是多少?然后以此為成兩倍,提800÷25的結果是多少?這些看似簡單的延伸問題,則可以讓學生們從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對于一些比較聰慧的學生,這樣簡單的問題,可以讓他們發展擴散性的思維。
(四)如何培養學生在聯想與知識上的有效結合
讓小學生們動手實踐其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畢竟當前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還不是很成熟。培養學生們如何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式。在布置作業上面應該避免重復呆板,讓學生們進行機械性的練習,這樣不利于學生們的練習興趣,甚至會產生一種厭煩心情,讓學生們以應付的態度對待作業知識。關于動手實踐這方面,老師買應當提起自身的責任態度,細心的指導學生們對于一些問題上面的親自動手實踐能力,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當中掌握到知識,或者以聯想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大腦聯想,比如要簡單的加法題則可以用餅干兩元,面包兩元,面包9元等等他們加一起的數字是多少?這種方式進行不僅僅有助于學生們發揮想象力,而且在學生們解決問題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們有興趣去解決這個問題,將知識融入到聯想的情景當中,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進行探索,還有助于讓學生們創新潛力在多方面進行發展。
二、學生們自尊心的培養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都會有著自尊心的體現,對于這種知識上面的自尊心,如果不能得以維護的話,則很容易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過度的偏激,甚至會出現對于學習的厭倦與恐懼。尤其是對于數學領域這一方面的學習來說,如果在學習上面不能夠及時的得到老師的鼓勵以及教導很難提起興趣的,尤其是在犯錯誤的時候,如果教師不能夠積極的繼續培養起學生們的興趣,而反倒是用錯誤的心態而面對學生否定學生,這樣絕對會給學生們的學習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所以,老師應當積極的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打亂了自己原有的教學程序,也要跟隨著學生們的意愿,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知道,有問題就問不懂就問,錯了就改他的積極心態。面對學生們的質疑,老師應當一直培養著自身的積極心態,要注重民主,讓學生們感受到知識的學習上面學生之間是地位平等的,不管理解能力的快慢,只要敢學敢問,那么就會有收獲,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學生們對學習的充分信心,只有心態積極起來的話,則可以讓大腦進行充分的運轉著,對于數學學習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三、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教學的相互融合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強制性的觀點,就是課堂上的教學與生活上的教學是不一樣的,其實二者是有著很大聯系的,而且完全可以進行相互轉化。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完全可以拿生活當中的種種事情來作為教學的知識點。就比如,在數學當中的對稱軸圖形當中就完全可以通過現實當中的各種東西物品來舉例子同時增加學生們的興趣,就比如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提出現實生活當中的對稱圖形都有哪些?比如教室內的黑板等物體都是一些對稱圖形。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們深化的理解對稱圖形的意義同時讓他們知道生活當中是離不開知識與數學的,讓學生們利用軸對稱圖形來解決問題也是一個提升學生們主動性的學習的辦法。比如給學生們一半圖形,然后讓同學們找到另一半與其相似的圖形,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提供一些小型的獎勵措施來激發學生們對于該圖形的尋找主動性,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們更加深化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學習含義,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
四、教學設計創新的重要性
在教學設計上面應該著重于創新,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學在讓他們學到知識的同時,能夠拓展他們的思維性是很重要的。數學教學作為一個理科學科,在培養學生拓展思維上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們無法從小就培養起關于數學方面的拓展性思維,那么在今后的學習過程當中一定會感到非常的困難,而這一步教學設計思路是很重要的。要從小培養起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發展性的思維,讓學生們通過數學的學習,也可以積極的動腦動手,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以及讓學生們感到數學知識在生活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小學數學教學使用傳統型的教育方式也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但是,使用硬式的灌輸方式教導學生們學習數學會影響著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會讓學生們感到學習的壓力。針對這一樣的問題,老師們應該起到引導的作用,培養起學生們對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及對于學習數學的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僅需要創新教學思路,還要深化了解小學生們內心思想,小到細節上面關注每一個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自尊以及自信,哪怕是稍微麻煩一點,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也要著重于培養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耐心與活力。對于數學知識水平的實踐能力是需要一點點構建起來的,如果可以以此為基礎適應了新課程教育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那則是極好的。所以,說在新課程小學教學模式下,各種科目如何實行創新提高學生們對于科目的實用性以及主觀能動性,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鄧振邦.淺談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141.
[2]王愛美.基于新課程改革探究小學數學創新課堂教學辦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