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潔
摘 要:高職院校圖書館要領會“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意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在此過程中,審視既有館藏紙本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重構現有館藏布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一帶一路”建設助力,實現雙向性的融合與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紙本資源;重構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 年 9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時,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同年 10 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東南亞國家期間,又提出了共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2015年3月,發展改革委等幾個部門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這是對“一帶一路”倡議戰略規劃最權威最全面的文字版本。《愿景與行動》中提到: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文化先行起到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事業,應抓住這一機會,力爭列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貿易投資、基礎設施、人文教育等都離不開各類人才的支持和保障。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圖書館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其重要職能就是為高校師生提供知識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的時代使命,也是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堅持緊跟“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趨勢,實現價值,提高影響,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審視館藏紙本資源存在的問題
(一)“一帶一路”相關館藏紙本資源不足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關于相關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許多專家對“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國家頂層設計做解讀、提方案,引導全國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這項偉大的“中國方案”。因此,相關圖書的出版量也在增加。的確,“一帶一路”雖然是國家層面的行動規劃,但是國家是由一個個公民、一個個單位組成的,只有大家認真理解“一帶一路”,主動參與“一帶一路”,才能讓這項“頂層設計”落到實處。即便只是宣傳“一帶一路”精神,也是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每一個公民和單位都應是這項偉大工程的參與者。高職院校圖書館也不例外,它有現實存在的讀者群——大學生和教職工,這些讀者也會對“一帶一路”倡議關心、好奇,面對這些可預知的信息需求,高職院校圖書館沒有足夠的應對方案,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相關圖書不多。甚至一些不重視圖書館工作的高職院校,沒有意愿,也沒有經費去采購相關的紙本資源。
(二)外文紙本資源建設經驗不足
《愿景與行動》中明確提出,“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加強國際化合作辦學勢在必行。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即便是為了自身的發展,也不會放棄這次偉大的機會,特別是那18個省份和直轄市內的高職院校。國家頂層戰略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合作,勢必引起涉及省份政府的重視,其轄內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國際化合作辦學,也是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圖書館作為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體現國際化的特征,外文圖書的購置就不能忽視。現有高職院校,大部分由其他專、成人教育院校合并而建,建校時間短,故圖書館建立時間也較短,缺少長時間的積累,館藏紙本資源基礎較差。顯而易見,外文圖書的積累不可能多,外文資源建設的經驗更加不足,甚至是從零開始。
另一方面,我國國際化辦學雖早已有之,圖書館關于外文資源建設的經驗是有的,但是是以英文為主要內容。“一帶一路”是繼承古代絲綢之路,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其涉及的語種多為小語種。對于這類語種的紙本圖書,圖書館要如何著錄、管理與利用,還沒有像英文語種那樣系統的規劃。
(三)特色館藏紙本資源布局不直觀
“一帶一路”促進留學生來華學習,那向留學生宣傳特色資源必不可少。就像留學生來華,一般都把中國最具中國特色的“包餃子”放在活動流程中一樣。高職院校圖書館想要在國際化辦學中體現自身的價值,也必須把擁有的特色館藏向留學生介紹。特色資源建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職院校圖書館由于歷史原因,整體管理經驗不足,對于特色館藏資源的充分利用不足。能重復認識到特色資源建設的重要性,卻不能把自身擁有的特色資源直觀的突顯出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藏布局大多是按照《中圖法》分類的22個大類依次上架陳列,這樣是傳統館藏布局模式:社科、自科、文學。傳統模式便于館員管理,但對來館參觀的任何一位讀者都沒有吸引力,毫無創意,即不能突出特色館藏紙本資源,更不可
(四)專題紙本資源整合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圖書館借助“一帶一路”這個大發展的好時機,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一帶一路”提供更好的發展。積極向讀者介紹、推廣“一帶一路”相關信息,是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之一。“一帶一路”建設是個復雜、綜合的學科領域,涉及政治、經濟、能源、科技、文化、交通等多個領域,需要將這些領域的信息整合優化,才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高職院校圖書館因客觀存在的原因,不管是紙本資源積累,還是館員素質建設都存在很多不足。“一帶一路”專題紙本資源的整合,依賴于對館藏紙本資源數量和館員素質的高要求。“一帶一路”再次用事實證明,現在跨專業、跨領域的信息需求愈來愈大。高職院校圖書館想要更好地完成職責,實現價值,必須深刻認識到專題館藏資源的整合能力問題,實實在在為讀者解決問題。
三、重構館藏紙本資源建設的措施
(一)適當選擇性購買“一帶一路”圖書
“一帶一路”是國家頂層設計,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每一位公民都應該了解這項政策的信息,特別是未來真正參與國家建設的大學生們。高職院校圖書館不管是人力投入,還是經費投入,都是有相當大限制的,不能大手筆地全面購置,也沒有這個必要。首先,現在網絡發達,通過網絡信息可以了解“一帶一路”相關信息。其次,重點本科院校,因經費力度大,人才素質高,已經籌建“一帶一路”相關知識的數據庫或者信息平臺。前者信息碎片化、隨意化,信息真實性有待商榷;后者整合優化過,信息質量高,都能為讀者解決“一帶一路”信息需求問題,但兩者都是數字化的信息,高職院校圖書館不僅到積極了解相關信息,也要選擇性地購置一些“一帶一路”圖書,補充館藏資源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二)啟動外文資源建設,特別是針對本校留學生語種外文資源
設置專項經費購買外文圖書,保障外文資源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外文圖書購買方面情況不佳,現階段“一帶一路”倡議下,勢必會促進學校加大國際化辦學力度,圖書館應跟隨學校的發展角度,針對性地購買外文圖書,既不浪費經費,充實本館館藏資源,獲得自身發展,還能滿足學校實際發展的需要,實現為教育教學服務的真正價值。高職院校圖書館購買外文圖書要像中文圖書一樣,成為日常工作,在年度預算、執行中要單獨作為一項事宜,得到充分的重視與認可。經費投入力度可以慢慢增加,但是一定要成為一個獨立事項,且一定要有,否則經驗無法累積。等到真的要實施外文資源建設時,起步已晚。
(三)館藏布局創新重置,直觀體現特色紙本資源
打破按照分類法的22個字母依次排序的傳統布局模式,按照學校專業大類或者專業群布置館藏紙本資源。例如馬哲書庫,軌道交通書庫,工業技術書庫等。讀者到館后,經常詢問某某類的圖書在哪,如果按照傳統模式,回答讀者這個問題時,經常出現好幾個書庫,對于不了解分類法的讀者,是十分困擾的。高職院校的學生較之本科院校,自學能力和信息素養都需提高。圖書館要提前考慮到這一問題,先一步將館藏紙本資源按照專業大類布置,消除與讀者查找圖書障礙。那么本館擁有的特色圖書,即可集中單獨成庫,它既可以是學校的特色專業,也可以圖書館收藏的特色館藏,完全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這樣,既能直觀地看到館藏特色資源,也能多一個特色化的窗口向讀者展示館藏。
(四)提升館員素質,改善專題館藏資源整合能力
像“一帶一路”專題信息收集、整理與推廣,高職院校圖書館可挖掘的專題資源太多了。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主,多用以賽促學、校企合作等方式辦學,事實證明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辦學模式。那么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些信息需求的重要性,積極與學校重大合作項目負責人溝通,整合相關館藏紙本資源,向全校宣傳與推廣,為這項工作提供圖書館特有的貢獻。館藏紙本資源是現有的圖書,知識是散亂的,需要館員收集信息,整合優化,這對館員的素質要求進一步提高了。館員素質直接決定館藏資源的利用質量。
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抓住這一機遇,在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改善及完善自身形象,實現雙向共贏,真正落實“一帶一路”精神。
參考文獻:
[1]陳彤,陳微.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推動高校圖書館建設[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09):151-153.
[2]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EB/OL]. http://ydyl.people.com.cn/n1/2017/0425/c411837-29235511.html.
[3]陶敏娟.“一帶一路”戰略下圖書館對外合作與發展探析[J].西域圖書館論壇,2018(02):8-10.
[4]歐陽俊哲.地方高校圖書館與“一帶一路”倡議融合發展研究——以景德鎮陶瓷大學圖書館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1(04):110-1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