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艷 冉妮杰
摘 要: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年輕干部有優勢有劣勢,年輕干部不斷推進自身思想、能力的“結構性調整”,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年輕干部的價值堅守和時代責任。
關鍵詞:年輕干部;綜合素質;結構性調整;“三去一降一補”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1]這一重要論述,成為廣大年輕干部新時期勇于作為的“定盤星”,為新時代年輕干部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立好了指南針、航向標。貫徹落實好總書記講話精神,年輕干部須有“鮮花盛開,蝴蝶自來”的追求與韌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對自身進行“結構性調整”,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年輕干部思想、能力現狀
作為當前年輕干部的主體,“80后”“90后”有優勢也有劣勢。一方面,他們生長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接受過良好教育,知識豐富、視野開闊,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另一方面,他們更多的是出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對基層情況體認不足,缺少在基層服務群眾、解決棘手問題的經驗。不僅如此,在這唯變不變的時代,很多年輕干部也不同程度地面臨能力不足的危險。[2]
新時代有新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越來越多年輕干部挑重擔、攻難關。改變知識結構單一、提高人生閱歷,推動自身思想、能力的結構性調整,成長為復合型人才,既是時代的必然呼喚,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途徑。
二、年輕干部“結構性調整”路徑
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面對新時代新矛盾,如何回應人民群眾的現實期待,讓每一位群眾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都有獲得感,如何提升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管黨治黨水平,是時代賦予年輕干部的新挑戰。年輕干部不乏勇氣擔當,但在新形勢、新常態下,更需要年輕干部的智力擔當,年輕干部契合時代需要,推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結構性調整”,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將自己打磨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智者、勇者、謀者,是時代賦予的新期望。
一是“去浮躁”。“治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年輕干部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文化多元,個性張揚;卻也處在一個最壞的時代,信息轟炸,浮躁淺薄。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年輕干部實現了“在家可知天下事”,卻也讓他們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困境,信息轟炸、碎片閱讀、淺嘗輒止、不知讀書、不懂思考,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無法建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缺乏思考創新,會上發言言語空洞無物,無法體現出年輕干部對于家國命運的深切思考。古人有云,“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亦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作為年輕干部,只有牢記勤學樂思、研學經典、飽讀詩書,用學習涵養身心,才能去除浮躁之氣,保持謙遜平和,找到心靈的凈土,寧靜以致遠。
二是“去陋習”。“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正視自己的陋習并改正之、革除之,是年輕干部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一環。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年輕干部當以“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講政治守規矩,守住口,守住手,守住腳,更要守住心,從身體到心理做好全副武裝,時時革故鼎新,祛除陋習;時時嚴守底線,爭創高線;時時對標先進,砥礪前行。時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里始終裝著群眾,始終為了群眾,樹立“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家國情懷。
三是“去陳知”。習近平強調,在學習理論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深刻認識和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要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重點學習,多思多想、學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3]“非學無以成才,非志無以成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工作的推進,年輕干部固有的知識體系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紛繁復雜的工作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年輕干部當有這種自覺自醒,加強學習和更新,為自身的思維體系注入新鮮的血液。
四是“降姿態”。我們每個人因為成長背景、教育經歷、工作閱歷的不同,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客觀地認知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勢和短板,讓自己能夠始終保持謙遜的姿態,保持學習的勁頭,向書本學,向老師學,向領導學,向同事學,更要向廣大群眾學。海納百川,才成就了大海之遼闊;虛心求學,才能成就自我之深邃。
五是“補短板”。補短板要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能力短板也補態度短板。當前年輕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所從事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不是單一存在的,需要較強的理論素養、業務水平、戰略眼光、法治思維、經濟常識、組織協調能力、統籌全局能力來支撐,更需要一心為民、全心奉獻的情懷來支撐。所以,只有在綜合素養提升上下功夫,補齊各種能力短板、態度短板,才能在工作上突破和進步,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青春力量。
三、結束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年輕干部的學習永遠不會止步,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學習思考,見微知著,帶著對鄉土中國最直觀的認知,對人民群眾最真摯的感情,對家國命運最深切的思考,不斷推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結構性調整”,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才能不負組織培養,不辱使命擔當,不負時代所托。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N].新華網, 2019-03-01.
[2]劉良恒.在基層一線錘煉年輕干部[J].半月談,2018(14):4-5.
[3]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N].新華網, 2019-03-01.